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花起,春将尽。暮春赏杨花,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其诗风格清新,意境优美。在朴素的描述中,让人感受到离愁像杨花一样充满四周。
每年三四月份,杨花离开枝头,如雪花般四处飞散。
唐代诗人吴融有诗云:“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百花都怕被风吹落凋零,只有杨花乘风舞蹈。杨花不与百花争锋,特立独行,十分新巧。
吴融认为杨花可爱,不争风头。而韩愈笔下的杨花,却体现了作者的另外一种态度。“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有关杨花的诗很多,而我却独爱宋代学者叶采的这首《暮春即事》:“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这首小诗,居家如常。作者专心读书以至于忘记了时间。全诗自然宁静,悠闲惬意,不为杨花欢喜或忧愁,只是享受着这充实而安详的时光。
朴素的杨花,在古人的诗词中不仅是一种风景,更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