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随笔散文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

作者: 蚁民 | 来源:发表于2024-04-27 22:12 被阅读0次

要不是读书群推荐,我大概率不会主动阅读《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这本书。光看书名就觉得“高不可攀”,这个世界上能同时拥有富有、睿智、快乐的人少之又少——富有的人不一定睿智,有可能是运气好;睿智的人不一定富有,有可能视金钱如粪土;快乐的人也不一定富有,有可能只是穷开心。

再看作者是威廉·格林,不会是写给成年人的童话吧,毕竟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想要。后来又发现自己弄错了,作者不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童话作家,而是采访过很多投资界传奇人物的财经记者。他的书相当于采访笔记,是地道的非虚构作品,不讲童话,只讲实话。

孤陋寡闻的我,不仅混淆了书的作者,而且连书中提到的投资界名人,也没有几个是耳熟能详的。除了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彼得·林奇和约翰·博格是久仰大名外,其他人的名字我都是第一次知道。

比如莫尼什·帕伯莱,就是一个成功效仿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人。他出生在印度不太显赫的家庭,原本对投资、华尔街、高级金融一无所知,一直到美国读大学,才知道了股票市场。并且在三十岁那年,他从彼得·林奇的书上第一次读到了有关巴菲特的信息。那本书还是他为了打发时间在机场候机时买的。

从此他开始痴迷于巴菲特、芒格的选股之道和复利的游戏之道,不仅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而且有意识、系统地挖掘他们的思想,既效仿他们在投资、选股过程中的制胜方法,又重视他们在管理企业和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在向榜样学习和模仿方面,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虔诚,并且不打折扣、全面彻底地践行。他自认为没有任何原创思想,只是擅长借鉴别人明智的想法而已。最终,这个连日记本留空白页都要模仿巴菲特的忠实信徒,在智慧和运气的双重作用下,成为了杰出的投资家和慈善家。

又比如马利·埃维拉德,则是一个深受格雷厄姆的哲学思想影响的人。他具有顽强坚韧的性格,长期坚持低风险高回报,严格关注估值,确保资金安全。他强调安全边际的知识架构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当其他人一窝蜂地追涨杀跌时,他能控制好情绪,经受住诱惑,决不随波逐流。

当科技股疯狂飙涨的那段时期,为了拒绝“坐过山车式”的投资,他不得不忍受连续三年的投资业绩落后于市场的巨大压力,一度让自己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董事会反对他,股东们埋怨他,连他的妻子都认为他老了。但他仍然苦苦坚守,不仅拒绝改变思维逻辑和操作策略,而且拒绝退休。

他的小心谨慎在旁人看来,是行事不负责任和自毁前程的表现。最后,70%的股东弃他而去,直接导致他管理的资产从60多亿美元缩减为20亿美元。他的东家兴业银行更是落井下石,把他管理的基金卖给了一家小型投资银行,算是变相解雇了他。

但人算不如天算,他才离开兴业银行两个月,市场先生就变脸了——科技股泡沫破裂,而他管理的低价股票投资组合表现出色,连续好几年远远跑赢纳斯达克指数。

他也从别人眼里的傻瓜、顽石一跃而成为受人尊敬的投资界圣人,还因为卓越的长期业绩、对股东最大利益的维护以及敢于偏离共识的勇气,被公司颁发了首届终身成就奖。他管理的资产最终增加到1000亿美元左右,真不知道当初“贱卖”他的前老板会作何感想?

再比如尼克·斯利普和他的朋友凯伊斯·“扎克”·扎卡里亚,他们也经历了类似巴菲特一样的投资理念的转变过程,从投资廉价股转向投资长保质期的公司,立足于创造卓越的长期回报。

并且斯利普在进入投资行业以前,是受挫的景观设计师。他从《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中得到启发,“你要面对的真正的机器是你自己”,即使最平凡的工作也能磨炼人,能反映出人内在的特质。无论修椅子、缝衣服,还是磨菜刀,你都可以做得“很漂亮”,或是“很丑陋”。这本书在引起他强烈共鸣的同时,也影响了他以后的投资风格。他认为只有真的想高质量地完成每件事,自己的内心才能感到满足与平静。

而扎卡里亚在进入投资行业以前,是不得志的气象学家。他当初为了谋生,被迫接受过华尔街式的速成训练。作为德意志银行的股票经纪人,他被要求将垃圾股卖给对价格一无所知或梦想着在狂潮消退之前快速致富的投资者。但他感觉很不踏实,主动拒绝了这种十足的赌场做法。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他没有卖出任何股票,不得不在非常焦虑的状态下逃离了德意志银行。

