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是介绍日本文化的经典著作,作者鲁斯 本尼科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学家,人类学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对德国日本等国家进行国民性的研究以便于帮助盟军赢得战争的胜利,这本菊与刀就是对日本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
很多人对日本文化中的许多矛盾的特性都难以理解,比如日本人很有审美趣味却有很暴力,日本人很有礼貌,却也特别好斗,日本人十分保守,却有喜爱新生事物。菊花代表着美和艺术,刀则代表着荣誉和忠诚,用这个做为书名代表着日本人矛盾的性格。日本皇室的象征就是菊花,而日本武士阶层的代表形象就是刀。这两个形象的结合深刻的代表着日本的文化和矛盾的民族性格。
日本人的第一大民族文化就是报恩文化。在日本的公交地铁上,很少有人会给老人让座,很多人认为这是日本社会人情冷漠的反应,其实这是日本人一直小心翼翼的不能让别人背负上对自己的恩情,因为报恩的负担实在是太重了,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天平能够在欠恩和报恩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否则他们的内心就会一直处于纠结之中,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有这样一条法律规定,遇到争端,无关者不得干预,就是出于这种报恩文化的影响,避免因为帮忙而让人陷入必须报恩的负担之中,而一旦日本人决定报恩,那就是几乎毫无原则的。比如报答天皇的恩典,在中国文化中,虽然大家一直在说皇恩浩荡,但是中国历史上推翻王朝,杀死皇帝取而代之的事情比比皆是,中国的儒家文化把仁义当成最高标准,如果皇帝或者这个王朝不仁,那么就失去了合法性。但是日本不是,日本把忠义当成了最高准则,日本人报答天皇的恩情那是毫无原则的,日本天皇家族在日本的统治长达上千年,二战时期,欲仁天皇夺权之后,随即发动大规模战争,日本士兵每次都高喊着天皇万岁去冲锋,去玉碎,根本不思考为什么要去打仗,天皇下令投降,全体日本国民立刻放下武器,欢迎美军驻扎日本,这就是日本根深蒂固的报恩思想所导致的历史现象。
日本人的第二大民族文化就是耻感文化。如果是在西方社会,有人做错了事情,犯了错误,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负罪感,强调自己内心道德的谴责,这就是罪感文化的体现。但是日本人的耻感文化不一样,他们不太讲究一件事的本身的对错,而是看中这件事是否给自己带来羞耻,也就是别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负罪感,只要别人不知道,不当面羞辱自己,就当这件事情没发生过,所以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他们第一反应是极力的否认和掩饰,避免让别人知道,日本人压抑自己的天性,其原因就是对名誉的重视,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心理扭曲,日本人对名誉极度重视,所以才会因为名誉一点点的受损而自杀。正是因为日本人极度重视名誉,自杀率又很高,所以日本人避免直接竞争,在日本到处都有中间人,防止竞争者面对面竞争,一个人因为失败而感到羞耻时,随时都需要一个中间人,来避免直接接触失败,日本的终身雇佣制或许就是出于日本人的耻感文化。
日本人的第三大民族文化就是感官享乐,在日本人看来享受感官上的快感没有任何不好,日本人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善恶观,日本人之所以不喜欢善恶观,因为他们认为日本人天性就是善良的,所以善恶论的道德律不适合于日本,日本人把履行义务规定为人生的最高任务,所以一旦有所需求,他们随时可以放弃感官享乐,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只要不与最高义务相冲突,任何感官快感都没有必要加以排斥。日本人对待二战时期的战争罪行就能充分说明日本人的国民性,日本文化中本身就没有什么十恶不赦的善恶观念,就算意识到自己的罪行也要极力去否认,掩盖罪行,因为只要别人不知道,就可以避免这种耻辱。
日本人一方面培养感官享乐文化,另外一方面又规定不能沉溺于其中,人们的生活变得十分矛盾,他们像培养艺术一样享乐主义,又要牺牲享乐,去履行义务。
复仇对于日本人来说是特定场合需要执行的一类道义,除此之外,还包括镇定,克制的行为,今天还有日本人在除夕之夜自杀,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日本的报复行为非常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的名誉观念的日趋淡泊,而是意味着对失败和侮辱的反应已经由攻击性转为自卫性,以自己心理上的麻痹来代替不必要的斗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