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在干扰我们的生活。大到自然环境,小到内心情绪,我们一直在不停的和内部、和外部做着斗争。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外界环境妥协,但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妥协给了自己。
当孩子哭闹着要求不要刷牙时,大人们妥协,于是大人们就要面对孩子破洞的牙,当然还带着大人们洋洋自得的心情,以及将责任推卸给孩子的满足感。当孩子哭闹着要看电视玩电脑时,大人们妥协,于是大人们就要面对一个带着近视眼镜游走在不同培训机构的小孩子。大人们说:我提出了要求,但是孩子不配合。也有很多的大人们总在孩子旁边吆喝,却从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这种小事,大人们很懒。因为大人们仅仅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角度,更懒得对孩子的事情动动脑筋。孩子越大,大人们越懒。不是懒在行为上,而是懒在思想上。对孩子我们都不吝色,却总懒得不动脑。
大人们很乐意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却从不思考自己身上的问题。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是拿来主义者。从不学习育儿知识,也不爱听大道理,这些都是做父母的懒的表现。
有些人曾经爱运动,爱健身。可是换了地点、天气不适等又成为了不运动的借口。很多人会看着自己满身的赘肉、苍老的面容、以及病态的身躯不断奥悔,却懒得去思考改善现状的途经。即便思考了,也懒得去行动。这些人高高自大,眼高手低。当问题找上门,机会已疏远,这些人还依然自我满足,否认自己的懒,将责任归咎于他。
有些人懒得学习,却总是说自己没时间。人的一天24小时,除去吃饭、睡觉和工作,难道挤不出个10分钟?有时不是没时间,而是时间都用在了担忧和妄想上。对于小而短的时间,有些人压根看不上;我们更是懒得从小而短的时间开始。我们的思想过于固执而不懂变通,所以我们总会被打扰,并经常会因为内心的偷懒而放弃。
于是,我们会错失工作上的升迁机会;有时我们会错失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而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太懒而失去。
知名书评人鼹鼠的士豆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做一件事情最佳的时期是三年前,其次是现在。对环境的过度忧虑并不能帮助我们,相反会延迟甚至阻碍我们行动的能力。
因为懒癌发作,我们还未开始就已放弃。
如果一件事情摆在那,不论大小,你都能努力而认真的去完成,那么你的内心一定是充实而丰盈的。相反,如果一件事情摆在那,不论大小,你都用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来对待,那么你的人生终究也就是普通人走一场。
专注于一件事,专注于自己的当下,不过分自大,也不过分谦逊,找到自己的节奏,耐着性子走自己的路。路上有很多的诱惑都敦促你偷懒放弃,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定能发现最美的自己。
想要偶尔不偷懒,真的很容易,想要十年如一日的不偷懒,却是难上加难,这是考验。过关了,就是人生赢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