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幻想过,要在以后的房子里,建造一个怎样的书房呢?
壁挂式的书柜,从脚底到伸手才能够到的高度。
满当当的书籍。没读过的放在一边,读过的放在另一边。
暖黄或浅白的灯光,不用太强烈,能够在任何角落里都能看书即可。
关上门,坐在地板上,书签安静地放在脚边。
靠着书柜,捧着一本书,一只铅笔,就是全世界。
或者,长长的写字桌。桌前的灯盏映着窗外的夜景。
桌上堆着近来看的书,和纷乱的笔记。
坐下来埋首读书,一两个小时后才抬起眼向外望着。
夜色庇护,此处独明。
在床边,放着几本七零八落的书籍。
早早地处理好事情,斜躺在床上翻着一本纸质优良的书。
手机关机,安静地躺在书下面。
看着看着,来不及夹书签的书从手中滑落。
读书用的夜灯还在荧荧亮着。
就这样,睡着了。
拥有着一间自己的书店。
挑选自己喜欢的书架、书桌,和书,装潢成喜欢的风格。
拿着阶梯在书架最高层找一本书,突然发现另一本非常喜欢的,迫不及待,坐在阶梯上看了起来。
一晃一下午过去,在夕阳的余光里,看到坐在地板上的,他,也捧着一本书看得入神。
时光很慢,如果太阳就这样温柔地不落,就很好了。
最早对书房有兴趣,还是学习刘禹锡的文章《陋室铭》的时候。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描述是非常诱人的。
后来知道了《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饮冰室合集》…
给自己的书斋取名,再以书斋之名来命名自己的作品,这样的玩法挺有趣啊。
他们的书斋有着反映志趣的名字。
蒲松龄,聊斋。
纪晓岚,阅微草堂。
乾隆,三希堂。
刘颚,抱残守缺斋。
张溥,七焚斋。
梁启超,饮冰室。
鲁迅,绿林书屋。
朱自清,犹贤博弈斋。
闻一多,何妨一下楼。
孙犁,耕堂。
丰子恺,缘缘堂。
梅兰芳,梅花诗屋。
恐怕我是没有志趣,但对书房,是真的喜爱。
给自己以后的书房取个名字吧。
要想很久。
关于书,我有太多美好的期待。
被书本充填着的生活,不外乎是最美好的一种。
晴天或者雨天,一个人出门逛逛书店都能有所得。
喜欢笔记本这个特殊的癖好,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读书,于我而言,就如毛姆的话:“养成读书习惯,也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
四月回家,见到朋友,她说,你是不是心情非常好啊最近。
嗯,我确实比从前快乐很多。
效果,这样立竿见影。
其实一直还算有着阅读的习惯,但数量总归不多。
秉承着“读的书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消化”的借口,延续着一个月四五本书都读得半拉拉的状态,直到今年初开始着手制定年度读书计划。
原本没有更高的要求,只是希望之前那种书读不完就搁置的状态能够改善,一个月读四五本书,如果全部认真读完,倒也能颇有所得。
渐渐地,却发现大量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儿。
五月是一个神奇的月份。除了五一假期在家里闲得出油的前四天,从五月五号开始,到这个月底,我已经读了十一本书了。
而此前,我的目标仅仅是八本书。
悲观主义的自己,也从这个超越了目标的成就里,看到了一些乐观的力量。
情绪的起伏总有周期,每两个礼拜都要陷入一场为期两三天的自我厌恶阶段。
大量读书之后,却鲜少出现。
甚至,上课的时候,一想到下课可以回宿舍看书,都期待得有点儿欣喜。
淘宝的购物车里装满了各种想看的书,再没有其他的东西(自己一件一件把原本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删掉了,因为知道没可能买它们。还有,淘宝买书可能更方便,甚至有很多绝版的、难以买到的书都能找到)。
会去学校的图书馆检索自己记录下来的好书,借回来看。
其他方面的欲望更低。不会花太多时间整理自己的衣柜,不会想着跟寝室的好朋友去逛街逛超市……)
刷微博知乎等软件的时间骤减,每天会看有意义的微信平台,无聊的时候就看淘宝购物车里的书,和豆瓣里标记了“想读”的书,看看书评,顿时就有了读书的动力。
想到过去被虚度的时间,就觉得挺惋惜的。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估计头脑里已经有更多东西了吧。
因为读书的时候很专注,所以,出去慢跑的时候,更享受那种漫无目的听着音乐的时光。如果放在以前,胡思乱想的时间太多,跑步的时候没有东西可以想了,就会觉得无聊而非放松。
嗯,这个月也突破了四公里的限制,跑了第一个五公里。(我是弱鸡不要跟我比= =)
更快乐更爱笑当然不用多说。
关键是,读书,真的会让你变成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我相信这种类似邪教一般的神奇魔法。
我的读书经历浅薄得本来就不值一提,所以,现身说法地宣扬读书的好处并没有说服力。
但,日积月累,总归看得到好的改变。
人们总是高估一天能够做的事儿,却低估一年能够做到的事。
找到能够提升自己的事情去做,一天,一个月,即使没有成效,一年,几年,总会看到使你继续下去的动力的。
从前,完全不敢相信有“一年可以读365本书的人”。而通过自己的实践,我相信,这虽然是个艰难的任务,却是“可能完成的”。
也许未来我也能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这个任务。
“读这么多书,要变成书呆子了吧。”
以我们的读书量、花在读书上面的时间来看,远远不至于到讨论这个问题的程度。
还有,我还真想通过读很多的书,来亲身试验一下,到底会不会变成书呆子。
读书这件事儿,也只能算是个小事。
我庆幸的更多的原因,是真正发掘到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是可以抵抗大多数坏事的一件好事。
是一个无论我独居生活还是结婚嫁人都可以被当做精神寄托的神奇世界。
是觉得“以后就算只买得起想看的书也非常幸福了呢”的安全感和踏实感。
站在最低等的初级读者的角落,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书,但是,只是推荐。
它和任何能带给你(长期)快乐的事情一样,都是最普通也最自由的选择。
如果你通过跑一次半马发现自己对运动对慢跑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你也可以说,用运动来抵抗全世界。
最终,只是找到能够帮助你抵抗一切的,那件事情罢了。
最近也有很多天马行空的设想,比如想建立读书会,想去进修成一个帮助别人的“读书指导”之类的。只是资历不够,还需要时间,还需要读更多的书。
我喜欢一本书里的一句话:头脑里有了一座图书馆的你,一定和现在的你是不一样的吧?
就算只是单纯好奇,我也想看看,那个头脑里有一座图书馆的自己,是什么样儿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