当他俩合伙创建了投资基金以后,打算摒弃投资行业内那些“罪恶和愚蠢”的做法,并把基金视为一个实验室,测试如何高质量地投资、思考和行为。他们对基金营销的兴趣微乎其微,对自吹自擂更是毫无兴趣。他们以自律和耐心去抵制即时满足的诱惑,既不关心华尔街,也不在乎潮流和时尚。

相比之下,他们只在乎是否公平地对待了客户,是否认真地工作,以及是否理智地做了慈善。他们永远不能接受自己的利益胜过客户的利益,平时只向客户收取能够弥补成本的费用。一旦基金业绩不佳,他们不仅不收取任何费用,甚至退还之前收取的部分费用。

在他们眼里,钱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做好工作,做高质量的工作,以及做正确的事情。他们经常阅读、思考和深入讨论学到的知识,不断寻找有价值的投资标的。并且他们敢于冒险,在世界上最不受欢迎的角落也能发现“宝藏”。

他们特立独行、不走寻常路的理念和做法,反映在投资业绩上居然出奇的好。他俩共同管理的基金,在不到13年的时间就获得了921%的惊人利润。他们的人生经历让我相信做好人不一定就吃亏,好人还是有好报的。

其实这本书提到的顶级投资家都非常有个性和头脑,他们喜欢阅读和学习,各有各的投资心法。尽管人生经历迥然不同,但他们都成功拥有了富有、睿智和快乐。

并且他们都不是金钱的奴隶,真正在意的东西也都在“财富之外”,比如对信仰的坚持,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和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等等。他们不断在得与失之间寻找人生的真谛,在市场和生活中实现双赢。

也许看完这本书,我仍然无法记住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人生经历足以说明富有、睿智和快乐是可以同时拥有的。而且富有在他们眼里是一个广义词,并不专指物质层面的财富。

在书的结尾,作者专门引用了查理·芒格的名言来强调金钱不是富足生活的根本要素,“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唯一的成功就是通过买股票发财,那么这是一种失败的生活”,同时提醒我们“生活不仅仅是精明地积累财富”。

但愿我们能真正理解财富的丰富内涵,每天都离富有、睿智和快乐更近一点。

相关文章

  • 读书分享《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

    真希望自己在十年前就读过这本书!应该可以少缴好多智商税… 今天推荐:威廉·格林的《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 这本...

  •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读书笔记

    “正如马可·奥勒留所看到的,“在所有的斗争中,最伟大的是不被发生的任何事情所压倒的斗争”,但如何才能不被压倒呢? ...

  • 我们都欠韩雪一个热搜头条,她却还我们一个完美女神~

    “我们也许不如昨日般年轻,漂亮,但我们可以更优雅、更从容、更睿智、更富有魅力。女人要终身学习,以应对生命的燃烧,让...

  • 好为人师

    大多数人的快乐,并不是因为自己富有、聪明、漂亮而快乐,而是因为自己比身边的人更富有、更聪明、更漂亮,所以才感到快乐...

  • 读书会第三期复盘

    周末共读《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第五章和第六章,由花木兰、虞一栋领读,Andy主持。 (1)复杂的最高境界是简单...

  • 2017年目标:让变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看着朋友圈中的新年展望,有的人想要更漂亮,有的想要更睿智,有的想要更富有等等。总结一句话,就是想要自己更优...

  • 100天日更的第八十五天

    绝大多数人的快乐,并不是因为自己富有、聪明、漂亮而快乐。 而是因为自己比身边的人更富有、更聪明、更漂亮,所以才感到...

  • 回首

    回首五年或十年 现在 如今的你 或更沉稳 或更富有 或更睿智 或坎坷前行 但已将苦难当作历练 或历经磨难 但已将沧...

  • 层次低的人,都有这三大特征!(非常经典)

    1:好为人师 绝大多数人的快乐,并不是因为自己富有、聪明、漂亮而快乐。而是因为自己比身边的人更富有、更聪明、更漂亮...

  • 一个人强大的程度,就看它战胜人性的程度

    绝大多数人的快乐,并不是因为自己富有、聪明、漂亮而快乐。而是因为自己比身边的人更富有、更聪明、更漂亮,所以才感到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xz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