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老家,闲来无事,在村里溜达。路上,年轻人寥寥,偶尔遇见,要么是回来办事的,要么就是已经回来多年的,几乎全是陌生面孔。
在外面的和常年在家的,一对比,面容上看,几乎就是两代人。常年在家的,无论是看肤色还是皱纹,仿佛更加努力,房子比周边造的都高,而常年在外的,仿佛小白脸,房子多数就是两间平房,甚至是两间小瓦房……
村子搬迁后,之前住在一起的左邻右舍,因买宅基地时,眼光和先后顺序的不同,没有再续前缘……
因此,就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些人之前与左右邻居关系不好,甚至是撕过B的,都在搬迁时选择了与自己关系不错,但不住在一起的人。仿佛一对异地恋的情侣,终于能在一起了。
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如同一家人的两家人,多数都在日后开撕了,骂出的话格外的准确,直抵对方的痛处。因为,好的时候,都把秘密告诉了对方。
路上,遇到表叔家的女儿,秋秋,站在路边聊了一会。
我以为她放假,回来过年。实际上是辞职回来的,把之前的老板一顿骂,又是没有人情味,又是小人,云云……
她高一读完,也不知为什么,怎么都不愿再去学校,非要出去打工。我劝她,高中是必须要读完的,以后,想自学考个大学,考个证之类,也比较容易些。
她不,仿佛中了邪,怎么说都听不进去。表叔无法,托人,送去了远亲在邻市开的超市。
她去了,干些打扫打扫卫生,摆摆货之类的工作。因为是亲戚,也没好意思谈工资。去之前,远方给了一个附加的福利,空闲时,可以跟着男主人电脑……
为什么不干了呢?秋秋骂骂咧咧地告诉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十二点才睡觉。而,他们一家,每天九点多就回去了,早上睡到八点多才起床。自己除了干超市里的活,还得帮他们一家人洗衣做饭,去了大半年,只给了五百块钱工资,学电脑的事,都没提过。
而初中同学呢,在厂里,一个月怎么说也能干两三千块钱。
我告诉她,无论在超市还是去厂里,本质没有区别,你家又不在意你是每个月花两千还是赚两千,你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啥也不懂,应该趁现在还没结婚,赶紧读点书,学点东西。
她一脸鄙夷,说,大学生如今一抓一大把,很多都在工厂上班,甚至还有找不到工作的,还不如我呢。
临近中午,陆陆续续有人从地里回来。我怕见人,没再说话,转身回家了。
其实,抱怨老板不好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总以为老板会不看功劳看苦劳。而实际上呢,苦劳最不值钱,也最容易被替换。
你真以为,你是他家亲戚,他就事事照顾你,容忍你。当你,不能为他带去价值,他给你一百块都嫌多。
我们总抱怨,他用我,使唤我,连一百块都不给我。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