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之技”是句成语,源自《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有个人叫朱泙漫,变卖了全部家产,不远千里去跟支离益学习屠龙之技。三年后,学成回乡,却发现自己学的这一身绝技毫无用处。
民间也有“屠龙之技”的故事:从前有一人家,家有三兄弟,都外出学艺。老大学杀龙,老二学杀牛,老三学杀猪。结果,老二、老三都能凭所学之艺养家糊口,唯老大技无所用,最后饿死了。
成语“屠龙之技”喻指那些脱离实际、脱离应用的技术。由于与应用脱节,这种技术再好,也没有市场。
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也写了“倚天剑”和“屠龙刀”这两种利器。实际上,龙是不存在的,之所以叫“屠龙刀”,只是表明此刀与众不同、不同凡响,是高科技、黑科技而已。
现代科学中的很多理论都是看不见应用前景的,至少目前是如此。比如,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发几何学的广泛研究。20世纪基础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是数学描述工具的几何化(代数几何化)。代数几何化,从业者众多。然而,正如科学网肖建华博文(20世纪基础科学理论的尴尬,2021-1-26)指出的,这也造成现代科学理论研究与现实的工程应用研究脱节。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很多研究都是在研究屠龙之技呢?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高校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找不到工作。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也让人怀疑高校所教的是否屠龙之技。
每年高考,家长最最烦心的莫过于替自己的孩子选专业。作为一个家长,最怕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孩子学了屠龙之技,将来英雄无用武之地。用更现实一点的话说,是怕将来挣不到大钱。
物理学是屠龙之技吗?当然不是。首先物理学是科学,物理学的应用才会产生技术。科学的使命是为人解惑,科学首先是方法论。科学的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才有“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之说。
那么,有哪门学问现在或将来是属于屠龙之技的么?
答案是,没有。实际上,没有屠龙之技之说。任何技艺都是有用的。会屠龙,难道不会屠猪?学屠龙当然可能像朱泙漫那样,吃不饱饭。但是学哪本技艺可以保证将来吃得饱饭、买得起房、娶得起老婆、生得起孩子?一个人,吃不饱饭、买不起房、娶不起老婆、生不起孩子,首要原因还是其个人能力使然,不是技艺本身决定的。
所以,不管学习何种技艺,关键是学好。任何一个行业,站在队伍前面的,都可以挣大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听说哪行的状元是吃不饱饭、买不起房、娶不起老婆、生不起孩子。哪怕这个行业是要饭。
如何才能学好呢?当然兴趣是第一驱动力。但是还有第二、第三驱动力。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的,这需要时间。大学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自己。但是不能等了解自己了再去学艺。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机会去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的。过去讲“干一行爱一行”是有道理的。爱一行跟爱一个人一样,可以一见钟情,也可以日久情深。
每年学校里都有一些学业上被红色预警的学生。他们中确有一些人对所学专业丝毫提不起兴趣。每逢他们或他们的家长征求我的意见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建议,年轻就是资本,等待、观望不如痛下决心,重头来过。这是当代,在过去,至少我是没有这个资格的。过去的我们先找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是首要任务,不敢凭兴趣做事。时代不同了,所以年轻人选择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