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心理
《心理学与生活》第一篇——最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这样的

《心理学与生活》第一篇——最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这样的

作者: 刘显静 | 来源:发表于2017-01-30 14:15 被阅读372次
    结论:最好的教养方式是什么?研究发现,这个方式是处于控制和反应的两个维度交界处:控制是指父母愿意充当儿童社会化负责人,而反应是指父母愿意充当儿童个体特点。权威(民主)型父母对儿童提出合适的要求,但他们也对儿童做出反应。或者要求孩子服从适当的行为规则,同时他们也保持交流的渠道畅通,以此来培养儿童调节自己的能力

          国庆节回家,和大姐聊到了学区房的话题。在老家这个三线城市,最好小学附近的学区房,已经是市里名副其实的“地王”了,父母们为了小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学开始,就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小孩放进最好的小学,接受最好的教育了。但在和父母们仔细聊天过程中会发现,其实他们对小孩的教育的更多的是一种不安定感,即便把小孩放在最好的环境接受最好的教育,也掩藏不住对小孩发展的不确定感:小孩管严了,会不会让小孩丧失创造力和活力?对小孩不管不顾,会不会担心小孩少了起码的约束力和自律能力?

           孩子的教育和性格的养成,到底受先天遗传的因素大, 还是受后天的教养影响更大,这个问题是多年来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一直在争执的话题。在《心理学与生活》中第11章“人的毕生发展”,科学家门通过常模研究和横断研究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大量科学的统计,从人一生中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关系发展几个层面,研究了人的一生是如何以及为何发展的。通过学习和领悟,可以得出一些在育儿方面的经验。

    一、生理发展

    人的一生中,最直观也是最直接的变换就是生理上的变化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生理变化,需要我们的父母和个人在养育子女以及关注个人上面注重不同的问题。

    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那一刻起,就标识着一个生命的诞生了。在怀孕期间。其实有很多营养、感染、发射性的环境影响,都会对胚胎器官和身体结构的形成造成非常大的意影响。书中提到,母亲在从怀孕开始的第2周到底4周如果得了风疹,孩子有50%的概率会受到诸如智力障碍、耳聋、心脏病之类病魔的摧残。在怀孕敏感期、受到某些物资(比如酒精)的母亲很可能让孩子处于危险之中偶给你,如大脑障碍,怀孕前2个月饮酒可能使婴儿面部畸形。怀孕后5个月抽烟,可能增加流产、早产和婴儿体重过轻的危险。

    婴儿在生存之后,开始逐渐习得了听觉、感官、感知上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婴儿刚出生后,大家会发现他能够辨别母亲的身体,反而对自己父亲的声音经验不足。研究表明,4个月的婴儿已经形成了深度直觉。

    在童年期,新生儿生理上的发育大多数十伴随着运动能力的成熟。从经验的角度看,一般半岁的小孩慢慢开始学会抓着东西站着,而1岁的小孩可以不需要帮助的走路。

    青春期给子女带来的,更多的是日渐的性成熟。这个时候,子女们慢慢开始对自己仪表的主观看法形成更多的关注。少女们会为了自己能有一个苗条的身材而节食。

    等到了成年期,随着人们越来越步入老年,我们会发现自己头发越来越少、变得灰白,身高也会下降。但是,关于老年的生理变化,科学家门有一个权威性的结论:许多生理的变化不是因为老化,而是因为不使用,生理变化遵循一个“用进废退”原则。那些保持锻炼身体的老年人,很少会体验到那些通常被认为不可避免的衰老。

    二、认知发展

    “认知”是指概念、事实、命题、规则和记忆这些各种形式的总称。我们一生的认知能力是如何发展的,发展的过程中作为父母关注的重点应该是什么,本章节进行了详实的论述。

    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学术,最著名的还是让˙皮亚杰的“图式”理论,他提出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有序的、但不连续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这一年中,婴儿的允吸、观看、抓握、等感觉运动序列得到了改善、组合、协调和整合。他们逐渐发现自己的行为对外界有影响,他们的行为变得跟丰富多彩。这个阶段,儿童慢慢了解到了客体的恒常性。既他们理解了物体可以独立于他们的行为和知觉而存在或运动。前运算阶段。大约在2岁到7岁之间。这个极端,儿童运算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自我中心。即他们不能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具体运算阶段。大约在7岁到11岁。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了心理运算,逐渐产生了逻辑思维的活动。形式运算阶段。11岁之后。青少年开始认识到,他们所处的现实只是多个可以想象到的现实中的一个,他们开始思考真理,公平和存在此类深刻的问题。

    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 研究人员们也开始重视社会环境对我们认知发展的影响。他们认为儿童是通过“内化”的过程而发展的,即儿童吸收来自社会环境的知识,这个环境对认知如何随时间展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这点来说,教育环境、教学方式在决定儿童完成任务的成绩上起了很大作用。

    我们当代的文化刻板地认为成人期认知的变化意味着“变得更糟”,大家都认为随着年龄增大,我们的认知水平也得到普遍性的衰退。其实,研究表明全部人口中,只有5%的人的认知功能会出现较大的下降。而大部分的知识类型都是在长期的、终生的实践中获得。因此,我们应该得到结论:我们应该让大脑保持工作。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活动来保存一大部分认知功能,我们体验到的记忆能力下降,其实是非常轻微的。

