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说一说,如何启发小朋友对数学产生兴趣。即使是不喜爱数学的家长,其实也能培养出热爱数学的孩子。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对数学是喜欢、厌恶还是恐惧,大多是在幼儿阶段形成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也提出,2-6岁是儿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数学敏感期”。
这段时间里小孩子会对数量关系、排列顺序、图形空间等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最直观的就是孩子看见一桌子的东西,就会去数:“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
这标志着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来了。
蒙特梭利认为:
1岁10个月左右是儿童掌握初级数字概念的关键期;
2岁半是儿童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3岁半是简单运算的开始时期;
5-6岁是儿童掌握数学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如果家长能够引导到位,孩子会更容易喜欢上数学的抽象思维,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怎样去抓住宝贵的数学敏感期?用什么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数学潜能?
不同时期的教育方式
18-22个月,可以掌握初级的数量概念。推荐教娃唱《数字歌》,将数字大声唱出来。多数孩子可以学会口头数数。
2-3岁,有初级计数概念,可以指着物品将数量数出。可以区分物品明显的特征,例如形状、颜色、名称,也有分类的概念,经由大人示范,可将同类型的东西放在一起。
4岁,具有明确的计数能力,能指物数数,并说出总量,有明显的分类能力。大人可以用说的方式,让孩子按照颜色、形状或性质分类;有较明显的度量衡概念,例如能区分高矮、胖瘦、长短、轻重。
5岁,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能看钟表,辨认时间;认识货币,了解币值与用途。能在大人协助下计算用钱买东西,也能进行简单的测量。
如何区分算数与数学?
在发现孩子拥有了运算能力之后,许多家长们便沉迷于让孩子算数不能自拔。建议先区分清两个概念,即算术和数学。
不少朋友可能受到错误引导,认为数学能力就是计算能力和快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其实“算术”跟“数学”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直接一点来说,算术,是一门磨练“正确并快速”解答确定答案的科目,而数学则是一门培养你解决未知问题能力的科目。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做客央视节目《开讲啦》时,被现场听众一道复杂的计算问题给问倒了,丘教授就直言不讳说,他确实不擅长计算。
事实上,大部分数学家们的一生,都在不断猜想和证明的过程中度过。想出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数学能力。
因此,家长不需要为孩子算术快慢而发愁,锻炼思维方式远比获取知识更重要。
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带他们体会数学的乐趣。所谓数学的趣味,其实就是游戏的趣味,自己动脑动笔、解开谜团、完成任务。
游戏场景是培养孩子对数学感兴趣最合适的方法,因为游戏能对小朋友的规则意识、执行能力和策略意识进行综合锻炼。
不执迷于教计算,尝试带孩子一起思考有趣的数学小游戏,以博弈论中著名的囚徒窘境为例:
故事讲的是小猴子和小熊哥俩偷吃果子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不能互相沟通情况。
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关禁闭一天;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关禁闭十天;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走,抵赖的关禁闭一个月。
于是,小猴子和小熊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
可以问一问孩子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他认为最终会是怎样的结果?
这时,孩子或许会感到无从下手,因为要同时猜测两人的做法是很难的。此时的思路是将自己带入到其中之一,请思考:假设我是小熊我会怎么做?
如果我是小熊,本熊认为可能发生的情况只有两种:
第一种情况,假如小猴子抵赖,那么我坦白的话放回家,抵赖的话要关禁闭一天,坦白比抵赖的结果要好。
第二种情况,小猴子坦白,那么我坦白的话关十天,抵赖的话却要关一个月,坦白还是比抵赖好。
所以,虽然我不知道同伙会选择什么,我的最优选择总是坦白。这个情况对于小猴子也是一样。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都关了十天禁闭。是不是很有趣呢?
比起四则运算,这些游戏中的思维才是真正锻炼了数学能力。无论数字、图形、函数、方程、向量、数列等等,都只是用来培养逻辑思考的工具而已。
数学也是需要反复的练习和运用,脚踏实地把解题路径走一走,才能把二鸟在林变成一鸟在手。
今天讲了这么多孩子学习数学的时机和方法,希望家长们都能了解到:
知识点虽然会被时间吃掉一些,但数学学习留在我们大脑里的思维逻辑,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于孩子将来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各方面都是受益匪浅的。
闲暇时间,家长别忘了陪孩子做一做数学游戏,或者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种灵活的、直观的、倾心投入的方式,会是培养孩子数感最佳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