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亲口述的潦草制作过程(下)

父亲口述的潦草制作过程(下)

作者: 鹤舞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23:32 被阅读0次

    当时在外面选草一去就是6,7天,是要住在当地农户家的,除了自带被子,吃饭也要算钱。父亲清楚的记得伙食费是5毛钱一天,而他不光没带被子,在朋友家大吃大喝还不要钱,开心极了。6,7天的时间,家里就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也是极累的。

    选草主要任务是把农田里的稻草清理干净,去除枯枝烂杆,用镰刀铡去稻草头部的细枝,然后一把一把的捆整齐,约莫45把左右捆成一捆。所以工作地点都在田里,用到的工具很简单,一根长板凳,我们这里叫连凳,上门捆上一个钉耙,抓住稻草用力甩在钉耙上,往自己身边拖拉,就可以通过钉耙的空隙把败叶去除。

    稻草原料精选过后都是通过人拉板车拖回小岭,拉着几千斤的东西走上几十里地,从天没亮就开始走,到天擦黑才能进门,想想父辈们真的受了太多的苦。

    稻草拖回来之后先放在水塘里面浸泡,成捆成捆的草堆放在水塘里面浮在水面上,我们这些小孩就喜欢拿着竹竿在上面撑船,胆子大的就在草船之间跳来跳去。再过上一段时日,草堆还要翻身,把另一面也要浸泡好。

    等到草堆被水浸透,圆圆的草杆变成扁的草杆后就要开始用石灰水呛了。一个直径2,3米的大木通,里面放很多生石灰,加入清水,整个桶内就开始了剧烈地翻滚。稻草在桶内吸饱了石灰水后被放在一旁对好,等水稍干需要摊在野外路边晾晒。

    根据阳光的照度,草块晒好后需要抖落黏在上面的石子,枯草,垃圾等杂物,收拾好放入仓库等待下一步蒸煮的程序。野外劳作风吹日晒不仅辛苦,而且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危险。即便是在路边。据父亲说:收草的时候经常能够碰到毒虫,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蜇伤。蝎子,蜈蚣最常见,有一次父亲看见一条长有30多厘米的蜈蚣,头部足有5毛钱硬币大小,身上的甲片已经变成火红色了。当时看到全身都麻了,父亲那片草都没收就跑了。

    干的石灰草拖到蒸锅房里后还需要再过一次碱水,圆形的水泥桶里面放满了纯碱水,父辈们把干草浸入,用双手让干草吸满碱水后整齐叠放在桶的圆木上,把水沥干,再按次序放入大锅中码好。碱水草整齐的码过一人高,下面就开始生火,等水蒸气慢慢透出来的时候就可以停火了。这时候草已经被蒸软了。

    之后就是整个潦草制作阶段最辛苦的工序上场了--挑上摊,要完全靠人工挑上湿重的草堆爬到晒滩上,为什么要用爬呢?是因为晒滩都是建在朝阳的山上。一整片山被修整的光秃秃的。用细碎的小石子铺满,中间还用稍大点的石头做好了一些阶梯,勉强可以下脚。

    过去泾县有个俗语,冲担打杵小岭曹家,的说的就是这个工序,很形象的表现了小岭宣纸产业兴隆。冲担就是木制的扁担,打杵就是用木棍抵住冲担,稍稍卸下一部分力,抵冲下两边竹箕的重量,因为这一担就是好几百斤,就是在平地上挑都累的够呛,更别说要挑着上山了。

    和农村收稻时大家都来帮忙一样,每到挑草上滩时,全村的叔伯们都来出力,每家每户轮流安排。草胚上山后同样是需要认真摊开,摆放均匀,接受阳光雨露的洗礼。这些金黄色的稻草终于慢慢往白色潦草转变了。

    在收仓入库之前还有一次翻草的工序,换一面再晒晒。

    直到这时,这些草胚才可以被称作潦草,无论是纤维还是色度都已经满足了打成纸浆的需求了。不过有些特殊需求的好宣纸还需要二次蒸煮的潦草,也就是把这些入库的潦草重新走一遍蒸锅房加挑上滩的程序,这样出来的潦草色度会更加洁白,所以生产出的宣纸品质也更上一层楼。只是这样会增加潦草的损耗,所以价格会更高。

    以前收草的价格是十几元一担,做成潦草后可以买130-250一担,看上去利润还不错,但是所有程序全靠人手工做,每家每户的产量并不高,加上耗时300多天,其实一年下来赚不了多少钱,辛苦程度不输做田,所以现在做潦草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在现在的泾县,家庭式的生产估计已经没有了。有的也只会是企业模式的潦草生产,满足一些大厂的需求。做工的年轻人几乎都已经看不见了,大部分都是50岁以上的人在做了。社会在发展,城市里有更好更轻松的事情,送外卖和快递不仅赚的更多,更能接触外面的新奇,留在家里的年轻人就更少了。

    宣纸的生产也一直在不断地改进,包括原料部分的程序,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器和设备能够加入进来,让宣纸能在更加轻松的生产出来,送到传统文化爱好者手中

    润墨好纸-曹乐知。微信号:gupikh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亲口述的潦草制作过程(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ok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