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人生目的
回忆自己人生的过往,点点滴滴,一些事、一些人在我的脑海中,有的有趣,有的温馨,也有的让人感悟,于是就有了一个冲动,我想用文字将它们描述下来给自己留作纪念。
前几天,媳妇看到了我的文章,就在QQ空间上留言:“文笔不错!都说人老了就爱回忆,你还没有到五十呢!”其实,这与我的年龄无关。我在回复中写道:“我想如果一周写一篇,那么一年就是54篇,10年就是540篇,15年就是810篇,近百万字,够一部长篇小说了。在这百万字里,怎么说都会有那么二三百篇还可以说得过去的文章,把这些还可以的文章结集,也至少20万字,够一本书了。哪怕不去出版,自编一书,将来给自己的外孙女或者外孙子作为写作文的范文也是可以的。即使不是这样,文字运用终究是一种表达方式,能够熟练运用这种表达方式也算是掌握了一门技能。老话说的好,技不压身!有了时间,总不能让时间白白地从自己的身边流过吧,既然时间终要流逝,那就让它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一点贡献,不论价值大小,只要增值就行,更何况做这个事比现在买中国的股票更有意义。”
人们常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有没有来世?我不知道,也不去想,只想着自己的这一生应当去做些什么。前半生已经过完,你说是风风雨雨也好,坎坎坷坷也罢,总之它已经成为了过往。过往的岁月不是名胜古迹,也不是什么风景区,哪一个有趣,过几年可以再游览一番。就连孔夫子都站在小河边慨叹:“逝者如斯夫!”更何况我们这些小人物呐。
说到了岁月,我想起自己曾经读过一本小册子,书名叫《时间控制》,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是一套丛书中的一本。那套丛书在当时也很好,因为每本书售价都是五角钱,所以出版社给丛书起名为《五角丛书》。在《时间控制》这本书中,共有二三十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可以称为是一篇“文章”,文字很精彩,有理有据有哲理,在用词造句方面也非常生动有趣,至今还可以作为高考作文写作的参考书。我在这里把文章二字加了一个引号,是因为这本书不是一个作文集,而是一本讨论时间的著作,当时称为时间学,是专门研究如何控制时间的。能把一本专门讲时间控制学问的书写成了美文的集子,并让我爱不释手,将其保留至今,可见这本书作者的文笔有多好!花五角钱买了一本这样的书,不但给了我控制时间的概念,还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我认为非常值,远比孟非写的《随遇而安》要好的多。所以说,一本书的价值高低,不在于其价格,而在于它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什么。
我们都说时间是不可逆的,苏格拉底也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我的眼里,岁月都是由一点一滴的时间堆砌而成的。在这里,我用了“堆砌”两字,没有流动的意象,只有固化了的表述,因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过往的岁月犹如雕塑,我们是那工匠,时间是雕塑的材料,而情感和智慧,就是我们手中的锤子和刀笔!
让自己的岁月成为一个动人的雕塑,无论它有多大,那怕只是后人颈项上的一个小而美丽的挂件,那也值!这就是我的人生目的。
2、秀你自己
今天我看了一档电视节目,是在网上看的,这个节目是安徽卫视办的《超级演说家》,感觉挺好。
我是不经常看电视的,偶尔出差时会在宾馆的房间里看一看。现在电视中的选秀节目很多,我所知道的就有《超级演说家》、《出彩中国人》、《中国好声音》、《舞出我人生》、《黄金100秒》、《星光大道》。对于最热播的电视节目《非诚勿扰》来说,从某种角度上看,也是一档选秀节目,其不同的是节目中的男女嘉宾,既是选手,也是评委。
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行为或活动都类似于选秀,比如找工作,比如升职,比如谈对象,再比如办企业、开店等。所以,我觉得把“选秀”二字倒过来变成“秀选”则更有意义。这就是你来“秀”自己,把自己的美和好展示出来,评委、用人单位、部门领导、顾客、男(女)朋友则用评判来“选”,适合的留下,不适合的离开。
努力秀自己,也可以赢得未来的机会。记得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经常说一句话——“推销自己”,并且一直用这个理念去激励自己创办独立于学生会之外的社团——三新俱乐部(TNC),当时被同学们嬉称为“炸药”。暂且不论“炸药”的威力如何,但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我用一篇《浅谈高等技术院校的教育改革》赢得了校长的注意,因此,他为我提供了留校和去中国第一重型机器厂工作的机会。今天看的《超级演说家》也是如此。其中有一位参赛选手是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孩,她是一位盲者,也是一位舞者,脸上永远都是微笑。微笑是最动人、最美丽的语言,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微笑会带来好运。虽然女孩没有赢得三位导师的选择,但是,她却用自己的故事和期望打动了主持人乐嘉,为自己的未来开启了一扇门。
一个企业也是如此。自企业注册成立之日起,它就注定了要去努力创造利润,并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或产品。如果只是为了赢利,而不去满足顾客的需要,最终还会被社会所抛弃。企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一种“秀”,秀它的产品,秀它的服务,以及它的管理和才智。只有“秀”的好,各类资源才会向这里汇聚,企业才能越办越好。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善于去“秀”自己,把自己的美和爱秀出来,高兴别人,也高兴自己。通过这样的秀,你一定会得到快乐的生活。人们常说:人生有十分,七分是苦涩。每个人都渴望着幸福,与其在渴望着,还不如每天都去赞美自己,赞美自己做了一顿美餐,赞美自己读了一篇美文,赞美自己学会一个优美的舞姿或歌曲。就是练一练太极或广场舞,也是在“秀”自己,秀自己的好心情,秀自己的好身体。人只有善于去秀自己,有一颗善秀的心,才能保持良好心态,为自己生活的房间摆上一束阳光的花朵。
我记得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公益广告,一位美丽的少女在画面中起舞,她的舞台也在不断变换,而片中的主题是“梦想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那么,就让我们在生活的每一天,努力去秀,把自己的美和好呈现在时光的舞台之上!
