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341灵枢35胀论1/2

《黄帝内经》341灵枢35胀论1/2

作者: 莣致均湘醴陵生态村 | 来源:发表于2023-12-19 21:06 被阅读0次

灵枢·胀论32/81-1/2

黄帝日: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
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黄帝日:何以知脏腑之胀也。
岐伯曰:阴为脏,阳为腑。
黄帝日: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耶,脏腑之内乎?
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
黄帝日:愿闻胀之舍。
岐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日胀。
黄帝日: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名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
(《医部全录》注日:此处必缺岐伯所答之言。)

黄帝日:未解其意,再问。
岐伯曰:夫胸腹,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

相关文章

  •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第二十》

    【本章要点】 一、胀的病因与病机,大多是由于寒气逆上,正邪相攻,营卫之气不能正常运行,便形成胀病。 二、胀病的分类...

  • 回归自己

    2018-10-27琦妈读经内容:《黄帝内经•灵枢》1-2,《伤寒论》9。 教育孩子,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二人同心,可...

  • 共读/《黄帝内经》灵枢卷三十四:胀论篇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歧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黄帝曰:何以知藏府之胀也?歧伯曰:阴为...

  • 《黄帝内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

  • 胀论(2)

    黄帝曰:愿闻胀形。 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哆...

  • 胀论(1)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 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黄帝曰:何以知脏腑之胀也。 岐伯曰:阴为脏,阳为...

  • 《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第三十四》

    【本章要点】 一、说明了水胀、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等的病因、症候、病机以及其间的鉴别诊断等。 二、对肠覃和石瘕指...

  • 夏季该如何祛湿?

    《素问·天元纪大论》:“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湿邪。《灵枢·水胀》:“此皆尝有伤于湿气。”湿性粘滞重浊,易伤阳气。...

  • 黄帝内经—咳论篇3

    以往文章: 黄帝内经-咳论篇1[https://www.jianshu.com/p/7da35f894a9b] 黄...

  • 20190128

    读经时间:102周第1天 共计716天 读经内容:《易经系辞上传》5—章;《黄帝内经·灵枢 第十章2 》;《心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341灵枢35胀论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tn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