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民的名义》,一本叫《万历十五年》的书应该火了。我本来也想弄这个书看看,后来一想感觉没有必要,《明史》我都念好多遍了我还看那个干什么?一提到晚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皇上怠政,皇权旁落。很多人会不自觉地骂朱厚熜和朱翊钧,很多人一直认为就是他们祖孙两个荒废朝政才最后导致王朝灭亡,其实也不对。在明朝无论是有没有皇上,国家机器都会按照既定程序正常运作。外面内阁,里面司礼监,外面三法司,里面东厂锦衣卫,各派政治势力的平衡完全可以依靠制度来维持。再说了,谁说不上朝的皇上就肯定不管事?嘉靖虽有严嵩一党专擅朝政20年,但是国家每年财政收支掌握在嘉靖本人手中,皇权事实上也不可能旁落。每一个作为皇上的人肯定都非常清楚一点,没有皇权你就什么也不是。所以即使是不上朝的皇上也不可能让大臣来掌权的,他只不过是想做一个遥控者,真正可以掌握朝局的人永远还是他自己。说朱厚熜朱翊钧都不管事吗?朱厚熜不上朝。那朝廷对于北边鞑靼人和东南的倭寇也包括后来的葡萄牙人的战争一直都在打,而且应该说是比较顺利的,这里面如果没有朝廷兵马粮草物资的支援,没有朱厚熜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朱翊钧更了不得,万历三征彪炳史册,毫无疑问万历三征的幕后主使就是朱翊钧,他这个人也有一个特点,他派出的将军在没有发现存在重大战略失误之前他就一直用,用人不疑,这一点很可贵。万历三征几乎把大明的国帑都打空了,但是朱翊钧还是坚持要打,播州一次,宁夏一次,日本和我们打了两次,虽然都这些我们都赢了,但是张居正以来积累的财富也消耗过半,不管怎么说朱翊钧坚持打的这几场仗对我们的意义还是比较大的,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遏制了日本的狼子野心,这就是对历史的贡献。不上朝不等于不管事。所以很多人对嘉靖万历的评价有失公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