3、说坚持不懈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要学会凿深井》,在那篇文章里提到过1983年高考作文中的漫画《这下面没有水,换一个地方再挖》,也提到了一个成语——浅尝辄止,在这个成语的反义词之中,就有一个词是坚持不懈。
关于坚持不懈,我们有许多名言名句,我立即找出百十个都没有问题。坚持不懈还有一个同义词,它是锲而不舍。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讲坚持不懈的结果。荀子还有一句名言,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这是在讲坚持不懈的道理。坚持积少成多能做成小事,比如李白小时候在河边遇见过的那个老奶奶,她就是坚持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坚持积少成多也能做成大事,比如一铁锹一铁锹挖山的愚公,他让子子孙孙这样做下去,最后,玉皇大帝的小心脏实在是受不了,便派属下把那两座大山背走。说到这里,我发现坚持不懈的核心,其实有两个无形的东西,它们是意志和信念。如果没有意志的坚强和信念的坚定,坚持不懈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进行下去的。
意志和信念都是意识,而不是物质,它们不嫌贫爱富,人人都可以拥有。“有志者事竟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就能成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行,“小人”也可以呵!你看灰太狼,不就是一心想着吃羊肉、爱老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即使头破血流,即使倍受爱妻责骂,也无怨无悔,总是喊着:“我一定会回来的!”歌德说:“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只要自己是认为办得好的,就坚定地去办,这就是性格。”如此看来,灰太狼还是蛮有性格的呐!其实,这也是一种坚持不懈,虽然平凡,但也伟大,因为灰太狼的坚持之中有爱,更有责任的担当。
做事要坚持不懈,有些事情还要下苦功夫。毛泽东说:“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所谓下,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念,是立志,这个志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谓苦,是指耐心和恒心,爱因斯坦说:“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故有苦尽甘来。而功,则是做,是实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不断向前走,信念才能生出翅膀,飞向天空。
坚持不懈是一件苦差事,其中也有无奈,所以,我说:“坚持不懈,就是长期与无奈携手前行,共同去迎接心中希望的曙光。”
4、说知难而退
一般情况下,知难而退这个成语是人们不太喜欢的,必竟它总是让人联想到听天由命、畏缩不前、望而却步、如丘而止,总之,它现在是指人遇到困难退缩,而又没有勇气去克服的状态。这个成语确实真的没有知难而进、力争上游、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给人以力量和鼓励。
其实,知难而退原是指作战要见机而动,看到对己不利的形势时,不要去做自己做不到的,该退就退。它出自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由此可知,知难而退是一种智慧。事实上,在生活中一个人还真的需要有知难而退的智慧,而不要一味地知难而进,否则,累人累己,得不偿失,甚至还会害人害己。
“知难而进”固然可敬,而“知难而退”未必就是可耻。在某些时候,在特定的现实情况下,适当地选择“知难而退”就非常有必要,而且不失为一种积极进取的科学态度。我们常说“做事要知进退”,这就是在讲进与退的辩证关系,无论人生,还是生活,有的时候不是一味去进,该停的时候要停下来,该退的时候也要退一下。如果不善于停或退,那么你的进也许会中途夭折,甚至让你坠落悬崖而粉身碎骨! 所以,一个人的进,不仅要看方向,而且还要明路径,而行进路径不总是向上向前的,有的时候也会向后、向左、向右,甚至向下。
比如我们孩子考试,得了95分就已经很优秀了,还非得强求他得满分100分,这就有些过分,也没有必要,更是不讲效率的事。要知道从80分到95分也许只需付出75%的努力和精力就可以达到,而要从95分到100分,你就是付出99%的努力和精力也未必一定能达到,而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却不是在那5分之上。所以,对于学习上的难题,有时候就要先放一放。对于研究和工作,也是如此。“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的这句话放到这里也是有启示的,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可不是只有送老大娘回家和省牙膏,我们可做或应当做的事还有许多,不要为一事死撞南墙,把南墙凿个洞,或者走出房门绕过去,不都是能够到达南墙的那边嘛!
“进”与“退”是一个矛盾的对立两面,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从某种角度上来讲,“退”是顺利到达成功彼岸的转折点,也是为了更好地“进”。我们应当正确选择“知难而退",而不是一味地“知难而进”。
5、杂说包容
当年大学毕业时,父亲曾对我说过三句话,第一句是一个好汉三个帮,第二句是你混身是铁能打几个钉,第三句是当你决定去做某件涉及别人的事时,如果这件事放在自己身上也能过的去你就去做。这三句话是父亲唯一一次对我谈如何工作,它们一直影响着我,并且我也曾在外企管理人员培训时讲过这三句话,说过一个好的管理者要善于用属下的长处和组建团队做事情。其实,这三句话只有建立在包容的心理基础之上才能成立,如果没有包容根植于心,这三句话也就成为了空话。
包容,语出《汉书·五行志下》:"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意指容纳,其同义词还有宽容。我认为宽字更有意义,如果没有宽阔广大的胸怀,就谈不到包容,可以说一个人的心应当是先宽之后才能容下应容之事之物之人,故可以这样认为,宽容是有因果的字的组合,而包容仅是一个结果,包字是对容的意象性的形容和修饰。
记得我最早认知包容这个心态素养的是通过两幅对联,一个是乐山大佛景区凌云禅院中弥勒佛坐像两旁的对联,上联是: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下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另一幅则是“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乘船。”当时自己很小,无心成佛,只是梦想做官,有治国、平天下之志,曾把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以明其志。后来自己没有走入仕途,今天想来,“治国、平天下”的前面还有“修身、齐家”两项,修身与齐家都没有做好,又怎么能够做到治国平天下呢!更谈不上“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了,不过也好,现在看到、听到那么多官员抑郁了,感觉自己心中还存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这算是另一种包容吧,是对自己过往人生的宽容,或者宽恕。
包容是一门学问。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伏尔泰,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也是自由思想和自由主义的倡导者,被誉为“思想之王”,他就专门写过一本《论宽容》的书,在这部著作中,他概括了对卡拉事件的看法,阐述了自己的宽容思想。美国学者迈克尔.沃尔泽也写过一本《论宽容》,这一本《论宽容》却不是讨论人际交往中的宽容,而是论述政治、社会意义上的宽容,是作者1996年在耶鲁大学开展耶鲁项目中关于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经济学所作的讲座汇集。无论怎样,包容或者宽容都是伦理层面的,而在伦理方面的论述,最伟大的还是属于中国的孔子,他是把伦理做为一个社会理想来构建的,在这个理想之中,最高的宗旨是仁,支撑仁的构架则是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其中与包容有关的就是恕。
《说文》曰:“恕,仁也。”《声类》曰:“以心度物曰恕。”《贾子道术》曰:“以己量人谓之恕。”《礼记·中庸》注曰:"恕,忖也。忖度其义于人。"《论语·卫灵公》中则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父亲当年用自己的语言感悟的恕!它也是宽以待人之道!
