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阳明传略027】置身事外终遭弃 追缅故人且感怀(5)

【王阳明传略027】置身事外终遭弃 追缅故人且感怀(5)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4-06-26 00:06 被阅读0次

大礼仪之争尘埃落定,大臣相继罢去、乞归、贬谪,御史王木(字子升,号晴溪)举荐杨一清、王阳明为首辅大臣,御史潘壮(字直卿)则推举杨一清、王阳明和萧鸣凤。明世宗都不予理睬。

杨一清辑成《同门科举题名录》,请王阳明作序,王阳明于十二月十五以《书同门科举题名录后》作复,文中将杨一清比作文中子,而政事之功、门徒之显,则在文中子之上,期待杨一清复出为相。

杨一清回信说,此书跋文已经很多,都是弟子们写的,自己请王阳明作序,阳明却谦逊地以跋相复。所奉文字,非大家不能有此手笔,故擅作主张,仍将王阳明的文章改了题目,作为序文。

年末,明世宗要求内阁选派陕西三边提督军务大臣一名,吏部推荐了杨一清、王阳明和彭泽。费宏从中作梗,最后明世宗决定由杨一清出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提督陕西三边军务。兵部于是派千户陈玺持公文通知杨一清。

杨一清给内阁回信称,得到任命,惊惧不已,自己当年因目疾、痰疾、足疾困扰,连上十数奏疏,才得以休致。如今已经七十二岁,全身都是病,实难胜任。

杨一清同时写信给王阳明,通报情况,并提醒说“此任未免属之公矣”。

费宏此举,既阻止了杨一清入阁,又阻止了王阳明入朝。

王阳明其实早就没有了功业名利之心,但费宏等人却一再排挤他,几乎与惠施对待庄子的态度一样,深怕被人来抢自己的腐鼠。

不过,即使没有费宏等人从中作梗,明世宗也不会启用王阳明。

明世宗独宗朱子,实施学禁,而王阳明依然聚众讲学,出版刊物,在锦衣卫无缝不入的当时,明世宗不可能不知道,但刚刚给王阳明高官厚爵,继位不久的明世宗不好马上翻脸。

明世宗被大礼议之争搞得焦头烂额,朝中却没有一个有崇高名望的人站出来支持他,最后只能棋走险招,依靠一些无名小卒来翻盘。王阳明内心与他立场一致,却始终保持沉默,不出来为他说一句话,况且反对他的人中,很多都是王阳明的弟子和拥趸者。在明世宗眼里,王阳明绝对不可能是自己的人。

王阳明门生遍布朝野,一旦王阳明主持朝政,会不会是第二个杨廷和,明世宗必然会作如此想。

相关文章

  • 官场险恶逞私欲 柱臣沦落股掌间(5)

    【王阳明传略】136 嘉靖六年(1527年) 5、负病启程 一路多情 九月初九,王阳明渡过钱塘江,驻节杭城,会见了...

  • 客卿(A)

    总把年华当萱亲, 时间拿我为客卿; 努力讨好终遭弃, 原汁浆酒都郁闷。

  • 官场险恶逞私欲 柱臣沦落股掌间(6)

    【王阳明传略】137 嘉靖六年(1527年) 6、深谋远虑,力主招安 明世宗虽然命姚镆致仕,但王阳明未抵梧州,故姚...

  • 官场险恶逞私欲 柱臣沦落股掌间(7)

    【王阳明传略】138 嘉靖六年(1527年) 7、解散官军 决意抚平 黄绾、方献夫、霍韬都举荐王阳明入阁,杨一清和...

  • 六经四子非根本 知行合一惟自修

    【王阳明传略】140 嘉靖六年(1527年) 王阳明日常教学繁忙,近年又家事纷扰,更兼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已较少文字...

  • 边陲阳明谋永安 庙堂君臣何寡恩(3)

    【王阳明传略】152 嘉靖七年(1528年) 王阳明广西之功万众瞩目,如青天白日。但朝中仍有不少非议,先是明世宗贬...

  • 风起

    春寒料峭, 风飒飒。 笑语盈耳, 忆故人。 两行清泪 迷人眼。 感怀伤景, 终作罢。 疾步快行, 躲熟人~~

  • 诚意力行第一义 一路切磋会友忙

    【王阳明传略】141 嘉靖六年(1527年) 毛宪于去年十二月曾来信问学,王阳明已有回信,今年二月他又来信,盛赞《...

  • 瞒天过海剿八寨 百年祸患一朝除(2)

    【王阳明传略】149 嘉靖七年(1528年) 五月二十二,朝廷任命林富为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抚湖广郧阳。王阳明作《...

  • 2017-11-12

    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 往事随风而逝, 回首过往, 温暖且悲伤, 故人已为故人, 旧事依旧怀念, 历史终为历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略027】置身事外终遭弃 追缅故人且感怀(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ck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