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的海誓山盟有时候就像漂在空中的风筝,风雨中断了线,就不用刻意去修补,物是人非,唯有遗忘。 ——本文题记

许久不还乡,但家乡那一大片芦苇,还有长满芦苇的河岸,梅依然还记得。
梅读过的中学,就在芦苇河边,小河里的水虽然有些不清澈,但哗哗的流水声,犹如在歌唱,仍吸引了很多孩子们去岸边散步,玩耍,梅是其中的一个。每天下午放学后,她喜欢拿上一本书,坐在河岸上,听着水流的声音,静静地去看书,是一种享受。梅虽不是个成绩很优秀的女孩,但她怀揣梦想,她的梦想就是能走出大山,当个女记者行走天涯。有梦想的女孩就是不俗的女孩,这点用到梅的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她的身上,散发着缕缕书香,让本不漂亮的她多了几分清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也经常来河边,手里也蜷着一本书,但却很少看过。他和梅是同班同学,高高的个头,一双大大的眼睛,眉毛很浓很浓的。最让人注意的,是他笑起来露出来时,嘴边那两个浅浅的酒窝。他每次来到河边,总是从梅的身边经过,微笑着打声招呼,每当这时,梅的眼睛是躲闪的,神情也总是有些慌乱。梅其实很想装作很镇静的样子,可是,一次次的努力,她还是没做到。那个男生,坐在教室的最后面,他不爱学习,但课下却挺活跃,在班里穿来穿去的,梅平时是看不上这样的男生的,她认为他就是传说中的"小混混"。
梅和他的故事,是从一天有风的下午开始的。那是一个初冬,本来是有阳光的,梅和往常一样,放了学,就坐在河岸上,读一本张爱玲的小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天开始起风了,梅只穿着一件单薄的毛衣,冻得打了两个喷嚏。过了一会儿,梅突然感觉到了后背有了一层温暖,她猛地往身后一看,原来是那个男孩,把他的夹克衫披在了自己身上,他站在她身后,穿着一件单薄的衬衣,握着拳练三级跳……梅的脸霎时变了颜色,她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把衣服用力甩给了他,自己却跑开了……
从那以后,梅很少去芦苇河边,即便去了,也四周张望,唯恐遇见了他。梅的家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准确的说,家里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从梅一出生,陪伴她的,是残疾的父亲,还有精神分裂、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梅很少和同学谈及她的家,她只是在默默承受,命运赋予她的一切。他的家,离梅的家不远,梅家里的情况,他了如执掌。临近毕业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马上就要中考了,一天下午,梅在收拾课桌时里发现了他写的纸条: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我真的很喜欢你!梅的脸有些发烧,她不知道该怎样处理这张纸条,撕了似乎有些残忍,收起来又唯恐别人看见。放到芦苇河里吧,让河水冲走,对,就这样做!几分钟后她更坚定了自己的做法,疾步往河边走去……
没有预料到的一切却发生了,他站在河边等梅,看样子,已经等了许久了。梅本来想掉头跑开,但自己的一只手却被他抓住,梅使出全身的劲,还是没挣脱……芦苇岸边,河水在哗哗地流着,情窦初开的男孩,手牵着心爱女孩的手,,对着芦苇河立下誓言:他说他长大后会挣好多的钱,来帮她撑起她的家。梅滚烫的脸颊,淌下了两行泪,那是她从出生以来,听到的最温暖的一句话……
一个月后,中考结束,两个人中考的成绩都不理想,梅选择了一所普通的高中,而 他选择了复读。从此以后,梅和他,再没见过面。高中三年,是梅努力奋发的三年,她的记者梦,也许永远都成了梦,但她一定要跳出农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体质羸弱的她,在农村注定不会有出路的。有时夜深人静的时候,梅偶尔也会想起他,听人说他上了外地的一所中专,不很满意。再后来,梅就把他当成了一场梦,没有时间去想这是一场美梦还是恶梦,她只隐隐感觉到,她和他,就像两条平行线,这辈子已注定了没有交集……
大学毕业后,梅进了一个小机关上班,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电子厂的师傅,这男人话不多,但手巧得很,于是他们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朝九晚五地忙活着自己的小日子。谈不上很幸福,但却很充实。同学聚会梅是从来不去的,因为她不想知道他的任何消息。她情愿芦苇河水,把她和他的故事,冲走,冲到黄河,葬到河底。可他终有一天还是在梅的世界里出现了!婚后的第十个年头,梅突然接到了他的电话,问梅过的好吗?梅淡淡地说,不错。他说现在经营着两家公司,生意挺不错的,他也已经结婚生子。只是,他娶的老婆,让他很受伤。梅听明白了,那个曾经说喜欢自己到发疯发狂,一辈子非她不娶的男孩,十五年却无音信,如今,他只是想回头,让她做他的情人。电话这头,梅禁不住一声冷笑,虽然声音不大,但那个男人依然听得见。梅一字一句地告诉他,她的世界已经很小很小,小得早已容不下他了。
芦苇岸边的故事,早已发黄。梅能做的,就是用一颗平静的心,把故事就地埋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