说到底,包容是一种仁义的道德之心,它是需要用“克己”才能“复礼”的,如果没有对自我的批判和反省,要做到大肚能容难容之事也是不可能的,这就难怪纪伯伦会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的心一边流着血一边去包容万物吧,因为生活需要伟大。
6、杂说时间
有一个客观存在,你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就在你身边永远相伴,既使你离开人世,它也不会立即消失,还会伴着你的名字或影像留在亲朋的记忆里,这个客观存在就是时间。
千万不要去搞清楚时间是什么,因为你永远也搞不清楚它是什么。记得1500多年前,有一位大主教就说过:“至于时间是什么?如果没有人问我,我知道,如果我想要向询问者加以说明,我便不知道。”我不太喜欢哲学家们定义的时间,抽象而不着边际,尽管有的用了形象的比喻,但都不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净是一头雾水。反而是爱因斯坦的定义不让人心堵,不管别人同不同意,总之我认为是实在的,我喜欢实实在在的解释,总比那些不着边际的要强的多。爱因斯坦说:“时间实际上是钟的读数。这个钟可以是地球的转动、沙漏、脉博计数、地球沉积的厚度、辐射衰变的产物,或铯原子振动的计量,它们具有一种共同标准,都是自然的机械装置。”
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是没有必要搞清楚时间究竟是什么,从整体人群上看,我们绝大多数人知道如何消费自己的时间就行。时间就是自己的生命和财富,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图财害命,许多年来,我最厌恶的就是开无聊无效的会议。从某种角度来说,时间是没有嫌贫爱富的偏好,但会看人下菜碟,对珍惜时间的和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它总是把机会、幸运做为礼物送给他。至于那些浪费时间的人,它是没有任何同情心的,只有铁面和无情。
时间是永远不会停歇的,无论你向不向前走,它都在流逝,伴随你的此刻永远不是彼刻,所以孔夫子在河的岸边说:“逝者如斯夫。”这说明时间是不可逆的,如果可逆,那么就会有很多人会成为伟大的人。程思远曾在《李宗仁归来》中写道:“假如我们一个人,不是从1岁向80岁去生活,假如时间的顺序可以颠倒,每个人都从80岁向1岁来生活,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上可能有二分之一的人类可以成为伟人。”有智慧的人说出的话来就是不同凡响,这是因为他的思维不同凡响,可见一个人的思维有多重要!成为伟人是不容易的,既使人们都倒着活,还有一半该平凡还是平凡,更何况正着活呢!所以,一个人平凡地活着是不丢人的,只要你不是那些倒着活都成不了伟人的二分之一部分就行。因为一个人不能倒着活,失败或者挫折都是不可避免的,聪明的人所以聪明,主要的不全部来源于其智商,而是其善于“明镜照形,古事知今"。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这个史不只是通常意义的历史,也包括自己与前人的教训,善于剖析和总结经验教训是一个聪明人走向正确道路的根本,所以我们不但要善于正确消费自己的时间,也要善于用别人的历史时间为自己的行进方向买单,这不丢人。如果这是占别人的便宜,这样的便宜多占一些是有好处的。
俄国作家冈察洛夫曾写过一个“多余的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奥勃洛摩夫。“突然产生一个思想,象大海里的波浪似的在他的头脑中起伏奔腾,随后发展成为一种企图,使他的血液沸腾,筋肉蠕动,血脉偾张,于是企图又变成志向;他受到精神力量的激动,一分钟内迅速地改变了两三次姿势……”这个奥勃洛摩夫从早晨到黄昏只是躺在床上,一整天却什么也没有做。仔细想想,在现实的生活中,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但我却不认为他们是“多余的人”,由于他们的存在,才显得社会的丰富多彩,才使努力行动的人更容易成功,因为努力行动的人的绝对数少了,竞争相对也少了,每天都努力行动的人应当庆幸社会上还有许多奥勃洛摩夫。
珍惜时间是必要的,但有时我们也要善于浪费时间,人生之中有的东西比时间更宝贵。我曾读过一首诗,是法国诗人吉•阿波里奈写的。“一千年一万年/也难以诉说尽/这瞬间的永恒/你吻了我/我吻了你/在冬日朦胧的清晨/清晨在蒙苏利公园/公园在巴黎/巴黎是地上一座城/地球是天上一颗星。”由此可见,瞬间的爱情是可以在时空中永恒。但是,裴多菲却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在这里,无论爱情,还是亲情和自由,都是一个人心中的珍爱,珍爱的价值有时就会高于时间,因为那是你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
7、改变自己
记得去年九月份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思改变的人》,主张人们面临人工智能大潮的来临,要努力学习,要去改变自己。此文章也被《人民日报》转载过。
其实这个世界不仅仅在当下惩罚不思改变的人,在过去,在将来,也都在惩罚不思改变的人。记得孙中山曾有一个座佑铭:“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展开历史的长卷,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历朝历代不都是在历史的改变中沉浮嘛。其中最恢宏的画卷当属春秋战国,不是在改变中兴起,就是在改变中灭亡,改变可以给你发展的机会,改变也可以给你打开地狱的大门。这就是改变的方向决定了你的未来,而不改变只会让你无法找寻到自己的存在。
抛开历史,我们回顾自己的过去,有多少次你曾尝试过改变自己?又有多少次放弃了改变自己?一个人的成长是源于改变的,或者向好,或者向坏; 或者向善,或者向恶。这也让我想起刘备告戒刘禅的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应向好的方向、善的方向而努力改变自己。就连王力宏不是也唱“我可以改变世界,改变自己, 改变龟毛,改变小气,要一直努力努力,永不放弃,才可以改变世界, come on改变自己!”改变自己,要从头开始; 改变自己,也要从心开始。确切地说,改变自己是永远在路上的,并且这个改变需要拥有勇气和坚持,如果没有这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甚至于生活,都无从谈起改变。
改变自己,要积跬步才可以至千里;改变自己,要积小流才可以成江海。这是我十六七岁时的认识,并且实践过,至今我还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认知。
8、爱我所有
什么是幸福?其实,这个问题是我这样年过半百的人正在品味和感悟的,同时也是女儿这些年轻人正在追问和寻求的。
记得当年在外企工作时,我经常给新加入公司的大学毕业生搞讲座,算是入职培训教育。有一次我开场就问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生活在哪里?第二个问题是你是什么人?第三个问题是你归属哪一类?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地球,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男人或女人,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是人类。听到这个三个答案时你可能认为很好笑,其实,这三个答案都很现实,也很“骨感”!因为你生活在各种资源短缺的地球上,所以,你要有竞争的能力才能生存与发展;因为你是男人或女人,所以,你终要寻找自己的性伴侣去生活;因为你归属人类,所以,不甘孤独而要寻求归属感,去追寻群体合作与友善。如果一个人能够正确解决了这三个问题,那么你就获得了幸福生活。这就是我当年给年轻人怎么才能幸福的答案。
