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听书、听经的一些历史经验和体悟

关于听书、听经的一些历史经验和体悟

作者: 养正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3-11-18 15:29 被阅读0次
    听书.jpg

    靠听书、听经来学习这种方法,并非现在才有,古已有之。只是古代没有听书APP、也没有什么播经机、国学机这些高科技产品。他们大多是一个读,另一个人在听。或者如家塾,各读各的,自己耳朵也无意间听到了,时间长了便跟着学会了。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姑且找出来供大家参考。

    故事一:
    晋代王嘉的《拾遗记》中有一个故事说:
    贾逵年六岁,其姊闻邻家读书,日日抱逵就篱听之。逵年十岁,乃暗诵六经。父曰:"吾未尝教尔,安得《三坟》《五典》诵之乎?"对曰:"姊尝抱於篱边,听邻家读书,因记得而诵之。"

    贾逵六岁时,他的姐姐听到邻居家每日读书,就常常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听。到了贾逵十岁时,竟然六经都记得了。他父亲很纳闷:“我没有教过你读经,这些经典你怎么都能背诵呢?贾逵如实相告:“姐姐经常抱着我听邻居读书,所以记得并且会背诵了。

    贾逵可能有些人不熟悉,他是东汉著名经学家、天文学家。《说文解字》作者许慎的老师正是贾逵,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尊称贾逵为贾侍中。

    《拾遗记》中这则故事的真实性不得而知,但听经这种方法,显然在东汉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大概属于无意间的一种行为。

    故事二:
    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一员大将 叫杨大眼,此人是一位常胜将军,很有威望。《北史》卷三 十七中记载了有关他读书的事迹:"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而坐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也。”

    杨大眼虽识不了多少字,靠坐在那里听别人 读书,居然也收获不小,不仅记住了许多知识,还能口授布告文字。可见杨大眼的读书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这种读书方法,主要是依靠耳朵听别人读书,故被人称之为“耳读”法。已故著名学者邓拓非常推崇杨大眼的耳读法。

    剧作家陈杰在他的商战电视剧《大染坊》中塑造的陈寿亭就是个耳读高手。陈寿亭是乞丐出身,据他自己说他只认识钞票上的字和自己的名字,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天天让人给自己读报纸。他的合伙人卢家驹十分敬佩他,说他:“虽然不识字,却并不是没有文化。”陈寿亭的文化就是靠“耳读”学来的。

    故事三:
    耳读的方法对于老年不能看书的人,同样也很适用。宋代楼璹的《醉翁窈事》一书记载了另一个故事:“孙莘老喜读书,晚年病目,乃择卒伍中识字稍解事者二人,授以句读,每暝目危坐室中,命二人更读于旁。”

    故事四:
    王阳明小的时候叫王云,到了五岁还不会开口说话,这可把家人急坏了。

    有一天,家人带着五岁的王云到门口去玩耍。有一个道人,一瘸一瘸的走过来,走到王云前面,端详了一阵,摸摸孩子的头,说了一句:“是个好孩子,可惜道破了!”家人一听,觉得奇怪,话中有话!想要问,这个道人就自顾自走了。家人就回话给王云的祖父,这位祖父心里一动:啊!果然是泄露了天机。所以就把名字改了,改成“王守仁”,结果这个孩子就马上开口了。

    不仅开口讲话了,他还会背书,四书竟然都能背出来。祖父问他:“你怎么会背这些书呢?”王阳明说:我听您常常念啊,所以不知不觉就会背了。

    如果以上故事,离我们久远,我们不确定真实性,但下面这则可是真实案例。

    故事五:朱光潜用耳朵听熟了《诗经》

    朱光潜自述:“我在十五岁左右才进小学,以前所受的都是私塾教育。从六岁起读书, 一直到进小学,我没有从过师,我的唯一的老师就是我的父亲。我的祖父做得很好的八股文,父亲处在八股文和经义策论交替的时代。他们读什么书,也就希望我读什么书。应付科举的一套家当委实可怜,除四书、五经、纲鉴、《唐宋八大家文选》、《古唐诗选》之外就几乎全是闱墨制义。五经之中,我幼时全读的是《书经》、《左传》。《诗经》我没有正式地读,家塾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我因此想到韵文入人之深,同时读书用目有时不如用耳”。
    ——选自朱光潜著《艺文杂谈》

    古代家塾往往是混读,各读各的,以我们现在想法,觉得嘈杂,会不会容易让人注意力不集中?其实不然,在这种环境下,反而锻炼了个人的定力和专注力。即便心飘了,耳朵周遭还是同学们琅琅读书声,不断的灌进来,很快的又把孩子的心给拉回来了。

    佛家印光大师曾开示,“娑婆众生,耳根最利”,诵读经书,眼睛容易疲劳,且意根会懈怠,变得心猿意马。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明白。即便是默念,心中一动念,已经有音声相,听自己心中的声音,仍然清楚明朗。如果能听得清楚,则心不向外攀缘。念从心起,声从口出,皆须字字句句,分明了了。又须摄耳谛听,字字句句,纳于心中。耳根一摄,诸根无由外驰,庶可速至一心不乱。

    所以耳读法、听书法、听经法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当下快捷奏时代,人们没有太多时间读书的话,更应该利用这一方法。

