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秀的人是你——我不敢苟同

作者: 火火烽 | 来源:发表于2017-11-11 09:24 被阅读0次
    美吗?美,不美

    01

    在虔州的时候,陈九川和于中、邹守益一块陪伴着老师王阳明。王阳明说:'各人的胸中自有一个圣人,只因为信心不足,自己把圣人给埋没了。'

    王阳明接着对于中说:'你的胸中原本是圣人。'

    于中连忙站起来说:'不敢当,不敢当。'

    王阳明说:'这是你自己所有的,为何要推辞?''

    于中还说:'不敢当,实在不敢当。'

    王阳明说:'每个人都有,更何况你呢?你为什么却要谦让?谦让也要不得。'

    于中于是笑着接受了。

    02

    王阳明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知了这样一个秘密,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圣人般完美的自我,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一个奇迹,只是由于我们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真正自我'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

    王阳明认为的“为内心都有一个圣人般的存在”,普通佛家说的“人本佛性具足”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但是我并不认同于此!近乎于孟子的“性本善”与荀子的“性本恶”。

    荀子对“性”讲的明白,是这样定义的:“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

    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正因为如此,所以性不是人们现在理解意义上的“恶”,不是不好的意思,因为“好、不好”,是已经添加了人为的社会标准上去的一个定义。正如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真正的含义是一种视万物等同。

    所谓恶不是不好,代表的是自然界的一种倾向性的描述,而非含有论断、评价之意。

    03

    也因如此,王阳明说的“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圣人般的存在”就已经对人添加了一个社会化的评价存在。

    这样的说法,更容易被人接受,但这个“圣人般存在”恰恰是用人类价值观给予了一种“美化”,人们听到、看到都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微微的满足感,对激励自己有利,但与实不真!

    我们每个人如“人”或者“刍狗”的存在,并不是我们蒙蔽了“真正的自我”。真正的自我不是好或者坏,不是刍狗也不是圣人,不是佛性自足也不是原本万恶,真正的自我是人!

    你反观历史圣人,成为圣人的认为自己“完美自我本自在”,或者“佛性自足”——这种对自我的定义,让自己可以冲破蒙蔽的后天的我,让自己去呈现出“心中定义的、美好的自我”,实际上是在自我定义与实现。

    对于荀子一类的,则是另一个角度“人性恶”,是突围现实的自我让自己人性美好得以张扬。

    我坚定的看法是,人性为性,向善向恶自己选择。

    04

    蒙蔽的自我,是不需选择的默认选项,自小尘世间由萌到意识是一个逐渐蒙蔽的过程,到自知之明才是醒悟的过程。

    佛性自足,是让自己朝向的目标,让自己走向一个目标——所谓原本的“佛性自足”。

    于功利为人生重要,所以人们会趋之若鹜的奔走急追,将之作为人生奋斗之要义!

    视自己为懦弱、卑微、无能、普通之人,也使得自己定会走向这个方向。

    你会发现,人们是自定义的实现,当自己实现了自己之后,再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复,你看:我说的没错吧!

    人最伟大之处在于:总是对的!

    心里想什么,怎么深刻的认为,然后就会做出一个样子来自我实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优秀的人是你——我不敢苟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rw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