我们读书学习,然后走进社会去工作、去生活,最终的目标是追求幸福。选择职业固然重要,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和唯一。凡是都要学会变通和放下,适时的变通和放下,你才能够淡然地去选择所走的路。记得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人生的路上总是要去选择,如同做选择题,ABCDE让你选择。其实这里没有哪一个选择是对还是错,所谓对错,是由你面对路边风景的态度来决定的。有一次,俄国作家索洛古勒看望托尔斯泰时说:“你真幸福,你所爱的一切都有了。”托尔斯泰马上纠正说:“我并不是具有我所爱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爱的。”人们都渴望“有我所爱”,岂不知“爱我所有”才是最大的幸福。
记得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发明过一个词——小确幸,即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村上说:“没有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我认为,让自己的人生走向幸福,就是要爱我所有,并善于去日积月累“小确幸”。
9、学会去死
对于死的问题,我是从来都不回避的,也写过关于死的文章。一个人从少年、青年、中年走向死亡,这是必然的事情,由不得自己。
近年来,有几位亲朋好友先后走了,有的是久病多年,有的是一刻之间。对于久病的,多少在我的心里能够接受,他们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就像一块冰在阳光下慢慢地化为了水。而一刻之间就迈进死亡门槛的,我的心里是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直到今天依然感觉他们还在人世。
我们总是在想自己会慢慢变老,谁都不会去想像自己的生命会瞬间跌入断崖,而在现实中,这样的事情却是时有发生,让我们伤透了心。三天前,我又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我的连襟,也是我学长,突发脑溢血走了,这让我伤心透顶,面对死神,人们总是非常弱小和无奈。
年青的时候我很少去想死亡的事情,人到中年以后,生活中的死一次次走到我的眼前,面对这些死,除了伤心、感叹之外,我还有另一个感悟,这个感悟就是死也需要学习,一个人要学会去死。
关于如何去死,我想了整整三天,思来想去,认为自己能做的也就是吃得进、拉得出、睡得着、想得开、有得为。前三项是现实生活,谁都躲不开,不想做都不行,而且还要保证做好,这是我们立世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想得开、有得为,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做到的,没有一定的修养也是很难达到,这不是无所为,也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说到底,它是一个人心智修行的状态,有了这个状态,即使一夜之间死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
我要努力学会去死,把“五得”做好。
10、晦日与送穷
今日读了一首五言绝句,题目为《晦日送穷》,是唐代诗人姚合写的。诗曰:“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经查,唐文宗李昂是唐朝的第十四代皇帝,生于公元809年,卒于公元840年,于公元827~840年在位,曾用太和 (公元827—835年)、开成 (836—840年)两个年号。也就是说姚合卒于公元831年前后。
诗题目中有晦日二字,古时晦日是指夏历(农历,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古人很重视初晦。从姚合的“年年到此日”这一句来看,诗题的晦日应该是指的正月的晦日。到底是不是正月的晦日呢?我又查阅了一些资料,想解开自己的这个疑问。
晦日的说法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了。《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中曰:“何以不日?晦日也。”《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专门解释《 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僖公是春秋时鲁国第19位国君,也称鲁厘公,在位33年,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59年至公元前627年。僖公十六年应该是公元前644年,距今也有两千六百六十多年。
在唐代,正月晦日已成为重要的节日。唐德宗在贞元四年(公元788年)九月下诏说:“今方隅无事、烝庶小康,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宜任文武官僚选胜地追赏为乐。”这是把正月晦日作为节日来提倡。故唐诗中有许多晦日的诗,比如,宋之问的《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有“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岑参的《晦日陪侍御泛舟北池得寒字》有“春池满复宽,晦节耐邀欢”等诗句,这些都是在讴歌晦日里春游、泛舟、聚欢的情形,如此看来唐代的晦日一点都不晦气。
在姚合的这首诗的题目中还有送穷二字,送穷是一种古人风俗,当下一些地方还有送穷这个风俗,一般在正月初六。唐代送穷在正月的最后一天,诗中描述家家户户开门当街沥酒水。据查,送穷日改为正月初六是从宋代开始的,我也记得小时候过年,父母都要求初一到初五不要把垃圾倒出家门,只有过了初五,初六的早晨才可以向外倒垃圾,其实,这也是一种送穷的习俗。送穷,也称为“送穷鬼”,这个“穷鬼”就是姜子牙的老婆,看来封神的姜子牙是挺恨他的老婆的,弄得后世百姓都要防着她。
通过读一首唐代小诗,就能够挖掘出这么多的知识点,这真的是诗外之余得了,当然我们不能称为诗余,因为诗余是宋词的专属别称。
11、杂谈成见
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些固化的认知或者理念,这也许是人生的经验积累造成的吧。
一般地,我们将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称之为成见。看上去成见是不好的,所以有“消除成见”、“不要抱成见”这样的话来。其实,成见不全是不好的,记得《镜花缘》中就有这样的一句话: “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在这里,成见就是指对事物要形成自己的见解。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还是有一些这样的成见为好,否则,人云亦云,道听途说,终是活的没有什么意思。也许你的见解有时候是错误的,或者是有偏差的,这也不要紧,能够及时认识自己的错误或偏差,纠正过来就是好事情,就怕一条道跑到黑,那是神仙也救不了你的。
