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18届毕业生也在社会上闯荡了半年,走出校园,参加校招,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心仪工作的年轻人经历了迷茫、好奇,逐渐适应着自己的工作。
那么,寻找工作以及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准备和施行,才能最大化地成长自己,保护自己呢?
以我身边的朋友,同事们的经历来讲:
1.
工作前,毕业前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就应该思考要考研还是工作。
放下考研党不表,以辉哥为例:他本科学的是电气自动化,所以很早就开始准备考国家电网,期间也参加了春招,以及秋招。
在参加招聘会之前,他详细地研究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位,以及自己向往的公司。在简历方面,他在借鉴前辈的基础上,做了细致的功夫。
所以他在面试时能做到有条不紊,最后国家电网没考上,还是去到了心仪的公司。
所以,我们在进入职场前,需要静下来分析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尽量避开劣势,去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其次,我们要学会把握大局,也就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现如今,人工智能很火,教育兴国也经久不衰,马云也申明要重回教育界等等,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在确定方向后,就需要我们制作好自己的简历,简历中要明确自己的理想职位以及各种实战经验,例如:我某某电子厂做过流水线工人之类的经历,如果与所关联岗位关系不大,最好不要写。
简历——你的第一张“名片”投递简历要有的放矢,当然“量”要有保证,要有保底地offer,心中要有数。
接着,在面试的过程中,提前地问好工资待遇,试用期,违约金(校招),福利待遇等,不要因为自己没经验,不敢提合理要求,你一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满腹牢骚
2.
在入职后,我的一些朋友和我抱怨,
“这和我想的差距也太大了,什么鬼?”
“我是来做大事的,天天让我打扫卫生,跑腿,有完没完了?”
“我真是受够了,我不问,人就不教,问一句,哼一句,一副“老子最吊”的样子。”等等
确实,实际的情况给我们的想象有差别,但是在本质的价值观不冲突的情况下,尽量去适应这个环境,当然,如果发现这家公司“假大空”,不做实事,内部消耗严重,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衡量了。
我的一位前同事,入职一个星期后,发现这边成单率一般,提点低,部门体系不成熟后,果断离职,重新找了一份工作,他走的时候和我说:“我是来挣钱的,不是来养老的。”
我很佩服这种人,不管是为了挣钱还是积累经验,他们的目标很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满足,就立刻做决定止损。
我认为我们都需要学习这种“止损”思维。
3.
在工作中,我们也应该注意:
不要拖延,出现问题立马解决,否则会越积越多。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经理会不会叫你去开会,你的客户需要会不会被延迟,你会因此而丢掉一单。
以我个人为例,我联系快递下午5点发货,原本准备4点左右准备手续,可是快递员3点多就来了,所以我手忙脚乱地准备好,还麻烦了同事帮我打印,很是狼狈,也耽误了其他工作。如果我早点准备呢?效果会很不一样。
及时和上级沟通你的工作进程,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努力。这样不仅可以与上层打好关系,也可以督促我们很好地完成工作。
多和各部门的同事沟通,这样不仅可以增进感情,同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你懂的)。
不断加强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人才迭代速度之快,我们难以想象,不持续学习,你终将被淘汰。
少抱怨自己的老板,如果你做老板,不一定比他强。况且,你还不是老板。我们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加一学习,成功者必定有自己的优点值得学习,那样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
人生如“打怪”即使“初始装备”有差距,我们也要通过努力,是自己成为“RMB”玩家。
天道酬勤,我们远比自己想的要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