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火盆

作者: 恒翼 | 来源:发表于2016-06-25 14:00 被阅读0次

     在我记事儿的时候也就是70代初期,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奶奶的火盆,东北的冬天非常寒冷,尤其是在七十年代,我们那个时代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用冰天雪地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大雪没膝,北风呼嚎是冬天的常态。三间茅草屋,旁边柴禾垛算是那时候乡村小屯一景吧,家家如此。火盆就成了取暖工具,我隐约记得这火盆是用黄泥掺杂麻刀,麻刀就是农村种的蓖麻在秋天收了以后放到水沟子里泡上,俗称沤麻,同时也会散发出难闻的味道,到了一定程度麻纤维就会从蓖麻杆上脱落,把麻纤维扒下来晒干用来搓麻绳,也可以用来上鞋底。黄泥里掺杂麻刀是防止发生裂纹,这是做火盆必要的原材料了,把黄泥和麻刀均匀和好,其实就如我们包饺子和面一样,放上几个小时(醒)一下,然后把黄泥均匀的倒在用盆样模具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倒模子,最后是处理盆沿,一般就用削刀把盆边修整好,做出一个闪檐来,这样既美观又方便来回挪动。做好了要放在屋里阴干一段时间,不能暴晒,这样就能保证火盆的结实耐用。

     在那样一个寒冷的冬天在火坑上放上一个火盆,屋子里便有了一股温暖,顿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暖暖的气氛,也令人心里暖暖的,从我记事儿起的每一个冬天奶奶都守在这种火盆前,一守就是二十几个冬日。因为奶奶瘫痪了,瘫痪了二十几年,火盆也就成了奶奶的伴侣和寄托,那时候爷爷还有我的父母都要出去干农活,只有很小的我和这火盆在陪伴奶奶,这火盆也成了奶奶的世界。为了使火盆的火够一天用的,母亲在做饭的时候会用一些树枝子当烧柴,这样会烧成炭火能用的时间长。火盆里还时常会坐上一个搪瓷水缸,这也是奶奶的小灶,有时候是一点油茶面,有时候是几块肉和酸菜,每每这个时候屋子里就会弥漫着诱人的香味,诱惑我直吞口水。那个时候这是很豪华的生活了,因为奶奶的病需要补充营养,是奶奶独有的待遇,而我为了这一点好吃的装了好几次病,才有过几次待遇。

    奶奶的火盆也因此成了我深刻的记忆,这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质朴而美好,简单而趣味。也时常怀恋火盆里的香味,纯粹而美好!

相关文章

  • 奶奶的火盆

    在我记事儿的时候也就是70代初期,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奶奶的火盆,东北的冬天非常寒冷,尤其是在七十年代,我们那个时...

  • 火盆·奶奶·故事(原创)

    红红的炭火温暖着奶奶的手,奶奶的故事装点了我的童年。寒冷的冬季不再单调,我的记忆色彩斑斓。 儿时的冬天,特别冷,家...

  • 岫岩满族泥火盆

    满族泥火盆: 北方的火盆各有特色,岫岩的火盆是具有满族风情的泥火盆,在一些村民的家里就能看到了这种泥火盆。 冬季把...

  • 火盆

    记忆中的火盆是在姥姥家见到的。 用黄泥做成,做火盆的工序也相当繁琐。有些讲究的人家在火盆外面雕些图案。 姥姥家没有...

  • 火盆

    一夜寒风吹过,气温降到零下。坐在暖气充足,温暖如春的房间, 想起了儿时那些冰冷的日子,还有那个热乎乎的火盆。 小学...

  • 火盆

    朔风野大 残枝黄叶被卷落,刮成一场 飘飘洒洒的雨,为夜归人带来 欲言又止的忧郁洗礼 于是,暮色必然是阴谋 时钟被冻...

  • 火盆

    烟氤氲了半晌 火盆里噼噼啪啪的声音在喧嚣 寒风吹了一宿 雪绵绵的来了 夜行人重新拾掇了衣袖 将裤管掖进高筒靴 以手...

  • 火盆

    想生一盆火 从深秋至初春 驱散所有阴冷 彷徨不安的日子 大火红得透明 阳光晴朗的日子 火盆也格外动人 我们坐在碳...

  • 火盆

    天冷了 奶奶的火盆被请到了炕上 黄泥做的 普通洗脸盆的个头碗形状 黄泥做的盆那样大的碗 冬日里放在火炕的炕沿边 做...

  • 火盆

    前几日整理小儿的语文书时,无意中翻阅到书中记录的一则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古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奶奶的火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la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