准确地说,一条道跑到黑的成见是偏见,这是要不的。无论社会的偏见,还是科学的偏见,都是带着主观意识、情感片面性地去看问题,它们和错误的判断、盲目的推理、无知的肯定或否定都脱离不了干系,所以要不的。尽管要不的,可是这些偏见却总是存在,在生活中,在工作中,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总是会有偏见,所以人们常说理解是宝贵的。
好的成见人皆有之,不好的成见,比如偏见,也是人皆有之。人的三观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爱憎情感和褒贬态度,我们能做的只有去不断减少偏见。
如何控制成见,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这个思路就是对话和理解,他的哲学精神和人生实践也是统一在这个上面,他的一生都在研究对话和理解,他的教学和著述也都是在与听众的对话中展开的。想一想,中国的孔子也是以“叩其两端而问之”的对话方法,教人诲己,克服片面性,进而获得人生真理。孟子如此,庄子也是如此。
伽达默尔提出的一个概念很有启示性,这个概念就是“视界融合”。“视界”就是一个人从他已有的“成见”出发所能理解的可能范围。在人们的理解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视界,一个是理解者的视界,另一个是被理解者的视界。为了克服片面性认识,两种视界要碰撞和相互作用,以便形成不同于两个视界的全新视界,这个形成新视界的过程就是视界融合。所以,伽达默尔把有效的理解就看成视界的融合。毫无疑问,只有通过对话,进行视界融合,达到理解,我们才有可能走出各自成见的房门,取长补短,彼此相拥。
伽达默尔的这句话说的好,“真正的经验就是这样一种使人类认识到自身有限性的经验。” 在生活中,在企业管理中,只要时刻承认自己的经验是有限性的,我们就能够不断增加好的成见,减少不好的成见。
12、要活出个人样来
人们常说:“人有七情六欲。”那么,这七情六欲都是什么?我相信许多能说出七情六欲的人却不知道七情有哪些、六欲又有哪些。
何谓七情?《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七情是一个人不用后天学习就会的心理活动。佛教中也有“七情”,与儒家的大同小异,它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只是哀与忧、恶与憎互换了一下,其它的相同。中医也有七情,分别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从而引发各种疾病。中医不像前两者,没有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什么是六欲?《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这里提到了六欲,但没有指明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由此可见,六欲是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这些欲望也是与生俱来,一个人不用教也会。
七情六欲人人有,这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间生活中最基本的色调。人与人,也是因为七情六欲的配比不同,而表现的五花八门、千差万别。这正如色光一样,各种色光都可由红、绿、蓝三原色以不同的配比混合而得,使世界五光十色。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复杂多样的,但无论如何多彩多样,其基本的元素都是很简单的。所以,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越是考虑的简约一些,越能走进问题的本质。如何活出个人样来?看似这个问题很复杂,其实它也很简单。
首先我们直入主题,人是什么?要活出个人的样子,不知道人是什么怎么能行呵! 人,学名智人,意为“有智慧的人”。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智慧,那么你就别把自己归入人科,当然你还可以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因为在灵长目中除了人科之外,还有许多科,比如眼镜猴科、卷尾猴科、 青猴科、僧面猴科、蜘蛛猴科、猴科、长臂猿科。我想,所有的有智慧的人都不愿意把自己归属到非人的科里,也就是说所有能够正常表达意愿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是有智慧的。以此进行逻辑推理,智慧不是一个高级的词汇,它是最最最基本的,因为其基本到了判断你是人还是非人的地步!从这一点上来说,今后有人夸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就不要沾沾自喜,这只是承认你是一个人而已。
中国古代也对人有个定义,这就是:人有历史典籍,是能把历史典籍当作镜子自省的动物。这个定义很有意思,它让我想起恩格斯的一句名言:“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下子就把历史和七情六欲两个很不相干的概念联结在了一起。学习就是有好处,会不断有新的观念产生。如此来看,你的样子是不是人样,或者是什么样的人样,这要看你自己审视历史镜子时的影像。
要活出个人样来,那你就必须经常自省自己的七情六欲,常瞅一下历史的镜子,看一看自己,是身正,还是影斜。
13、杂说舍得
舍得常见,总有人说此二字,“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于是好奇查其出处,翻阅文献,皆说舍得出自《易经》,而《易经》是如何说舍得的,我却坠入云雾之中了。
《易经》即《易》,也称《八卦》,传说伏羲氏所作,计六十四卦。据说孔子非常喜欢读《易经》,《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韦编三绝!即读《易经》读的穿竹简的牛皮绳都断了多次,由此可见孔子是多么喜欢《易》这部书。孔子对《易经》的评价也很高,他在《经解》中说:“洁净精微,《易》教也。”这句话是啥意思?它就是说“《易经》教会了我内心清静、头脑冷静、思维缜密”。《论语·述而》中也记载:“子曰:‘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易经》在孔子心中的份量有多重, 并且他还从中受益匪浅。
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智慧的人,《易经》能教会他如何度过人生,那么他一定是懂得舍得的。《易经》之中虽然没有将舍得二字合用,但其卦卦之中却都有舍得之意,也就是说舍与得在《易经》里一直是矛盾中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而真正把舍得合作一词的是佛语,据考证,“舍得”一词最早出自佛经《了凡四训》。《了凡四训》中说:“舍得者,实无所失,亦无所得。”也就是佛家认为万事万物皆在“舍得”之中成就自身。用中国禅道也可以这样去说:“所舍非己物,所得非真得。能舍者,心中去腐除赘,已是自我的救赎,当是大福。能得者,必是多种善因,深耕福田之自然而然之善果。善果多时若是自居,已是腐果。若是对善果也能及时去舍,人生才可得悠闲逍遥之境界。”这正如《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住"一"心"才道出舍得的佛家真谛,因为这住是指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而心则是指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
