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温碧泉
桂东网友发了一张义井坊图片过来,问我可知道这个地方的具体位置?作为被圈养在汝城的我来说,还真有点汗颜。同时心里便升腾着一种强烈想要去探访的欲望。
在一个天气温柔得刚刚好的早上,在事先咨询了好友的前提下,我先到达了塔脚,然后往津江方向这边走了150米,一眼便望见了右边有个新做的义井坊牌坊,然后快步走了进去。再沿着祠堂旁右侧的巷道往前一直走就可以看到。
走进义井坊,可见到两口清澈透亮的井水。周围是古老的民房,井台是用青石条堆砌而成的。两口相连的井水可用来饮用、浇灌,若洗涮的话,一般需要离井口远点。
站在井口边沿观望,还可照见自己的影子。水井里还有游来游去的红金鱼,可爱极了。我好奇地问正在担水的叔叔:你总是来这里挑水,有没有舀到鱼呀?他回答说:从没有过。哈哈,可见这里的鱼很有灵气。
在水井的正前方,有着刻有明勅封义井的石牌。在它两旁,记载的文字跟流传的故事大体相同。
发生在这里的传奇故事:
义井姑婆朱余周,是南宋后期汝城新井村朱梦松的独生女儿。在朱余周七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叔父朱梦梅夫妇养大。十五岁那年,叔父和婶婶又先后双亡,遗下一个刚满周岁的儿子叫云伯。
为了报答叔婶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她决定终身不嫁,独自把堂弟云伯抚养成人。自此,姐弟相依为命。为了便于生活,又在屋旁挖掘了一口水井。泉水清醇芬芳,不论旱涝,既不外溢,也不干汩。
寒来暑往,朱余周费劲辛苦,终于把云伯拉扯大,成就了他的家业,直至享寿85岁。
据说:
朱余周为了排解漫漫长夜带给自己的孤寂,每晚熄灯后,撒100枚铜钱在地上,摸黑将铜钱全部搜奇才睡觉。几十年如一日。靠的就是这等坚强的意志。
后代为了感恩她的恩德,将她的神主供在祠堂主位。将面前的水井恭称为姑婆井,村名为井头。
明朝御史范辂将朱余周的事迹上奏正德皇帝。皇帝便下旨,封赠朱余周“靖一”,封姑婆井为义井。
……
一个人在那里停留了半个小时,正欲告别时,木门吱吱地打开,我像个闲事婆地问道:你家在这里居住?她说:老人嘛,图房租便宜哈。我回道:这房子好呀!春暖夏凉的接地气!
尽管沧海桑田,时光变迁,然而留在这里的传奇故事,却会代代传承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