你读过的书,就是你走过的路

作者: 钰晨成长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21-05-31 20:50 被阅读0次

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类似的阅读习惯,通常在读一些能够拔高自己认知的书籍的同时,偶尔也会穿插一本内容比较简单的书。

虽然这部分书极其少,一年也读不了几本,但它确实给我留下了一部分美好的印象。它的作用其实是让我在持续保持阅读的基础上,还能保持思考,只不过对大脑的要求稍稍松了点。

今天这篇短文,我想聊聊我自己对书单的具体规划,也就是我都会选些什么样的书来看。

现在对我来说,算是树立了一些榜样作者,但是我个人针对每个作者的崇拜程度还是有所区别的。不过除了固定的作者及他们推荐的书单之外,我还会针对书籍的内容进一步再做细分。

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

01 无条件信任其思想的作家

比如英国哲学家朱利安·巴吉尼,德国著名的心理医生斯蒂芬妮•斯塔尔,以及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约翰·杜威等等

对于他们的出版作品,我是完全不会挑剔的,我非常确定我会被他们的文字和思想所吸引,因此在买他们的书之前,我不会去看书评、也不会去看网络上的任何评价,因为完全不必这样做。

就好比现在的年轻人在买一些博主推荐的物品时也是如此,对于信任的博主,人家推荐什么,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下单,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对于作者的信任也是如此,我读过他们写的一本又一本书籍后,我不会产生任何不适感,而是逐渐对他们的思想越来越好奇,甚至很想去读他们曾经读过的书籍,想看看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观点。

你信任一个作者,就会信任他写下的观点、案例,以及他推荐的书。

事实上,他们很容易在书中推荐一些他们看过的文献、书籍以及访谈节目等,所以当你为自己树立了这样几个榜样作家时,基本上你就不必为闹书荒而焦虑了。

这种无条件的信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他们的思想是不怕窥探和深究的,你越去探索,越会发现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深邃、神秘,但值得探寻。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阅读他们的文字,我会持续受到启发,让我的认知不断得到提升,思想也会持续得到升级。

02 其创作的内容刚好可以满足我阅读需求的作家

再比如美国著名诗人、作家梅·萨藤,我没有读过任何一首她创作的诗歌,但是对于她的日记体书籍,我却一点都不愿错过,因为她的反思、挣扎、以及一切真实的情绪、感受几乎都被日记记录下来了。

这种对自我认识的真实的渴求,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而在我看来,却是我们非常有必要深究及学习的。

前阵子读了《独居冰岛的一年》,这本书带给我的最重要的感受之一就是真实,无比真实。以致于看到结尾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高声背单词的情节时,我竟跟着她一块伤心起来。

我想不到除了真实和真诚,还有什么能如此打动我。

因此除了日记体的书籍之外,回忆录也是我的最爱之一,包括《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写作这回事》等。

在这些书籍的作者当中,有人会写诗歌,有人是专业的小说家,但是我只读他们写的关于自己的、最真的那部分文字。

一是,这些内容满足了我对作家真实生活的想象,让我知道当个作家并不容易;而是这种真实感和真诚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得,而这样的大段大段的文字经过出版、被印成纸张,再被我拿在手上进行解读时,也算是给我提个了醒:不论何种时刻、也不论你正在经历着怎样的苦痛或焦虑,活得真实一点,才是正确的。

这是这些作家在经历了难以承受的苦难、折磨和悲痛之后,才总结出来的“活法”,因为来之不易,所以我必然会珍惜。

03 满足自我认同感的内容

每个人都需要获得来自他人的认同,读书,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倾听他人观点的一种单方面的交流方式,所以当然也免不了在读物中探寻和自己观点类似的内容。

甚至有些刚开始读书的读者会有这样的困惑,他们很难相信作者写下的文字、输出的观点、以及他们的真实经历。

为什么会质疑呢?因为这和他们的想象完全不符。当人们没能养成阅读习惯时,他们对书中的内容有质疑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认知局限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局限了他们对一切事物的解读方式。

这种状况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所以偶尔适当地去选择一些能够从中获取认同感的书来读一读,反倒会提升自己对于阅读、选书、以及自我认知的自信。

这部分极少数会去获得自我认同的书单就是开篇提到的类别。内容浅显易懂,读这些内容的时候,大脑是真的会得到放松。

有时候出于好奇,我甚至会去随手检索一下作者的简介,这其中甚至有些书出自20多岁的年轻人之笔,虽然文笔青涩,但诚意十足。

对于大多数我买回来的书,我都不太会去计较其内容有没有价值,可能对我来说,每一本书都有用,只不过用处不同,所以我并不会去随意评价任何一本书或者作者。

04 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这部分书籍的选择就比较宽泛了,工具书、饮食、健康、认知、思维、心理、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游记等一系列和我的生活有关的书,我都会给予关注。

因为了解哪一样,都会对我未来的生活有所帮助,所以我完全找不到不去读这些书的理由。

我会带着《旅行的艺术》去旅行、会在途中偶遇的书店购买游记,会在搬家前重读《我决定简单地生活》,会在朋友不开心的时候购买《如何停止不开心》。

就这样,面对不同的状况,我手中的书单也在随之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但不得不承认,我能直面、且能看清的问题越来越多了。

所以我珍惜我看过的每一本书,不论它们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我只知道它们为我提供了精神和思想上的帮助。

以上,就是构成我的书单的几个部分,我几乎不会闹书荒,因为好看的书中都会藏着更多的好书,这种不紧不慢地阅读状态,让我可以持续遇见我终会遇到的那些书。

相关文章

  • 你读过的书,就是你走过的路

    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类似的阅读习惯,通常在读一些能够拔高自己认知的书籍的同时,偶尔也会穿插一本内容比较简单的书。 虽...

  • 谈知性女人的美

    (一)有人说:”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在你的气质里”。很多人认为,走过的路就是旅游,而我则认为,走过的路,是指你...

  • 人生格局

    遇过的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就是你的人生格局!遇过的人:满怀感恩,有所取舍!读过的书:变化气质,沉淀灵魂!走过的...

  • 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就是你的格局。

    “速食”时代,不知不觉中,读书似乎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事

  • 关于矛盾

    都说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 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但是,反着说好像也对 你现在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

  • 我喜欢的话4

    你的气质中,藏着你读过的书,以及走过的路。

  • 摘抄1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

  • 惊鸿

    听说,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可读过那么多的书,走过那么的路只是为了爱过的人。

  • 碎碎念—001

    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弯路,读过的烂书和爱过的人渣。 “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 惊艳到你的句子

    “你的气质,来自你走过的路,你读过的书。” —董卿 “有风有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读过的书,就是你走过的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fj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