“吃亏是福”,“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失之东隅, 得之桑榆”,这样的话语有很多,都是在说舍得的道理。而在这里我却想说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父亲和他两个儿子一起登上高山采摘灵芝,返回时,在山中的冰雪地段突然遇到了暴风雪,气温骤降。年事已高的父亲被严重冻伤,无法行走,他便对两个儿子说:“我不行了,你们快把我的衣服脱下来穿上,抓紧下山。”两个儿子都不肯,大儿子还把自己的大衣盖在父亲身上,背着父亲下山。半路上,父亲已失去气息,大儿子也因此冻伤了。于是,哥哥便对弟弟说:“你快把我的衣服脱下来穿上,设法走下山去,家中还有母亲、奶奶在等着我们。”弟弟却坚持不肯,还把自己的大衣盖在哥哥身上,试图救活他。暴风雪过后,村民们发现倒在一块的父子三人:父亲盖着大儿子的大衣,大儿子盖着小儿子的大衣,而小儿子只穿着一件薄薄的棉衣。一年之后,他们的家人也在悲痛中郁郁而终。
舍得是一个人思想的智慧,同时也是一个人处事的艺术,这个故事其实在告诉我们:一定要懂得把握舍得的尺度,要取舍得当。人总是要“该舍之时要肯舍,该得之处要能得”,尽管每一个舍得的后面都会有一个标准或价值取向的背书。
14、说死
今天想到死这个字,不是我感到悲观厌世,而是媳妇打电话说她的三姐去逝了。三姐患癌症多年,过完这个春节,她平静地走了,没有丝毫的痛苦。我在电话中安慰媳妇:“这对于三姐是解脱,都尽力了,死,也是一个归宿。”
《列子·天瑞》中说:“死者,人之终也。”人是终有一死的,因为有生,所以有死。这如我们所走的路,有起点,就一定会有终点。死,谁都回避不了,它也是每个人的归宿,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都要如此。
死字从歹从匕,歹意为“人亡”,而“匕”本义为“食物”, 是装殓死者时置入嘴里的“饭含”,寓义为死者上路饯行。所以,死是“亡者衔食北去”了。《白虎通》说:“死之言澌,精气穷也。”故《释名》曰:“死者,澌也,若冰释澌然尽也。”也就是说,人如一块晶莹的冰,立于世上,终有化成水的那一天。如果你要长生不老,那么只有生活在白雪皑皑的昆仑之中,怪不得那里是王母娘娘主宰的世界呢!
前天的深夜,我与好友电话聊天,他谈到安乐死,并对我说: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得了不治之症,并且很痛苦,他就去安乐死。对此,朋友也与自己的女儿探讨过,他的女儿表示赞同和理解。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的生,但是,对于自己的死,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
其实,人的一生如几何中的线段,两端是生与死,中间的则是活。一个人的生与死并不重要,而最重要是活,只有活的有意义,才会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5、最短的诗
今夜读顾城的诗,我记得他有一首很短的诗,只有两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首诗就是《一代人》,它也是中国现代诗的经典之作。
28年前,我曾读过一本外国诗歌大全,美国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也写过一首很短的诗,这首诗是《在地铁车站》。“人群中的脸庞幽灵般隐现/湿漉漉,黑色树枝的花瓣”,这首意象派诗歌也是只有两行。庞德自己曾在1916年写道:“三年前在巴黎,我在协约车站走出了地铁车厢。突然间, 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又看到一个,然后是一个美丽的儿童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那一天我整天努力寻找能表达我感受的文字,我找不出我认为能与之相称的、或者像那种突发情感那么可爱的文字。那个晚上我还在继续努力寻找的时候,忽然我找到了一种表达方式。并不是说我找到了一些文字,而是出现了一个方程式,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许多颜色小斑点,这种‘一个意象的诗’是一个叠加形式,即一个概念叠在另一个概念之上。我发现这对我摆脱那次在地铁的情感所造成的困境很有用。我写了一首30行的诗,然后销毁了,6个月后,我写了一首比那首更短的。”由此可见,经典短诗所表现出来的美,其实并不简单。
还有一种诗是规模性的短诗,这种诗就是日本的俳句,在我读的那本外国诗歌大全中也有介绍。俳句是日本古典短诗,它由中国古代汉诗的绝句这种诗歌形式经过日本化发展起来的。日本俳句大都清雅或哲思,在此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松尾芭蕉写的“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和“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声响。”与谢芜村写的“蔷薇开处处,想起当年故乡路。”和“牵牛花,一朵深渊色。”以及,小林一茶写的“我们在世上,边看繁华,边朝地狱走去。”
在中国古代,也有一首很短的诗,是我读过的古诗中最短的,只有8个字,这首诗是《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先秦《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ou)。”按照先秦时期的诗歌风格,都是以口头创作为主,节奏感很强,文字也简短,这首《弹歌》完全符合标准。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弹歌》所描绘的是人们狩猎时的场景,基本概括出了从制作打猎的工具到集体狩猎的过程。再从诗的内容看,虽然这首诗非常短,但作者用“断、续、飞、逐”这四个动词带起了全诗的节奏,同时也把打猎的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其构思是很巧妙的。
在古今中外的诗歌中,要说世上最短的诗,也只能是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创作的《生活》了,这首短诗的文字没有超过它的题目,只有一个字,诗句是: 网。
16、杂说朋友
这两年有一位复旦大学的美女老师很网红,她是陈果。我看过几段陈果老师讲课的视频,她对大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进行了创新,一改过去古板的说教,不再讲一些连老师自己都做不到的,而是讲了许多她自己的一些认知,与学生们去分享。这样很好,最起码这个老师是有自己的思想,不是一个单纯的说教者。我说陈果不是一个单纯的说教者,并不等于说她与“教”无关,从某种程度上,或者从一些内容上来看,她仿佛更像一位布道者,在宣扬着当代都市之中一些小资们所渴望的精神或心灵的归宿,这一点,尤以她的“朋友无用论"为甚。
什么是朋友?
