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可能是让中国父母最担心的问题。
中国父母付出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孩子学习好!当孩子学习出现问题,表现出“厌学”时,父母会感到自己所有的付出都白费,自然容易像热锅上的蚂蚁,着急上火!
家长看到孩子学习不自觉,缺乏主动性便容易给孩子贴上“厌学”的标签!
真的有这么多“厌学”的孩子吗?
家长先看看下面这张图,告诉我看到了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75760/855af4ae04cffe48.png)
家长可能会说:看到了1个三角形和3个圆形。
为什么不是3个不完整的圆形呢?
当家长的注意力被三角形吸引力,就会看成1个三角形和3个圆形!
人的注意力存在“选择性”!
会选择关注某些方面,而忽视另外一些方面,从而可能产生错误的认识。
如果家长只看到孩子学习表现不好的方面,忽视孩子学习好的时候,就容易觉得孩子存在“厌学”!用带着偏差的“厌学有色眼镜”看孩子,说得多了,可能真的会让孩子变的厌学!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期望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俗称的“越夸越好,越骂越笨”!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75760/16777443d2fb5cd7.jpeg)
如果孩子没有达到厌学的程度,家长却给孩子贴上“厌学”的标签,就容易出现“期望效应”的负面情况——孩子变得越来越厌学!
一方面,“厌学”会给家长自己暗示,家长更多的选择性看到孩子学习表现不好的方面,忽视表现好的时候。
另一方面,家长不断说孩子厌学,对孩子也是一种暗示——孩子总是接收到来自家长“厌学”的评价,让孩子潜移默化的接受这种评价,认为自己学不好,出现越来越多的厌学表现。
最终,家长与孩子的“合作”,让孩子真的厌学了!
很奇怪不是?家长不想孩子厌学,却把孩子“改造”成厌学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75760/d62a95124d59e8f2.jpeg)
家长建议:
1. 关注孩子积极面
希望孩子学习主动些、自觉,不要只关注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不要总说孩子厌学!多关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及时的表扬孩子,才更有可能让孩子学习主动!
2. 避免“急于求成”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不能要求孩子一次性改变所有方面。比如孩子存在作业拖拉,粗心,写字潦草,坐姿不端正,容易分心等多方面的不良学习表现,家长不能指望孩子所有方面同时有改变!
分主次,有选择性的帮助孩子逐步改变。如果家长过于急切,希望孩子所有方面快速改变,必然会失望,进而指责、批评孩子,孩子情绪大,抵触多,家长更生气,陷入“恶性循环”。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75760/94ef64a7c288ed92.jpeg)
3. 改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选择一个孩子容易改变的方面,比如写字,如果孩子作业需要写完10个字,现在只能5个字写端正,剩下5个字潦草,可以一周内,鼓励孩子每天争取做到6个字写端正,能做到,下周再争取多加一个字。因为只需多写一个字端正,对孩子来说容易做到。
4.关注进步
定一个让孩子愿意去努力的小目标,一点点进步,总能最终达到家长期望的目标!如果一开始目标太大,孩子觉得太遥远,可能就不愿意努力了!
一个方面的改变比较明显后,再选一个改变的方面。这样,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更有信心和动力努力,能调动孩子自身的积极性;家长看到孩子进步,对孩子也能更有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