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外经》--异传篇第六十七

《黄帝外经》--异传篇第六十七

作者: 开心农夫天意 | 来源:发表于2023-04-01 00:15 被阅读0次

异传篇第六十七

【题解】

此篇主要论述五脏六腑的病邪转移和传变规律,并预定死期。异传者,指五脏六腑感受不同的邪气后出现不同的传经。就当时条件而言,固然是基于实践总结之定论;但作为现代临床,作为参考可也,决不能视为一成不变之教条,而应根据现实客观条件具体分析对待。因现代医药条件既可预防阻止,又可快速救治,使之不传不移,从而改变从前的结论。当然,现代病症又必然有新的发生与新的疗治方法,总不能机械对待,而应以古厚今,作为科研和临床的参考。

原文

雷公问曰:各藏腑之病皆有死期,有一日即死者,有二三日死者,有四五日死者,有五六日至十余日死者,可晰言之乎?

岐伯曰:病有传经不传经之异,故死有先后也。

雷公曰:请问传经。

岐伯曰:邪自外来,内入藏腑,必传经也(2)。

雷公曰:请问不传经。

岐伯曰:正气虚自病,则不传经也。

雷公曰:移寒移热,即传经之谓乎?

岐伯曰:移即传之义,然移缓传急(3)。

雷公曰:何谓乎?

岐伯曰:移者,藏腑自移;传者,邪不欲在此腑而传之彼藏也(4)。故移之势缓而凶,传之势急而暴,其能杀人则一也。

雷公曰:其传经杀人若何?

岐伯曰:邪入于心,一日死。

邪入于肺,三日传于肝,四日传于脾,五日传于胃,十日死。

邪入于肝,三日传于脾,五日传于胃,十日传于肾,又三日邪散而愈,否则死。

邪入于脾,一日传于胃,二日传于肾,三日传于膀胱,十四日邪散而愈,否则死。

邪入于胃,五日传于肾,八日传于膀胱,又五日传于小肠,又二日传于心则死。

邪入于肾,三日传于膀胱,又三日传于小肠,又三日传于心则死。

邪入于膀胱,五日传于肾,又一日传于小肠,又一日传于心则死。

邪入于胆,五日传于肺,又五日传于肾,又五日传于心则死。

邪入于三焦,一日传于肝,三日传于心则死。

邪入于胞络,一日传于胃,二日传于胆,三日传于脾,四日传于肾,五日传于肝,不愈则再传,再传不愈则死。

邪入于小肠,一日传于膀胱,二日传于肾,三日传于包络,四日传于胃,五日传于脾,六日传于肺,七日传于肝,八日传于胆,九日传于三焦,十日传于大肠,十一日复传于肾,如此再传,不已则死。

邪入于大肠,一日传于小肠,二日传于三焦,三日传于肺,四日传于脾,五日传于肝,六日传于肾,七日传于心则死。不传心仍传小肠,则生也。邪入于胆,往往不传,故无死期可定(5)。

然邪入于胆,往往如见鬼神,有三四日即死者,此热极自焚也(6)。

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移缓传急,确有死期可定,最说得妙。

【注解】

(1)晰,明白,清楚:清~。明~。

(2)邪自外来,内入藏腑,必传经也:外邪,即虚邪贼风之类,大多由内虚召来。

(3)移即传之义,然移缓传急:转移与传变,含义大致相同,但是转移病情变化比较缓慢,而传变病情变化急重。

(4)移者,藏腑自移;传者,邪不欲在此腑而传之彼藏也:转移,是在同一个脏腑中自行移动;传变,邪气不是在同一脏腑而是传到其它的肮腑。

(5)邪入于胆,往往不传,故无死期可定:《内经》曰:“凡此十一藏,皆取决于胆”。邪气进入胆腑,往往不发生传变,故无法预定死亡日期。

(6)然邪入于胆,往往如见鬼神,有三四日即死者,此热极自焚也:邪气进入胆腑,病情危重,往往出现幻听幻视,好象见到鬼神一样。出现这种情况,有的病人三四天就死亡了,这是热到极点自焚而亡。

【白话】

雷公问:各脏腑的病都有死期,有一天就死亡的,有二三天死亡的,有四五天死亡的,有五六天至十多天死亡的,可以详细解析吗?

岐伯说:疾病有传经和不传经的差异,因此死亡的日期有先后的差别。

雷公说:请问传经?”岐伯说:邪气从外面进来,进入脏腑,必然会传经。

雷公问:请问不传经。岐伯说:正气虚损,病人自己发病,就不会传经。

雷公问:寒气迁移和热气迁移,就是所谓的“传经”吗?

岐伯曰:迁移也有传变的意思,但是转移缓慢,而传变迅速。

雷公问:怎么说呢?

岐伯说:转移,是病气在同一个脏腑中迁移;传变,是邪气从某个脏腑传到别的脏腑。因此,转移的气势缓慢而凶险,传变的气势迅速而凶暴,而能够导致人死亡的结果却是一样的。

雷公问:传经导致人死亡会怎么样?

