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事件就更多了。近两月频发的滴滴乘客受害事件,除了讨论企业的逐利行为与道德边界以外,值得探讨的还有新闻报道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催化甚至“指导”了一些不轨或不法行为。 至今记得大学时学院教授一场演讲提到的一个命题:“大学何以基业长青?”讲到中国有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但是现代大学的诞生与延续却不过百年,同那些世界知名大学动辄百年千年的历史相比,实在可叹可惜。结合同样是最近爆出的一些学术领域的metoo事件,能看到我们的大学里面不像象牙塔一样纯白庄严。逐利的属性太明显了!如果说企业逐利无可厚非,大学逐利又是可叹了!可叹其实很无奈,意味着只能在道德上指摘,很难从法律上约束。 尽管企业的逐利是天性,我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企业想要基业长青,还是需要“有德”。这里是拟人化了。短期而言,受资本的逐利属性、社会环境、政策等因素影响,资金会流向一个个风口,营造泡沫,制造狂欢。但立足于大历史,没有道德底线的企业很难基业长青。 有人评价,中国的企业在服务低级的趣味、低俗的欲望,诚然这与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关。很羡慕特斯拉送火箭上天的时候还附送了一辆红色跑车,很羡慕漫威影业营造出的漫威宇宙,更感动于一个科技企业的情怀。《使女的故事》里标志性的白色帽子红色斗篷从影片里来到现实,成为一个地方女性进行抗争的标志时,我在想,影视作品、或者引申开来,大众媒体应该在人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先行者的幻想、思考与警醒,还是迎合者的无趣描述、有目的谄媚?哪怕是总结历史的教训呢? 说回滴滴,尽管滴滴已经暂时性或长久性地停止了其顺风车业务,但很多人已经决定卸载滴滴,这把怒火终于也随着更多快车、专车类似案件的爆出烧的更猛烈。这件事让我想到的却是zara,zara日常陷入涉嫌抄袭风波,通常这类快时尚品牌会采取庭审前花巨额摆平抄袭申诉,最近终于在一起抄袭诉讼里败诉。此次败诉至少从法律层面断定了zara抄袭是真这件事情。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可以因为安全性的考虑永久性卸载滴滴,却很难在明知zara抄袭的情况下不再买zara。以一时的情绪上涌抵制一个做的不好的企业,诚然可以督促企业内部的整治改进,难以看到的是,还有那么多企业在偷偷做着不好的事情,却因为利益的错综复杂,影响的不够深远,被忽视甚至被放任。而忽视放任这些的,实际也是我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