曾有人戏说: 在上古之时,人们生活在黄河流域,很难见到大海,所以贝壳稀有,常以贝壳作为流通的货币。一般是在贝壳上打个洞,然后用绳子穿起来,五个一串叫作一系,二系叫一朋。如果好友来了,就在脖子上挂两串贝壳去喝酒,所以这叫“朋”友。如此看来,古时候朋友的交往也是要花钱的,虽然当时没有铜臭味,但也难免会有海腥味了。其实,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离不开孔方兄,更何况朋友是人际关系中很重要的交际对象。虽然朋友有远近、有亲疏、有层次之分,但即使君子之交淡如水,当下的纯净之水也是要花钱的。农夫山泉就有这样一句广告词: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哪有搬运工白干活,工资总是要支付的。纯粹的精神或心灵上的朋友在这个世上是少之又少,那种伯牙子期的知音之交,在人世间就更难寻了。
也有的人说: 朋友是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我觉得这个范围太窄,在现实的生活中,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也有的是朋友,否则,“四海之内皆兄弟”和“求同存异”这两句话就解释不通了。《易•兑》中说:“君子以朋友讲习。”对此,有人注解:“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讲习道义,”这个解释仅限于君子之间,范围就更窄了。古人常用君子和小人对人群分类,而在现实社会中,君子与小人都是小众群体,绝大多数的人是介于君子与小人之间的。事实上,人们都是在努力争上游地去攀登君子的高峰,即使做不了君子,也不让自己掉入小人的深渊。把朋友的概念只定义在君子的范畴是不符合实际的,俗话说的好,“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呢。”
我认为有一种解释还是比较合适的。朋是双月,月与月的关系就是物以类聚。不管是性格、爱好、亲戚、同学、战友、同事都是朋,如果这种朋的感情很好,有共同语言,而且经常交流,有时间就聚一聚,在生活中能相互帮扶一下就帮扶一下,那么这就是友了。也就是说,朋不一定是友,但友一定是朋。
我记得周华健有一首歌曲是《朋友》。“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朋友一生一起走。”其实,朋友就是能够与你相伴而行的人,那怕他只伴你走过一程山路,他也是你的朋友。
17、说围猎
我们知道最近的帝王围猎是清朝的,其中有名的是康熙帝,1681年,他建立了木兰围场这个清代皇家猎苑。从清代康熙到嘉庆的140多年里,在这里总共举行了木兰秋狝105次。
所谓“木兰”,本系满语,汉语之意为“哨鹿”,亦即捕鹿。一般情况下是在每年的七、八月间进行,故又称“秋狝”。古代称秋天打猎为狝,春天打猎为搜,夏天打猎为苗,冬天打猎为狩。尽管不同时节的打猎有不同的叫法,但其实质都是一个一一猎杀动物!
我曾对一位朋友说,我们搞市场营销时就似围猎一般,要跑马圈地,要激发市场需求,更要有策略地分析形势,设定好正确的出击方向和地点。同时也要细分市场,哪些是你要获得的,哪些是你要暂时放弃的,这一点必须清楚。不是所有的都要获取,有的不是你的,或者从道义上,不是你应该取得的,这正如春天时节打猎,带崽的母鹿是不应该打的。赚钱也是如此,不是所有的钱都可以挣,有的钱是挣不得的。
有时候,人生也如围猎。一个人会有许多欲望,有的欲望叫梦想,有的欲望叫理想,也有的欲望叫希望,更有的是贪婪和痴心妄想。你的一生都是在跑马圈地,在围猎其中的欲望。有的人围猎时心安理得、身心娱乐,而有的人却备受煎熬,这种煎熬,或来自生活,或来自道德,还有的是来自于情感。
一个人的围猎是打猎,顶多让几条猎犬来帮忙,他是孤独的、辛苦的,猎物虽然不会很多,但也会自得其乐。一个团队的围猎是一场真正的围猎,要讲究分工协作,谁是跑马圈地的,谁在伏击的弧顶,谁又在伏击弧圈的两翼,获得的猎物又如何分配,团队之中是否存在王者,尽管很麻烦,但都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所以,围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人生的猎场上,有的时候我们是围猎的人,有的时候也是别人的猎物。成为别人的猎物未必都是坏的事情,比如,你成为了爱情的猎物。
18、应然与实然
应然与实然是法学中的名词,也是哲学上的名词,自从休谟提出“应然”与“实然”的区别和矛盾之后,严谨的人生哲学就被活生生地撕裂开了一个口子,这也使人生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百慕大三角区”。
顾名思义,“应然”是指应该是什么样子,而“实然”指实际的状况。为什么要说这两个词呢?昨天看了一则新闻,报道了武汉某著名大学的女博士因误机而打闹机场工作人员,她不但被治安处罚,而且还被法航全球禁乘飞机。对于此事,我想许多人会说“你应当如何如何",而有的人也一定会说“你凭什么这么说",这就是“应然"与“实然"在现实生活中的区别和矛盾。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记得曾看过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在节目中窦文涛说:“西方的很多理念我都能接受,唯独最根本的一句话不能认同,就是:人,生而平等,实际中我所见的是不可能平等.....”另外一个嘉宾就解释得很好:“人,生而平等,是指人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应然"的期望有许多,而“实然”的社会现象却总是与我们期望的“应然”有差距,这就是人们心中常有困惑。
在古代有享乐哲学,在今天有功利主义,都主张人生应将追求快乐作为第一要旨,并说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但是罗素却提出了质疑: 如果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那么也不能从“事实上是什么”而推出“应该追求什么”的结论,比如,人有攻击的本性,我们不能因此而主张应当去攻击别人。这也是“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在禅宗中有“着空"和“着相"之说法,禅宗主张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要取若即若离的态度,其中的离就是“着空”,而即就是“着相”。为什么禅宗要这么说?因为人心中的“空”是很难实现的,而外界的“相"也不容易消失。酒、色、财、气等外在的“相”并不能真正让我们的心获得满足感,同样的,超然物外的“空”也是如此,故人要非相非空,要善于知足,知足者常乐。
