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认识这位的话,略一看图,我定会觉得他特别屌丝,长得像厂长的一张嘲讽脸,配上不大搭理的19分头发。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就是王小波,那么多人崇拜的王小波,对,他就是王小波。
第一次读他的书,读的是黄金时代,真是一气呵成。为什么这样说勒,当时正好是高中,苦于语文作文那些套路(万恶的名人名句名诗各种可以引用的),省了3天饭钱买了本“文学巨匠”王小波历经十年沉淀写的书,买完我就不禁想:当我在那些一沉不变的方格子里,操着黄金时代的各种名句,我心里那个喜,老师肯定会多给我几分啦,那可是黄金时代啊,黄金时代啊。嗯嗯,结果真的是不负我望啊,以往看书慢吞吞的我简直奇迹般的1天就看完了,可是如果我真的把里面的句子写上去我估摸着老师会把我打得妈都不认识吧,就好比当我正在用优美的语句形容那些美景时:
看那谭湖水当如美人梳妆的明镜,倒影着那如发的丝绦,桃红的花,仿佛是美人的笑脸,水波打碎宁静,真像那伊人的一颦一簇(估摸着这时候王小波登场了)“那一年春天开始,我常和姓颜色的大学生到运河边上去游泳。当时那里很荒凉,到处是野草。春天水是蓝的,我和姓颜色的大学生之间话不多。她到树丛里换衣服时,让我在外面看着人。姓颜色的大学生皮肤白皙、阴毛稀疏,灰色的银唇就像小马驹的嘴唇一样,乳房很丰满。脱掉衣服时,就像煮熟的鸡蛋剥下蛋皮,露出蛋白来。尤其是摘掉那个硬壳似的胸罩时,就更像了。在灰蒙蒙的树林里,她是一个白色的奇迹。而且刚脱掉那些累赘的衣服时,她身上传来一股酸酸甜甜的信息。我换衣服时,她有时盯住那个导致我被称为驴的东西看着,但也是不动声色。”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第一次读的印象吧,当是黄书,大大的黄书。
今次,长大了点,突然觉得很难找到有象王小波文字那样直言的了,当然一个二十岁的青年看到:"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真是有点羡慕他们的年代,纵然生活让人苦不堪言,却比如今的我们的生活多了不止一点的多姿多彩呐。
虽然我也还没多读几本他的书,对他的了解也不够全面,但今天忽然想到了,想到了就写了,写了也就无所谓了,今后有的是时间继续读,我也长大了,也不再想到的是那些黄话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