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刘邦读书态度变化悟当今子女教育智慧

从刘邦读书态度变化悟当今子女教育智慧

作者: 简心画 | 来源:发表于2024-10-27 22:22 被阅读0次

刘邦以布衣之身起家,顺应历史潮流灭掉了暴秦,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汉朝,延续下来的一系列制度泽被后世2000多年。

他年轻的时候非常瞧不起读书人,认为自己是凭三尺剑在马上得到天下的,那些迂腐的儒生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但是晚年的刘邦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马上打天下,马上不能治(安)天下。

在接受了儒生陆贾的建议之后,刘邦也开始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为自己儿子的学业操碎了心。

晚年的刘邦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晚年的刘邦对自己年轻的行为做了反省,他写了一篇《手敕太子文》,里面就讲到了自己不爱读书的理由。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谓读书无益。”

刘邦认为秦始皇当年禁书的行为,导致了自己不爱读书,认为读书没有多大的用处,现在深感悔恨但是为时已晚。

因此刘邦在这封家书里,对太子刘盈的学业提出了要求。他一再向刘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要求刘盈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学习,才能够守住汉朝天下。

刘邦写给太子刘盈的家书,此篇为后人誊抄

刘邦在这封家书中毫不掩饰地陈述了自己当年轻视儒生的事实,结合自己当朝的实际经验,希望刘盈能够向尧舜看齐。

他告诫太子刘盈,当年自己要废除他,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够,并不是不爱他。

“吾平生不学,不大工此;今视汝书,犹不及无尔。”

刘邦对刘盈的学业进行了批评,说自己半辈子都不读书,所以不太擅长读书写字;但是看到刘盈写的东西,竟然连自己都不如,刘邦对此感到非常失望。

戎马一生的刘邦在青年时期看不起读书人

刘邦在《手敕太子文》里面告诫刘盈:不但要勤于学习,更要亲力亲为,凡是重要的文件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批阅,不可以叫别人代笔。

刘邦结合了自己切身的体会,反复强调了任人唯贤的重要性。

“得子房、萧何、韩信三人而用之,吾之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在家书中表达了对刘盈的殷切希望,“周公一饭三哺,吾年倍于曹、萧、韩诸人,皆拜之。”他以周公榜样,即便是面对比自己年纪小的人,也能放下身段给予礼遇。

太子刘盈的学业不精,让刘邦深为失望

刘邦叙述了自己入汉中以后的所作所为,他总结道:

“今天下平定,陆贾诸儒生之功。如汉中,约法三章,民咸服。修律法、军法、历法乃至礼制,汉家之所以兴也。”

刘邦告诉刘盈,正是自己在晚年不断学习,听从陆贾等读书人的意见,才能使得汉朝天下安定繁荣,刘盈要继承自己的这一优良传统。

这封家书是刘邦病危之时写给太子刘盈的,虽然文体是帝王的敕令,但是用词温和平淡,体现了刘邦对刘盈的谆谆教诲。

以陆贾为首的儒生逐渐得到了刘邦的重视

这封家书里面没有丝毫的命令和威胁成分,更不存在帝王的权威和严肃,有的只是语重心长的叮嘱和溢于言表的怜爱。

刘邦这样一个戎马倥偬的战将,暮年仍然把儿子的教育挂在心上,可见读书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也正是如此,刘邦建立的汉朝绵延400多年,是夏商周三朝以后享国最久的王朝。

随着大汉王朝而形成的汉民族、汉语言以及汉文化,更是泽被后世2000多年,直到今天我们仍旧对此有着极大的认同。

今天的我们对于汉字等汉文化仍旧有极大的认同刘邦是不可一世的帝王,同时也是一个舐犊情深的父亲,他对刘盈的劝诫出于大局也出于慈爱,这封流传了2000多年的家书更是令人感动。

刘邦又何尝不像现在的父母,即便是自己失去了最好的时机,也从不忘却教诲自己的子女以学业为重。可怜天下父母心,刘邦的行为是全天下父母的缩影,更是中华文化千百年来从未断绝的根源。

中国能够胜过西方,和这一点脱离不了关系吧?

我觉得作为现代父母要和子女解决沟通好三方面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形成隔阂的三个问题。一是子女认为父母亲不公平,二是子女认为父母的德行和自己的心中目标有差距;三是父母在社会中的有些作为不够有担当。面对这三个问题首先父母应该潜移默化的和孩子沟通首先不能默认误解,要打开天窗,说亮话。不公、不行、不义都是相对的现实情况下受到种种资源禀赋和机缘巧合的客观影响父母确实做的差强人意,但已经尽力了,已经正能量的付出了做的不好或做错了的地方自己可以和孩子实事求是的说出来,形成共识、搁置争议,没做到但有态度、有认识,有缘由。其次父母要和孩子沟通理想和现实的距离,一些事没办好是结果,但付出不见得少。正所谓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再次父母可以找一些孩子容易接受的人或事例说明做人做事及学习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少说教,多举例争取认同。

相关文章

  • 【读书】汉高祖刘邦的智慧

    汉高祖刘邦的智慧,纵观那些成大事者,皆为具备! 秦朝末年,起义不断,而作为楚国大将项梁之侄的项羽,起初是锋芒毕露,...

  • 男孩教育咋越来越难?

    春天老师:您好! 从您的子女教育以及孝老、单位工作等等文章中学到了、悟到了很多,真的是良师。今天又入团了,再次感谢...

  • 20201201七天读书训练营DAY2

    七天阅读营DAY2--复盘 海明教练: 1、动机 对读书的态度,是引起思维变化的原因。 从单纯的喜欢读书(死...

  • 街头智慧读书笔记,子女教育

  • 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因为你需要悟到智慧。那为什么你要悟智慧而不是学知识?书的出现,更确切地说是文字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传...

  • 20220713读书打卡第5天

    阅读书名《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内容:案例20~25 页码:65~90 1.遇到批评,不要过多考虑他的态度与动机,而...

  • 刘邦的智慧

    刘邦的智慧 刘邦是大家都不会陌生的历史人物,提到刘邦我们就会条件反射一样想到另一位英雄——项羽。古往今来,那场楚汉...

  • 2018-09-25

    勇武,刘邦智慧。 项羽虚荣心强,刘邦成大事不拘小节。 项羽唯我独尊,刘邦善于充分利用各类人才。 综合比较,刘邦强于...

  • 书香中国

    读书悟理,读书是在与智慧聊天,趁年轻多读书,读书可以让你看得见自己,看得见别人,看得见未来!读书,会让你遇见...

  • 学习工程与管理-学习理论

    学习:后天接触-行为变化、认知心理态度的变化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刘邦读书态度变化悟当今子女教育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pu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