    以上是前人在听书方面的一些案例,最近10月份我开始坚持听书,也有一点自己的个人体会,想和大家分享下。

    一、听书时,音量不可过大,不宜长时间听
    音量过大,长时间听则易引起内心烦躁。以手机为例,在相对安静环境下,音量调整至中间水平即可。以在相应距离能听清楚为基本原则。如果高于这个音量过多,则音量就有点过了。长时间听,也容易导致听力下降。

    另外,不宜长时间听,每个人的摄受力不同,以我个人来说,通常连续听一个小时就要暂停一会了。我们每个人的器官都会有一个相对临界点,个体会有差异。但谁也无法做到让身体的某个器官或者某一部分像永动机一样,不停工作,不让他休息,这或许会对自己身体造成戕害。就像专业运动员,退役后往往可能会有后遗症,因为大量的训练和比赛多半会超越他们自身器官的负荷和极限,所谓物极必反。

    二、关于幼儿和儿童听经

    顺便说下,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生后非常重视早教,不断给儿童听经。不要以为孩子吸收能力强,不会说话,就给Ta不间断听,这一定会有问题的。如果不信,你可以自己体会下24小时不停地听,是什么感觉。或者你找个大一些孩子听,你看他能否一直坐得住,耐得性子听,那是不太可能的。

    一阴一阳谓之道,不管人还是动物都需要动静结合,阴阳交替,否则物极必反。我们需要了解宇宙和人体的基本规律,不能想当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自己试验,自己和孩子之间有差异吗?当然会有差异,但差异也不会天壤地别。因为我们都是人啊,人体构造和人性这些基本的东西,他能差多少呢?

    关于早教,我的建议是,如果家长有时间,最好亲自读给孩子听。
    理由一,当你读给孩子听时,你一定是有感情的读,带着爱去读的。
    理由二,父母在读给孩子听时,多半会时不时看一眼孩子,会有一个眼神的交流或者言语对话的交流。机器不会有的。
    理由三,你说话的频率、声音大小、亲切感比较容易引起孩子共鸣,因为你们有相似的基因,相近的频率,共同居住的环境。
    理由四,孩子未来对你的孝敬,对你的感情有多深,在于你对孩子的付出、示范和影响,以及美好的回忆。言语是一项重要的回忆元素,当你把这项任务交给国学机、听书机时,孩子记忆中最深的可能是伴随他的这些机器和系统,以及国学机里孩子不认识人的声音。而不是父母的读书声音。

    如果一位家长能够陪伴孩子,给孩子读3-5年,让孩子听,那么孩子一生中记忆最深刻,感觉最温馨的可能就是这3-5年。所以,做家长的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本有的权力和爱的传递。

    三、关于带耳机听

    如果带耳机听,时间更要缩短,带耳机听,时间长了对听力造成的损伤会更大,尤其听摇滚乐。老一辈中,凡是打铁的工匠,到年老时,大多都要比其他人耳聋的早,因为他们整天耳朵里都是叮叮咣咣,耳朵哪能经常这样受折磨。

    有时声音小,你可能听的更仔细,假设,你走过两个人身边,他们在说悄悄话,一旦你听到了,那么你一定会记得很牢。反倒是,他们若正常说话,你走过去,可能你都没注意他们说什么。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音量大,才能听的清,记得牢。

    四、什么情况下不适合听书

    吃饭时不适合听书。此时听书会分散注意力,影响消化系统,属于丢了西瓜捡芝麻。

    健身时不适合听书。健身需要形、力、气、意、神并用,意念和神不在健身上,健身效果会打折扣,包括跑步。至于像练八段锦、练太极时还在听书,很容易干扰到调息和气的运行。我以前健身时爱听书,后来健身不听书了,因为健身本身比听书更重要啊。

    开车时不适合听书。因为听到精彩的地方你会过度专注听书,注意力反而可能偏离开车这件事。或者有悬疑的地方你会开动大脑思考。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故的发生往往在瞬间一两秒之间。因为听书而置生命不顾,同样是件不划算的事。

    带娃时不适合听书,有人在户外带着娃,或者在孩子旁边辅导作业也带着耳机听书。这些都是不好的,两种情况都容易忽略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你心不在焉。

    和家人聚会谈话时,和恋人在一起交流时,不适合听书。有时你带着耳机听,他们说的话你都没听到,会让他们很恼火,并觉得你不重视他们。

    哪些场景比较适合听书呢?
    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时,比如坐公交车、地铁、飞机。因为不是你开,你不必对安全负责,而此时又不是来回走动,也不能干其他事,所以此时最适合听书或看书。

    在做家务劳动时,比如洗衣服、拖地、打扫卫生。或者洗澡时,在人行道走路时等,这些不会因为你听书而产生危险或者让你的当下行为停滞,也不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非常适合听书。

    五、听完一本书并不代表就掌握了这本书
    我之前非常羡慕读书多、听书多的人。看他们一年能读或者听一两百本书,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但当我学习了一些读书方法,听了几本书后,发现只听一遍是根本掌握不了书中全部精髓的,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很快会遗忘。看到朱光潜说的一句话更让我醍醐灌顶。

    他说:“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虽如此,撇开道德不谈,多读书自然比不读书要好。虽然听一遍并不能完全掌握一本书,但在听的时候,有些重要观点还是会打开自我认知的局限,让自己脑洞打开,甚至颠覆自己以往的认知。同时大概知道这本书在说什么。实际上这为后续精读以及究竟要选择哪本书精读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由此,日日不断听书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听书、听经的一些历史经验和体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fp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