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漫笔
文/左月
塞北十年九旱,今年自然不例外。
旧年间,乡亲们说四月十八会下雨,因为这一天是龙王爷生日(也有说法,这一天是泰山庙神生日)。
如果四月十八还不下,乡亲们又有说辞一一“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俗传农历五月十三是关云长磨刀赴会的日子,这一天必下雨,叫做磨刀雨。就是说旱天不会超过农历五月十三。也指凡事都会有个极限。
如果五月十三还不下雨,乡亲们会说,五月旱不算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若是老天爷还是心狠,乡亲们又会说,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如果真的七八月也希望落空,乡亲们会说,庄稼不收年年种。
无论如何,你无法不佩服乡亲们对逆境的承受能力,对未来永不绝望的憧憬!人嘛,还真是应该有这点精神,永远不能认熊!
据气象部门统计分析,今年北方高温极值自1961年以来排第5,高温持续时间之久则是近几十年来第一。北方透雨要等到七月上旬。
2014年以前退休的职工,退休金最迟到本周五开。这已经突破每月25日以内开支的界限。改变不了的事情,就要耐心等待。大热的天气,不能着急上火。
旱有旱的好处。俗话说,旱瓜涝枣。雨水少,日照足。瓜会格外甜。今天看大伟发朋友圈,他弟弟种的大地香瓜格外抢眼。
解暑,西瓜当然是首选。但现在的西瓜大多是催熟的,口感令人不能恭维。而香瓜,顾名思义,不仅是甜的,还兼具香、脆、爽、沙、面多种感觉,入口之后,妙不可言。
小时候,有一个我叫舅姥爷的亲戚走村串户来姥爷家打尖(吃午饭),大人叫我去看守瓜车。我那时候就是掐着家伙上金殿一一干国的忠良,守着一车香瓜,忍饥耐渴,愣是一个香瓜没动,事后有人笑我傻一一俗话说,青瓜绿枣,谁见谁咬。咱没理会,咱要对得起大人的那份信任。舅姥爷临走时,当然要留下些香瓜给我们吃。
当年有两种香瓜赫赫有名一一“牛角蜜”“羊角蜜”,“角”喻其形,蜜喻其甜。那名头不是白叫的。今儿市场还有这两种香瓜,那瓜绿皮儿,大头圆,小头尖,带点弧形,真像牛角或羊角。不过大棚里种出来的,着急忙慌上市挣钱,再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我虽然不能亲临关家营瓜田,但我相信,大田里被染成太阳般颜色的香瓜还会吃到的。虽然血糖高,也要吃一点,找一找童年的那份感觉。
在这酷热的天气里,孙儿天天计算着还有几天到周五,念叨着,我想我老爸老妈了,想我姥爷了。孩子说不出来,我能体会得到,今天的孩子太累了,重的不仅是书包。
其实,哪个孩子不热爱无拘无束、自由快乐的生活呢?姥爷姥姥家,那意味着好吃的,好玩的,没有人黄世仁催债般催作业,不会这也不对,那也不许,动辄得咎。
小时候,看《西游记》看到孙悟空戴上金箍,保了唐僧上西天取经,看《三国演义》看到诸葛亮尽瘁五丈原,看《红楼梦》到王夫人抄检大观园,看《水浒传》,晁盖一死,聚义厅改忠义堂,以后就没什么看头儿了。
所谓的成长成熟,难道就是抑制天性,磨灭个性,限制身心自由,以合群从众,获得流俗的认可吗?且不说,人既不是橡皮泥,也不是豆腐,不能随他人意愿捏弄与切割,退一万步讲,真的能做到那样整齐划一,那样的世界有意思吗?
大热的天气,迀夫子东拉西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