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意思是要尊敬教师,尊重师长的教诲。从古至今,尊师重教的例子比比皆是:程门立雪是对老师的尊重,张良拾鞋也是对老师的尊重;毛主席在给他的老师徐特立的信中谈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对老师的尊重,居里夫人在参加华沙镭研究所落成典礼时,亲自将她的老师请上主席台更是对老师的尊重。可以说,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尊重老师、尊师重教的事例不胜枚举。
社会掀起尊师重教的风气对一个民族来讲是一件大好事,或者说是一个民族奠定未来的大举措,如果一个民族不尊重教师,不尊重教育,那么这个民族的未来是令人堪忧的。社会尊重教育,尊重教师,教师也要有对学生的尊重,一是因为法律面前前人人平等,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谁比谁高贵一些的说法;二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迫切希望与教师能够肩膀一样高,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
那么,教师怎么样才算是对学生的尊重呢,笔者认为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思想观念上转变教师高高在上的想法,认为我是你的老师,我比你知道的多,我比你权威得多,你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我或者我的管理,不肯走下讲台,不肯走下神坛,这种思想要不得,如果还有这种思想,谈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只能是滑稽之谈了。
二是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课堂上是良师,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师风采,课下是益友,要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气魄。一方面教师要学会与学生无隔阂的沟通,面对学生的问好,教师要礼貌性的回礼,而不是头抬得老高,对学生的问好置之不理。另一方面要经常对学生拍拍肩膀摸摸头,做学生生活中的朋友,为学生解决生活中、与人交往中的诸多问题。
三是把握好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把课上好。上好课是做教师的根本,也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课下与学生打成一片固然是好,如果课上的很平庸,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也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在课堂上既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和为人处世之道。如果课上的不好,低效甚至无效,给人一种糊弄的感觉,即使你课下做的很好,从本质上说谈不上对学生的尊重。
当然,尊重是相互的,教师对学生尊重,学生和家长才能对教师尊重,笔者这里谈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没有半点降低教师地位或者淡化尊师重教的意思,只是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推行教学改革、课堂改革的必要前提,毕竟,教育的发展还是要靠教师的发展,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人成才才是教师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