    三、语言获得的发展

    任何婴儿都天生具有感知声音差异的能力。支持这个看法的证据来自于一些先天能力的实验,这些实验证明儿童具有感知音素差异的能力。到大约7个半月时,儿童认知反复出现的声音。这种能力使得他们开始获得词的意义。研究人员认为,儿童通过形式和修改假设来学习新词的意义。研究人员认为,儿童通过形式和修改假设来学习新词的意义,而这些假设收到诸如“相互排除”之类的先天原则的制约。跨语言研究帮组研究人员确定,语法的那些方面最有可能收到先天资质的支持。语言御用能力被定义为一系列指导儿童分析周围语言的操作原则。

    四、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的社会交往和预期在一生中是如何变化的。本节重点阐述了社会和文化环境与生物意义上的老化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一生中的每个阶段都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奖赏。

    埃里克森提出人的社会性发展,必须要成功通过一系列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他把人的一生划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会出现一个主要冲突或危机。人想要成功应对后面的发展阶段的冲突的话,必须在特定的阶段充分第解决这个主要当前的危机。

    大致年龄
    危机
    充分解决的结果
    不充分解决的后果
    0到1岁半
    信任对不信任
    获得基本的信任感
    充满不安全感、焦虑
    1岁半到3岁
    自主与自我怀疑
    知道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身体、去做某些事情
    感到无法完全控制事情
    3岁到6岁
    主动对内疚
    相信自己是发起者、创造者
    感到自己没有价值
    6岁到青春期
    勤奋对自卑
    获得丰富的社会技能和认知进技能
    缺乏自信心、有失败感
    青春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自我认同感形成,明白自己是谁,接受并欣赏自己
    感到自己是充满混乱的、变化不定的、不清楚自己是谁
    成年早期
    亲密对疏离
    有能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需要承诺的关系
    感到孤独、隔绝;否认需要亲密感
    成年中期
    再生力对停滞
    再关注家庭、社会和后代
    过分关注自我,缺乏未来的定向
    成年晚期
    自我实现与失望
    充满完善感,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意
    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无用,整天沉浸在沮丧中
    (一)儿童期
    儿童的基本生存取决于他人形成卓有成效的关系。这其中,家庭式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化塑造者和调节者。家庭帮组个体形成对他人反应的基本模式,这些模式反过来变成个体一生与他人交流的基础。

    关键词:依恋。婴儿与父母或其他看护人之间建立的紧密的情感联系,被称为依恋。教育学家,把依恋类型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安全依恋型、不安全依恋—回避型、不安全依恋—矛盾型。安全依恋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房间时显得忧伤,在母亲回来后寻求亲近、安慰和接触,然后慢慢地又去游戏;不安全依恋—回避型,在母亲离开后显得冷淡,可能在母亲返回后主动躲开或忽视她;不安全依恋—矛盾型,儿童在母亲离开后变得极为不安和焦虑;在母亲返回后也不能安静下来,对母亲表现出生气和抵制,但同时又表现出来接触的需要。

    最好的教养方式是什么?研究发现,这个方式是处于控制和反应的两个维度交界处:控制是指父母愿意充当儿童社会化负责人,而反应是指父母愿意充当儿童个体特点。权威(民主)型父母对儿童提出合适的要求,但他们也对儿童做出反应。或者要求孩子服从适当的行为规则,同时他们也保持交流的渠道畅通,以此来培养儿童调节自己的能力。这种教育方式,在产生于对目标的反应是,权威型的父母可能创造出一个家庭环境,孩子从中可以理解到为什么父母重视这个目标,也可能在学校里努力表现好,因为他们朝着这个目标有效地社会化了。因此,这种教养方式最可能在父母与儿童之间培养出有效的联系。

    而与之相反的有专制型父母:父母严格训练,但很少注意儿童的自主性;放任型父母:父母有响应,但不能帮组儿童学习必要的社会规则;忽视型父母:父母既不管制也不对儿童的独特性产生响应。

    (二)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

    安娜˙弗洛伊德说:“青春期的正常是通过不正常表现的”在很多人眼里,青春期似乎代表着风暴和压力。但是科学研究发现,其实很少有儿童在青春期会有所谓的内心动荡和非理性的行为。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发现一个人的真实身份。即建立认同感,而认同感的发展最终是要求青少年建立起独立的义务。通过这种义务,使得青少年在他们的环境中找到持久的社会支持,这种社会支持使青少年能够计划他们的未来。

    (三)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在成年时期,占重要地位的是社会关系和个人的成就。关于这两点,不同科学家引申出了不同的观点,埃里克森提出了亲密感和再生力;弗洛伊德提出了爱和工作;马斯诺提出了爱、归属感、成功和尊重这些需要。社会性亲密感是健康生活的先决条件。成为一名“关注他人”的人——即成为一名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并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的人士,是再生力的本质。

    上传中,请稍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与生活》第一篇——最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这样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kh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