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彬是我大学时交的朋友,当初很巧的是从同一个学院转专业进入了同一个专业。我的印象里,他一直都是一个很有自我、很有想法的男生,听他讲故事很有意思,洋洋洒洒,幽默轻松。
大四的时候听说汉彬准备前往国外留学,偶尔能遇到在等公交车去学语言的他。毕业至今已有小一年不见,近来联系一下他,想了解他在国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虽然少了很多寒暄的环节,不过结束聊天时互道一声“加油”可能对于两个大男生来说已足够温暖。
以下,是汉彬发给我的文档,我基本没有做改动,为的就是保留他原有洒脱的语气。
1.生活向前,我想找寻一些不同
不知不觉,掐指一数,来这边也有十个月了,生活时而精彩,时而枯燥,更多时候却是孤单。
来之前觉得大学过得很无聊,想寻找一份new life。当初也是因为吃不了苦,觉得考不上研,也完全没有开始工作的心理准备。而且那时也学习了这门语言,心想,要是不去法国,我也就没有动力继续对法语充满兴趣了,可能这辈子唯一的机会就是当时了吧。
说来可笑,来了这么久,法语说得还没有暑假在语言学校的时候好,like always。一路准备,也是顺利地仰望着埃菲尔铁塔乘上了塞纳河的游船。
2.异乡知己,感谢曾经的相遇
上学的生活总是枯燥的吧,赛尔鸡这个地方离小巴黎30公里远,大概就国内七八线城市的模样,每天学校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最美好的日子还是暑假在图尔念语言学校的日子,和重庆妹子每天课间挥汗如雨的乒乓球台,和台湾大兄弟五局三胜制杀到第五局16比16。多少个夜晚在卢瓦河边大声高歌与畅饮,那个炎炎夏日的回忆犹如一罐冰镇可乐淌入心底,好是滋味。
3.孤单之际,也有幸遇到惊喜
因为项目安排的原因,大家却总是要在短暂的相遇之后按既定的轨道分开。朋友们的来来去去也是苦闷了相当长一阵子,因为我念的这个学校人很少,一届只有200多个学生,一共就三届,规模就相当于国内大学的一个学院吧。
在这里看不到什么国人,曾经有一段灰暗的时间根本找不到人说话。挺难以置信的,我从小到大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很是臭味相投的朋友,奈何这边基数太少。
一个人去超市,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几度被孤单淹没,终于疯狂打电话给老友们只为听一听他们的声音,讲几句俏皮的话。
幸运的是,圣诞假期去阿尔卑斯山滑雪的时候结识了广东和山西的朋友,尽管只相处了一个礼拜,却是异常得投缘。感觉来了这边认识朋友就像初中那时候,非常得单纯、真诚。
4.结识新朋,吃饭喝酒谈天说地
三月以来的生活似乎逐渐变好了,也开始在各种课上认识同学了。不过说实话,法国人确实对我们中国文化也没什么兴趣,也不会特别想跟我们交朋友什么的。所以我结交的朋友里,除了国人外,一个法国人,一个摩洛哥人,三个拉丁美洲的人。有时候觉得,世界真的好小啊,处在世界一角的我,在这里遇见各个大洲的人,才真的明白了为什么叫地球村。
上周末考完试和拉丁美洲的朋友们一起去巴黎吃饭喝咖啡喝酒,聊了整整一天。很羡慕的是,虽然他们分别来自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巴西,却仿佛是在一个国家一般,聊不同的话题毫无障碍。
其实在欧洲也是这样的,每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又小,在这里去别的国家就跟国内去别的省一样。觉得当时提出建立欧盟这个想法的人是真的厉害,不然在欧洲没有国家能凭一己之力和美国、俄罗斯、中国四分天下。我时常在想,如果不是因为战争以及美国在后面主导,我们国家和日本韩国应该也会像欧盟那般团结吧。
5.没有归属,终究要回到故里
来了这边会遇到许多不公平的事,当然也会在很多时候体会到公正的存在。在法国,即便是我们国际学生,在住宿方面也能和法国学生相同待遇地申请住房补贴。这可花的是法国纳税人的钱呀,大概这就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吧。
然后呢就是有一些人会有歧视的言语和非常不友好的态度,guess we all need to live with that. 反正出门在外,冷暖自知吧。而且很多时候很差的情绪都不会跟爸妈讲,因为并不想让他们担心。
另外,来这边之后对政治新闻更加感兴趣了,对自己国家也更加热爱了,因为可以看到Youtube,所以思考事情更加辩证了吧。
总之,能够出来看一下外面的世界、交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总归是好的,二十出头的年纪也恰好是心灵最应该补充营养的时候。无论怎样,以后终究还是要回国的,这个国家再怎么样也并给予不了我归属感,我永远是一个外国人。
跨年晚上在香街上拍的凯旋门动画倒计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