岐伯说:

邪气进入心,一天死亡。邪气进入肺,三天传到肝,四天传到脾,五天传到胃,十天就会死亡。

邪气进入肝,三天传到脾,五天传到胃,十天传到肾,又经过三天,邪气解散病就会痊愈,否则就会死亡。

邪气进入脾,一天传到胃,二天传到肾,三天传到膀胱,十四天邪气解散就会痊愈,否则就会死亡。

邪气进入胃,五天传到肾,八天传到膀胱,又经过五天传到小肠,又经过二天传到心就会死亡。

邪气进入肾,三天传到膀胱,又经过三天传到小肠,又经过三天传到心就会死亡。

邪气进入膀胱,五天传到肾,又经过一天传到小肠,又经过一天传到心就会死亡。

邪气进入胆,五天传到肺,又经过五天传到肾,又经过五天传到心就会死亡。

邪气进入三焦,一天传到肝,三天传到心就会死亡。

邪气进入心包络,一天传到胃,二天传到胆,三天传到脾,四天传到肾,五天传到肝,不痊愈就会再次传变,再次传变不痊愈就会死亡。

邪气进入小肠,一天传到膀胱,二天传到肾,三天传到包络,四天传到胃,五天传到脾,六天传到肺,七天传到肝,八天传到胆,九天传到三焦,十天传到大肠,十一天又传到肾,如此再次传变,不痊愈就会死亡。

邪气进入大肠,一天传到小肠,二天传到三焦,三天传到肺,四天传到脾,五天传到肝,六天传到肾,七天传到心就会死亡。如果不传给心,仍然传到小肠,就可以存活。

邪气进入胆,往往不传,因此没有死期可预定。然而邪气进入胆,往往象见到鬼神一样,也有人三四天就死亡了,这是热到极点自焚而亡。

雷公说:好。

陈士铎说:转移缓慢,而传变迅速,的确有死期可以预定,说得妙极了!

【笔者按】

这一章写得惊心动魄,直言邪气之异传脏腑病变不愈则死,甚至连死期都定下来了。难怪梅自强前辈在“解要”中对此说法抱怀疑态度,强调现代医学的先进,可以快速救治,阻止不传不移。

其实我读此篇,却有会于心,知此说乃后天顺行之说,如果跳越此层,依外经之宗旨来看,逆转生死,颠倒阴阳,把“必死”之说变成必生之道,将传变之邪气换而成内修之真气元神,再看传经之期日,原来是真元运行之火候。古人诚不我欺,原来有“五日一候,一年合七十二候”之说,却是过来人经验之语。就是说如果修得真元传经的速度也是之样的话,正好符合内丹火候之说了。

诗云:

生死原来一念间,真元邪气透玄关。

修成正果全无病,笑把金丹即日还!

相关文章

  • 《黄帝外经》之六十八《异传篇》

    雷公问曰:各脏腑之病皆有死期,有一日即死者,有二三日死者,有四五日死者,有五六日至十余日死者,可晰言之乎?岐伯曰:...

  • 《口耳相传的精髓》

    《黄帝外经》首见于《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五·方技类·医经》中,相关之书目为:黄帝外经三十九卷或三十七卷。另有扁鹊...

  • 失传的《皇帝外经》

    《黄帝外经》首见于《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五·方技类·医经》中,相关之书目为:黄帝外经三十九卷或三十七卷。另有扁鹊...

  • 《黄帝外经》之七十《伤寒同异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伤寒之病多矣,可悉言之乎?岐伯曰:伤寒有六,非冬伤于寒者,举不得谓伤寒也。雷公曰:请言其异。岐伯曰...

  • 《黄帝外经》——救母篇第六

    容成问于岐伯曰:天癸之水,男女皆有之,何以妇人经水谓之天癸乎?岐伯曰:天癸水,任癸之水也。壬水属阳,癸水属阴。二水...

  • 《黄帝外经》之七十七《昼夜轻重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昼夜可辨病之轻重乎。岐伯曰:病有重轻,宜从昼夜辨之。雷公曰:辨之维何?岐伯曰:阳病昼重,阴病昼轻,...

  • 《黄帝外经》之十七《脏腑阐微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脏止五乎?腑止六乎?岐伯曰:脏六腑七也。雷公曰:脏六何以名五也?岐伯曰:心肝脾肺肾五行之正也,故名...

  • 《皇帝内经》一

    《黄帝内经》为什么以黄帝为名? 在汉代,除了《黄帝内经》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

  • 《黄帝外经》之二十七《肾水篇》

    少师曰;请问肾水之义。岐伯曰:肾属水,先天真水也。水生于金,故肺金为肾母。然而肺不能竟生肾水也,必得睥土之气薰蒸,...

  • 《黄帝外经》之三十七《命门真火篇》

    少师曰:命门居水火中,属水乎?属火乎?岐伯曰:命门,火也。无形有气,居两肾之间,能生水而亦藏于水也。少师曰:藏于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外经》--异传篇第六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tn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