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做决定,大家是不是觉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呢?很多人会觉得,做出一个决定可以不用1秒的时间。我只能说,这样的决定算是决定吗?
在工作上,你纠结过离职和不离职吗?职场晋升,你纠结过是选他还是他吗?生活中,你纠结过是否买哪里的房子吗?朋友聚会,你纠结过在哪里吃饭吗?
小到生活中小事,大到决定人生命运,每一个决定都需要我们做出选择。
我先说一下我遇到做决定时的状态吧。
我在面对一件事的时候,总是会思前想后。但是就是不着边际,想的和事情的本身没有任何关系。遇到别人的意见时,自己还提不出反驳,只能跟着别人走。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做决定的时候,还好一点。因为没有人可以“善意”的提醒,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碰到别人的时候,似乎就把自己“托付”给了他。
还有一个表现。自己在众人面前做决定的时候,会考虑别人的“小声细语”。一心追求完美,心里容不下任何瑕疵。作出决定时,开始畏手畏脚。作出决定后,还在小心的收集别人对自己的“议论”。时间长了,觉得做个决定真的不容易,太累心了。有时想想不如跟在别人后面,走他人走过的路吧。(你这样想过吗?)
一直跟着别人,在后面走,我想,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的。我也一样,我也想做力挽狂澜的勇士,做出属于自己的耀眼成绩。所以,我决定要改变,改变这种“纠结决定”。
我查找了这一类的书籍,请教了一些周围的前辈。结合书中的观点和前辈的指导,我规划了一些方法,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赐教。
认清可冒的险和不可冒的险
做出一个决定,后面会带来2个结果,一个是好的,一个是坏的。好的既是正确的,大家都希望看到的。坏的既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规避的。
首先,应该分清楚,这件事作出决定后,给我们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很简单,如果这件事失败,还有没有能力生存下去,如果可以,在考虑有多少的成功几率。成功的几率大于70%,就去做,反之,不做。
确定自己可不可以冒险,是做决定的前提。如果你冒了本不应该冒的险,你可能会永远都翻不了身。比如股市。
接下来,利用数据理清头脑。
数字指的是数据,事实是与数据相关联的事项或过去的事实,逻辑是指用来做出最终决定的理论依据。
多方面的寻找和事件本身的数据,比如事件的本身,时间,地点,特质,相似物。这样可以增加数据的可靠性。然后分析数据背后的事实和事件,通过搜集数据和分析事实,推断事件的发展趋势和结论。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在大学城附近开一家快餐店,你需要搜集大学城附近的快餐店或饭店的信息。比如,饭菜的价格,进货渠道,就餐情况,距离大学城的路程,房租等等相关的基础数据。有了这些数据,你还要分析数据背后的事实。就餐的人数变化规律,节假日和工作日的波动等,通过这些数据和事实的分析,推断出这个快餐店是否可以在这里有发展的前途。
当你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以后,是不是要决定开始大干一场呢?这时,有人在耳边说“某某地方还有瑕疵,不能100%确定”。
你会怎么办呢?听从他的意见,还是坚持自己的?
当你听到这样的声音,开始质疑自己的时候,你已经不自信了,开始变得犹豫。这只能说明2点。1是对自己整理的数据没有信心;2是没有数据为依据,自己只是凭直觉作出决定。
面对自己整理的数据没有信心的情况,你可以参考一些比较权威的人士的意见,多与人交流意见,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的地方。
针对第二种情况,有人常说,直觉是最可靠的。我不否认也不赞同。直觉其实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摄入的信息的累积。对直觉我们没有依据可以解释他,但有时靠直觉做决定,事情的结果大部分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没有依据的前提下做出决定,我的建议是相信直觉,不要在意别人“似乎不正确的理由”。我们是给自己做的决定,不是他人。活出自己的样子,要比活在别人的在嘴里要快乐的多,你觉得呢?
最后,总结一下。作出决定和实施决定是2个不同的问题,在这里不要混淆。做出决定的前提是要确定是否可以承担失败的结果,如果不可以,就在等待时机。做出决定时,2个思路。1是搜集大量的数据为依据,为做出决定做参考;2是相信直觉,不要在意别人的“似乎不正确的理由”和旁人的“议论”。相信当下的直觉,因为这是最好的自己。
我们是很脆弱的生物,偶尔会抱怨,羡慕他人,或者希望得到他人的表扬。但如果总是这样,人生就会变得浑浑噩噩。
请记住,我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表扬而做某事,而是相信自己是正确的才去做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