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星期六,距上个周六入院已过去了整整一个星期。心梗术后,吃药,主要是静养。
热了一周,今天下大雨了。中午,老伴从家里送午饭到医院,说,外面凉快些了。是啊,昨天已经立秋了。
这些天送饭陪护都是内弟一家。今天他们家要吃客饭,老伴就回家做饭了。内弟白天要工作,天天晚上来陪护,内弟媳在家做饭,由内侄周正良天天开车送来医院。这几天,生病的是我,忙碌的却是内弟一家,真真的过意不去。
心梗的事只告诉了内弟一家,并严嘱他们不要告诉任何人。不敢告诉女儿,女儿远在北京工作,这几天正出差杭州。但从蛛丝马迹中,她还是猜中了一二,被逼无奈,昨天老伴告诉了她实情,她心忧如焚,好在明天就出院了,发检查结果她看,视频,一直聊到午夜,她才打消了疑虑。女儿说,过两个月天气凉爽了,让我们去北京医院复查。我知道,孝顺的女儿担心我。
不敢让老父亲知道。父亲80多岁了,我怕我的“心梗”二字吓着他。风烛残年的老人,那是我心中最柔软最温暖的所在,我不敢触碰。
也不敢告诉亲友,怕他们担心。这些天朋友们的电话微信联络,我一概故作轻松,哈哈笑着遮掩搪塞过去。
最苦的是老伴。这些天的日日夜夜,她几乎须臾不离我的病床,喂饭擦身、端屎接尿、侍候汤药,衣不解带、强颜欢笑。深陷的眼眶秋水不再,闪烁的光,分明是永难割舍的亲情。她说,这辈子,我连我的父母,都没这样服侍过。心情不好的我,还动辄甩脸。几天下来,我目所可及看到她已经瘦了一圈。是啊,这是我此生最亲的人,生活中总在磕磕碰碰,但不离不弃的还是糟糠之妻。“此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的这句经典,就是少年夫妻老来伴相濡以沫执手相扶的真切写照。
住院的这些天,在心脏内科,病床旁环绕不肯离开的,都是老伴。而那些颤颤巍巍白发皓首的陪护老伴尤其令人动容。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环绕病床前最多的,当然还是儿女。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是中国孝文化的深厚根基。
邻床的王先生,一个慈眉善目的近70岁的老头,老家均川。他二儿一女,都在外地打工。在深圳的小女儿请了几天假回随州探视;老伴想来陪护,但家里猪鸡田地却无人照看;我们同在一个病房住了几天了,他的两个儿一个也没有来,王先生也没钱请护工,从他的眼里,我看到的是无尽的落寞。
在抢救室同住过两天的梁先生过来串门,他的老母亲现在还住在抢救室,他有兄弟几个,他是老幺,兄弟们都在外地工作,安家了。只有他,从襄阳的修车厂赶回随州陪护母亲。
今天转进我们病房的叶先生,80岁了,老家万河。他的3女2子,这些天轮流来照顾老父亲。看到络绎不绝车水般环绕在床头儿女们,唧唧喳喳,热热闹闹,好生羡慕。这就是亲情,人生中最弥足珍贵的亲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