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泉州参加心理疏导技能的培训,主讲者是赖丹凤老师,她的语言幽默风趣,期间我都能将老师讲的很多内容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自己在与孩子沟通时存在的问题。
老师教给我们非常好用的三句话:1、我不一定认同你的做法。2、但我会努力理解你的需要(或另外一种办法能满足你的需求。) 3、我不知道他们对你做了什么,但我知道你是真的受伤了。这三句话可以用在我们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中。
老师站在妻子、丈夫、小三的角度,分别说明了安全感、新鲜感以及对父母的讨好人格。当我们责骂小孩子时,小孩玩手机,是因为手机给了他们隔离的空间。家长给小孩报兴趣班,实际上是在满足家长幼儿时的缺失。
对待与孩子之间矛盾的两个方法:1、如果有足够的耐心,什么都不做,情绪会自然下降。2、不讲道理,一起伤心,陪伴。四个步骤:1、相信每个人都能自己解决问题2、情绪会影响。3、等,情绪会自然下降。4、疏导
老师让我们在纸上写出我们现在所具有的角色,大部分人都具有七到十个角色。然后在这几个角色中,选择最不能取舍的三个角色,第二让大家选出自己做得不好的三个角色,第三让大家划出最有情绪体验的三个角色。在我家较为简单的家庭背景的角色中,同时具备了以上三项的只有一个角色,就是母亲的角色。大部分学员也选择了这个角色。另外两个觉得自己做得不好,并能引起情绪体验的是社会角色。
关于对完美父母的讲解,也是让我大为吃惊。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也不需要当完美的父母,只需要多此觉察。让孩子学会迎着情绪,会主动调节别人的情绪。太过完美的父母,要教会孩子不在我们这样的环境中如何生存。
最为关键的一个概念叫做“功能外包”。每个人都有两个功能,一个是自我反省,一个是自我保护。还有两个功能:放纵和调节。每个人身上都兼具不同的功能;当与不同人在一起时,部分功能会被承包,于是我只需要展示一部分功能。在不同人面前会展示不同的自己。你希望他展示哪个功能,你就需承包另外的功能。
处理孩子对话的原则:一、唯一的真实是感受。二、用中性或正向的词汇替代愤怒和报怨。三、尊重他的自我价值,比他还要更多。四、觉察是一切改变的开始。
要教给孩子,父母凶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爱的五种语言:1、认同、尊重、赞美。2、陪伴、关注。3、服务、照顾、指导。4、花钱、礼物、浪漫。5、抱、摸、亲、TOUTH。老师让我们从上面五点中选出,老公用过以上哪一种语言表达爱,我们最能接受哪一种语言。也让我们选择了,我们给对方表达爱,对方会接受。让我们用对方听得懂的方式表达爱。教会对方你敏感的语言。
课堂经典语句:1、咨询师是没有道德底线的人,不会告诉你解决问题的答案。2、孩子 最知道如何在短时间内把父母逼疯,孩子最容易沟起我们的童年创伤。3、觉察到自己做得不好能及时离开是种本事。4、要清醒的知道自己的按钮在哪里。4、影响孩子性格的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孩子以为我们做了什么。5、被父母虐待的孩子,不会停止看父母,但他会停止爱自己。6、刻板的人喜欢讲道理,道理说的都对,但别人不爱听,这样的人常伴有关节炎,这句话我想到了大姑姑。7、挫折教育是双刃剑,不要随便使用。8、愤怒的话,背后的需要都是被尊重。8、真实比完美更重要9、爱是需要特意关注和表达的。关系是影响力的基础。9、助人自助10、“你看吧,我早就告诉你……“这句话很伤人。11、生个孩子促进身体健康。12、带有觉察的养育可以治愈。13、要有主动离开舒适区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