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商业漫谈
宜家是如何成为宜家的

宜家是如何成为宜家的

作者: 盐糖脂 | 来源:发表于2020-08-10 09:03 被阅读0次

    提到宜家大家都很熟悉了吧,简直是炎炎夏日消暑纳凉的宝地。这边科普一个小知识:你知道IKEA什么意思吗?

    image

    I代表创始人的名字Ingvar(英格瓦),K代表创始人的姓Kamprad,E则是他出生和长大的农场Elmprad,A则代表生活的村庄Agunnaryd。翻译成白话的意思就是XX村庄XX农场的XXX。

    1/从线上到线下

    英格瓦先生出生在瑞士一个农场主家庭,爷爷早逝,奶奶独立把三兄弟拉扯大,性格刚毅不讨喜。父亲是家中长子,25岁便接管家族产业(虽然还是奶奶说了算),外祖父经营着当地最有名的商店,母亲人见人爱、孝顺能干。

    大概是继承了外祖父经商的基因,英格瓦先生从小就很有经商头脑,几岁就开始倒卖火柴、圣诞卡片、种子等等。17岁便开了公司,当时法律要求未成年人开公司需要原生家庭之外的监护人,一般来说是在当地德高望重或有头有脸的人物,为此英格瓦先生“足足骑了6个小时的自行车”去拜托监护人。

    开了公司的英格瓦先生也没多想,能赚点钱就行。创业初期他卖的都是诸如钢笔、卡片、种子、皮夹之类的小商品,因为竞争激烈,又因为他所在地区有很多小家具制造商,他开始尝试在报纸上登广告卖家具(邮件营销)。运气不错,投石问路的几件家具销量不错。

    不久模仿者又接踵而至,而且打起了价格战。为了应对竞争,英格瓦先生不得不压缩成本跟着打价格战。几番下来他意识到这样不行,一味地价格战会毁掉口碑,不可持续。而价格战之所以可行的根源在于顾客看到广告时看不到实物,所以只能听信图片和产品描述。

    找到问题的根源解决办法自然也出现了:开线下展厅!于是英格瓦先生原创了这样一种商业模式:顾客通过邮件了解到宜家有哪些新品→去展厅参观→填订单邮寄给宜家→收到货

    image

    这种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展厅刚开业那天,门口排队的就有上千人;刚开业那几年,人们从瑞典各地来到展厅所在的偏远小镇阿尔姆霍特,只为能参观展厅,可以说著名旅游景点都自愧不如。

    现在大家去宜家家居会注意到一些宜家小特色,其实这些小特色展厅伊始就已经存在:

    Q:为什么宜家会卖吃的?

    因为饿着肚子的顾客是没心情买东西的。

    Q:为什么宜家的每一件家具都有自己的名字?

    因为家具的货号实在是太难记了,还不如给它们命名来得简单。

    Q:为什么宜家的包装纸会反复使用?

    为了节约成本,给顾客提供价格更低廉的产品。

    2/从整装到组装,从国内到国外

    这个世界上不缺的是创新的人,最最不缺的是嫉妒创新的人。以新颖、性价比起家的宜家很快遭到同行的抵制。

    有一个叫《家居百科》的杂志做了一个类似测评的项目,就是邀请一些用户同时使用宜家和其它家具品牌的产品。结果是宜家的家具不仅价格仅是那些知名品牌的1/3,质量也是最好的。家具行业联合会会长办公室直接给杂志社发了一封公函,威胁说如果继续进行类似测试和报道的话,整个行业将会联合抵制在该杂志上刊登广告。幸运的是杂志社老板是个硬骨头,不以为意。他认为广告收入可能会因此下跌一阵子,但很快就会恢复。

    image

    宜家只要有新品发布,行业协会都会指责宜家抄袭。为此宜家被迫走上了自主设计的道路,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了自主设计品牌。

    伊利斯·隆格列是宜家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商品目录》长达15年都由他一人操刀。为了避开来自同行的抵制,在一次拍摄中,伊利斯只好告诉供应商:把设计这样变一变,一件新产品就诞生啦。

    被迫走上组装之路的宜家发现这么做好处不止避免麻烦:家具在运输过程中破损率非常高,可拆装家具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不断下降,运输成本也因此得以削减。宜家由此再一次引领了行业变革。

    捕获.JPG

    当时的家具品牌都会参加展销会推销自己的产品,英格瓦先生因为参加了一次展销会,被行业协会处罚连续25天每天缴纳20克朗罚金。不仅如此,不少供应商收到瑞典全国家具经销商联合会发出的最后通牒禁止向宜家供货,不少供货商退缩了,还有部分供货商没有屈服。虽然没有屈服,他们也不敢那么“光明正大”地交易:收货地点不能填宜家所在地阿尔姆霍特,而且只能晚上“偷偷摸摸地提货”。

    在瑞典国内禁运愈演愈烈、行业抵制釜底抽薪之时,宜家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来扭转危机。

    20世纪60年代初,波兰迫切急需贸易往来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1960年,英格瓦偶然从《瑞典日报》上得知波兰外交部长即将访问斯德哥尔摩商会,并希望寻求双边合作。英格瓦立即致信外长表达了自己的强烈合作兴趣。几个月后,他收到波兰方面的回复:波兰欢迎您。

    1961年1月21日,英格瓦和他的父亲,以及新上任的供应链负责人一行三人来到波兰首都华沙,在抵达的第二天就签订了第一份家具订购单。因为当时波兰的物价太便宜了!“生产同样的产品,波兰的价格连瑞典的一半都不到”。危机就这样解除了,数以百万件的波兰家具默默装点着无数瑞典家庭。当然后来柏林墙倒塌又引发新的危机,这边就不赘述了。

    image

    不可否认的是英格瓦先生的成功有时代的加持:二战后世界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瑞典大力推行住房发展政策等等。但一路走来,英格尔先生遇到的坎并不比别的创业者少,为什么他能打造这样的家居帝国?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是转为危机的思维:每一次危机来袭,他都能“化险为夷”,找到新的增长点,这是我学到的宝贵的一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宜家是如何成为宜家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ed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