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物欲时代
后物欲时代也可以叫做后消费时代,因为这里的物欲等同于消费,后物欲时代的也就是消费社会时代之后。最近“后XX”格式的概念满天飞,“后工业时代”,“后真相时代”,“后现代”……不一而足。但是消费社会却是扎实被研究的严肃社会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爆炸之后,人们温饱问题彻底解决之后,人类过剩的精力怎么安放?另外,生产能力爆炸之后,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多生产出来的物品总需要人来消费,于是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这种态势,通过消费生产能力爆炸多出来的天量商品来消耗或者说满足人类多余的精力,用俗话说就是“吃饱了闲的”消费社会,这样整个社会又达到平衡,现代社会,我们经常能听到“需求不足”、“需求不振”的经济学名词,在产品制造领域,我们会经常碰到“挖掘需求”,“制造消费场景”等专业名词,就是这个消费社会的证明,证明我们已经走出了“稀缺”经济学,走上了“过剩”经济学,然而人类的消费能力,还是赶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需要生产端的人“创造需求”来拉动消费。最经典的案例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侄子——爱德华·伯纳斯。他操作的经典案例,是1929年帮助美国烟草公司说服妇女,在公共场所吸烟是女性解放行为,他说香烟是“自由的火炬”。第一次将消费和生活方式、生活场景联系起来,现在已经是广告商们的标准操作了。
&emsp然而,当我们享受物质丰富的同时,却并没有感受到幸福和快乐!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当可支配财富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更多的收入(也就是消费能力)并不能线性提升幸福感了。从美国社会学研究来看,1990年人均消费支出比1957年差不多翻了一倍,但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其实没什么变化。
温饱、牛逼和刺激
在郑也夫的《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一书中,将人类需求,粗略地分为温饱、牛逼(没错,原文就是牛逼,翻译就是niubility,哈哈)和刺激,这自然和马斯洛的需求模型相比稍嫌粗糙,但是也能说明问题,人在原始狩猎时期,我们通过打猎获得了食物(温饱),通过猎杀大型动物的成就获得群体尊重和认同(牛逼),通过猎杀中的紧张的身体和心理活动获得刺激!一石三鸟,往往能通过一个活动获得三种满足,而现代社会,在用物质消费满足了温饱的同时,还要用物质消费来满足牛逼的感觉(各种时尚、各种奢侈品),同时还要用物质消费来满足刺激的幻觉(详见各种SUV广告)。作者认为物质消费能很好地满足温饱需求,但是牛逼和刺激却不是买买买能够完全覆盖的需求。例如,和朋友一起打篮球,历经艰难困苦,过了n个人直接上篮球进了,那种突然释放紧张压力的兴奋感;再如打《英雄联盟》,然后你突然超神五杀上高地,那种酸爽感;这些感觉不是单纯消费能带来的,这也是郑也夫认为游戏能给人带来的解放。
郑也夫认为温饱、牛逼和刺激也许是人的本性,人要活得快乐需要从这三种根本需求着手。为什么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如此受欢迎,在《为什么是足球?》一书中有详细论述,足球几乎满足了人类几百万年进化而来的狩猎本能,充分满足牛逼和刺激,虽然足球不能吃也不能喝,但是人们就是爱它。
仅仅是游戏么?
当然本书中的游戏是抽象的,不是特指《英雄联盟》之类的游戏,工作中的挑战、学习中的挑战都可以产生类似游戏的趣味。但是,这些都是产生心流的活动,作者似乎过于受《心流》一书的影响。我们要获得快乐和幸福只有通过心流么?非也!在《人类简史》中, 赫拉利说:“目前看来,对快乐与否的影响,家庭和社群要比金钱和健康来得重要。那些家庭关系紧密良好、社群互相扶持帮助的人,明显比较快乐。”也行幸福和快乐的化学成分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多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