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圈里外都在过六一儿童节。大的,小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统统都在赶场过节。
我也不例外。不过,作为80后(准确说85前)我和很多人一样,从小到大都只是这个节日的配角。
小时候,生长在农村。那时候物质条件极差,平时没有零食,一日三餐常见的都是米饭萝卜咸菜,只有春节才算得上是节日,因为有鱼有肉吃所以印象深刻。
至于儿童节,记忆里了无痕迹。今天在车上车下,反复回忆自己的儿童节,不知是年龄大了大脑存储满了儿时记忆被清理了,还是真的就没有过过这个节日,反正是抓不到儿童节丁点儿影子。所以,那时候的儿童节,我如一些人一样并未参演,更不用说充当配角了。
长大后的我们,不过是儿童节里的过客,匆匆瞥一眼他人的快乐,带着羡慕而离去。
记得大学实习期间,在一家知名培训机构分校当老师。因为培训对象大多都是儿童的缘故,所以儿童节是宣传品牌和推广课程最好的时机,所以每年儿童节机构都会借助麦当劳、商业广场之类的场地开展节日活动。
当时,我正好赶上了当年的儿童节活动,并且担任了学科活动主讲人。只记得当时从内容设计到节目互动再到无缝宣传课程等,都经过多次修改和彩排,最终才搬到现场实施。看到孩子们在现场开心地笑着,玩着,说着……那时,虽然我只是个节日配角,但我由衷的感到幸福。
当了妈妈以后,儿童节都是围着孩子转。自家的,亲戚家的,朋友家的。每年儿童节前就开始张罗礼物该怎么准备,节日当天活动该怎么安排……只要主角高兴,配角怎么累都是快乐的。
最后,晒晒我今天儿童节的行程:
6:45起床。
7:10上车。
8:10步行带孩子早餐。
8:30步行带孩子上培训班。
10:50步行赶回家拿舞蹈服和鞋子。
11:30带孩子到最近的商场买衣服。她非要挑自己喜欢的,我就尽责的陪在旁边买单。
13:10午餐。
14:00~15:30陪练舞蹈。乘机打瞌睡。
15:50~18:00带孩子上图书馆看书。最后半小时纯捣乱给我扎辫子。“求求你了!”都用上了,忍着痛也得给她折腾。
18:00~18:30麦当劳。蘸番茄酱和冰激凌吃薯条,是她的独创吃法。我在旁边无奈地醉了。
之后返程回家。
现在累瘫。
可是,今天这个配角还算给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