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心心的礼物”(9/9/2019)。
1. 人才为什么离开公司?
“你愿意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来苹果改变世界?”当年,乔布斯用这句经典的句式打动了百事可乐CEO 斯卡利(John Sculley)来到苹果。
同样,28岁的李开复也是被同样的愿景击中,离开了那所著名的大学,加盟苹果出任副总裁。职业就要在此起飞,前方道路充满了想象。
不过他有点背。在苹果的六年,李开复经历了苹果有史以来最烂的几任CEO,前三年就是上面那位斯卡利,然后是迈克尔和吉尔。长期的裁员和人事变动让34岁的李开复觉得人生就要完蛋了,开始萌生退意。
周末,在家重读了古典老师的《你的人生还有什么可能》。读到李开复这一段,最让我感慨。
新加入一家公司,谁不是抱着美好的愿望,希望好好干,帮助公司业务蓬勃发展,个人职业也一路走好。
可是,世事无常。
可是,人事变迁。
职场中人,不免都经历过各种组织调整、人事变动、碰到理念不同的老板......
专业而成熟的态度是: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简单粗暴的说法是:要么忍、要么滚。
2. 如果,有如果......
更让我感慨的下面这段假设。
如果他(李开复)能再多熬一年,他会在自己的办公室遇见穿着黑色套头衫和蓝色牛仔裤、宣布自己重返苹果的CEO乔布斯,并开始苹果最好的年代。李开复没有等到。他跳槽去了SGI。
如果他能再多熬一年、如果李开复和乔布斯相遇,多美好的假设、多有想象空间。可惜,它不曾发生,也不会再发生。
一个“熬”字,千言万语,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个中滋味。别说是一年,有的时候,再多一个月、一周、一天,也熬不下去的。
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是一段荒谬;
在错误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是一次遗憾;
在正确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是一种无奈;
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那是一场幸福。
爱情的选择,和职业的选择,都是如此。
既然是错,就要止。人生太短暂,没有多少时间让我们等待和试错。
年岁渐长,越来越深刻体会时间的宝贵。不能在错误里浪费生命,即使是遗憾和无奈,也要挥别。
3. 你为什么离职?
一般的离职,无非是推和拉两个原因。
所谓的推,就是种种原因,在原公司呆不下去了。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个统计数据,85%是和直接老板没有处好。剩下就是发展遇到瓶颈、组织架构调整、等等。当然也有企业文化不适应,这种情况,一般早早就走了。
所谓的拉,就是外面有更加吸引的机会,更大的平台、更高的薪水。就按照马斯洛的需求模型对照下,从下到上,总有一款适合你。
你的人生还有什么可能?
一般来说,职位越高的人,越会收到更上层的需求驱动,即自我实现,能吸引到ta的,就是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正如“你愿意一辈子XXX,还是来苹果改变世界?”,这句经典句式,估计已经被苹果所有招聘人员学会了。
4. 怎么选择职业?
重读到李开复离开苹果的故事,
当然,李老师后面的职业发生也是红红火火,并且,如果真的遇到了脾气火爆的乔爷,也不知会怎么样。
十几年的外企生涯,我学到最重要的一条原则:you own your own career。你为自己的职业选择负完全的责任。
永远要去主动选择,而不是等到那一天,被“推”着离开。
我在上一篇文章《写给迷茫的大一新生》,漏了一个重点,就是:如何选择职业,尤其是刚刚毕业的新人。
对于这点,我非常喜欢卫哲在一次课程上的比方。
他把职业比喻成赛车。
如果你选择了一家非常小的公司,你只需要看那个赛车手,也就是创始人,看ta靠不靠谱,就可以了。你根本不用关心,ta所在的行业、和商业模式。
如果你有机会回到1999年,拿到阿里巴巴初创的时候,马云的内部演讲。再看今天,除了马云和阿里巴巴这两个名字没有变,其他都变了。所以,你就认赛车手、就看创始人,就可以了。
如果你选择了一家中等规模的公司,就要看看公司团队、模式,所以,赛车的车型很重要。
如果是to C的,非常简单,你就去体验一下他的产品,看看靠不靠谱。如果你作为消费者,你都不认可、不喜欢ta的产品,那别人凭什么喜欢,别人都傻吗。如果你认可ta的产品,那就可以考虑把自己投进去,成为ta的员工。
如果你选择了一家更大的公司,创始人你都见不到,业务模式也已经成型,那你就是看赛道了。
所以,职业的选择,就按照赛车手、赛车、和赛道,三个优先级来选,就可以了。
5. 怎样是有效的反思?
关于最后一点,想到罗胖讲过他的一位朋友在一家热水瓶胆的企业,显然这家是夕阳产业了。最大的问题是,当你处在这样的夕阳产业,你能遇到牛人的概率就很低,你能向牛人学习的机会也大大降低。因为聪明人都会往好的赛道移动。
你的水平,就是和你接触最多的六个人的平均水平。
你的收入,就是和你接触最多的六个人的平均收入。
时时反思:想一想自己、清理一下朋友圈。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怎样才是有效的反思?
混沌大学的创始人,李善友老师提出过一个概念:SB速率。就是你觉得上一个自己的SB行为离自己有多近,自己的成长速度就有多快。
SB速率,就是你的成长速率。
如果你觉得自己最近好久都没有SB行为了,那才是真正值得你警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