其实,禅宗的道义又让我们回到了“应然”与“实然"的话题。如果像巴尔扎克小说中的葛郎台那样的守财奴,守着万贯家财而微笑而满意地死去,或者得道高僧,信念坚定、心襟袒荡地圆寂,这不是其本身就“着相"或者“着空"了嘛!因此,从逻辑上,“着相”或“着空”可以否定,但也可以肯定,一切皆因个人的感觉不同罢了,故快乐与幸福是一个人的态度问题。
我曾经做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多年,知道有马斯洛的人的五大层次需求理论,其中自我实现是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级目标,这个目标就其本身来说已经超出了心理学范畴,而变成了哲学问题。较之生理、安全、归属和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就不一定是一个人的必然,我们不能用“应然”去强求他或她,如果那几种“实然"的需求就让其心存满足之感,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向他或她提出“应然"的要求呢! 这正如我在前些天对一位女同学说的,黄土高原的羊倌也会生活的很充实、很快乐。
谈到人生问题,我更喜欢诗人,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一点什么,就只会说“我以为“、“我觉得"、“我希望"、“我发现",不似哲学家那样夸张地省略了主语,而总是说生活是什么、快乐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通过“应然”和“实然"的杂谈,我还是坚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快乐与幸福也只有每个人自知。
19、杂说愁
南宋词人辛弃疾曾写过一首《丑奴儿》, 原文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此词真的是道尽了一个愁字。
对于愁,首先有公私之分。为国为民而愁是公愁,比如杜甫的一首七律: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罢病虎纵横!”这首诗的愁是公愁。为家为己而愁是私愁,比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和陆游的“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这都是私愁。对于后唐的李煜来说,他的愁是公私不分的,如果非要分个清楚,那么他的愁是公愁全部化为了私愁,所以是愁上加愁,多的如江水流也流不尽。不信你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除了有公愁和私愁之分外,还有一种愁可以笼统地称之为闲愁,说到底这种闲愁也是私愁。
《说文》曰:“愁,忧也。”也就是说,人有忧有虑才会有愁。愁是心上之秋,本来秋是好事情,是收获的时节,为什么会心上生忧而愁呢?对此,我们不能只从触景生景方面去理解。对于普通老百姓,我想首先是秋收问题,你的秋天有收获吗?如果没有,或者很少,你不忧才怪呢!而后是冬藏问题,你的冬藏能否渡过寒冬?如果藏贮不能度过一冬,没有心忧又怎么可能呢? 你说自己的秋收丰富、冬藏充足,但心上还有忧,那么这个忧就是闲愁。“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对于闲愁,最要命的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个人的生活如果在闲愁中度过,那么这样的人生,绝不会如宋词一般美妙,也只能似林黛玉那般黯然神伤。
我曾填过一首《长相思》, “芦花愁,柳枝愁。堤岸夕阳逝水流,秋心何日休?”对于闲愁,我们还是看淡一些为好,应当似飞鸿过楼一般让它远去。但是,对于秋收冬藏之愁则要重视,这种愁不是闲愁,是客观存在的愁,如果对此看淡,那就是鸵鸟心态,是要不得的。
20、要学习凿深井
今天中午,我读了一篇《我喜欢出发》的短文,是汪国真写的, 其中感触最深的是这两句话:“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
由此,我想起了1984年的高考作文题,那是看图写作。图是一幅漫画,一个人肩扛着铁锹,边走边说:“这里没水。”而在他的身后是几个挖过的深浅不一的坑,坑的下面就是流动的地下水。看到了这样的图画,有句成语会立即涌出——浅尝辄止。浅尝辄止的出处是清朝人彭养鸥写的《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其近义词是半途而废、浮光掠影,而反义词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如果从这些成语的含义去展开议论是绝对不会跑题的。
其实,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凿浅井,一个人能认清自己的才智、找对奋斗的方向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还要去解决摆在眼前的生活负担。所以,我对那些不为名利、锲而不舍去做一件事情的人是敬佩的。在成语的海洋之中还有一朵浪花,它是皓首穷经,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做到这个地步,那么他肯定会成为某一领域的大家。
说到持之以恒,要是真的做到,则很苦,而且还需要智慧和意志,否则真的做不到。有人难免会说:“持之以恒”不就是坚持嘛!有了坚强的意志,就一定能够做到了。是的,有了钢铁般的意志,是可以做到“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但是,你到了黄河边是去做什么?你头撞南墙又是为了几何?这就是有关目的和目标的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则是需要人的智慧。
前些天,我又翻阅几本宋词,真的有心好好研究一下,于是有了一个想法:如果用词牌为纲目,将同一词牌的能够寻到的词汇总一起,有目的地分类排列,一定会发现其中的规律,也许这样更有利于理解和学习宋词。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这个想法一定是对的,因为有大数定律在,但是要真的做到确实很难,难的不是寻找不到大量的词,而是在于你的耐心和坚持。这不,我只收集《蝶恋花》这一个词牌,就有五六百首,词牌有一千多个,如果真的要得出什么结果,没有持之以恒去凿深井的功夫,还真难!
我觉得汪国真说的那两句话有一定道理,只是想加上一句:人能看多远?这个不是要问双眼而是要问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