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早前拜读过,今又重读,又多了几分思考。
初读时,还是学生,对于社会、生活之类的东西,到底接触不深,以为那种人性的黑暗只会属于那个特定的年代。也就是说,当时只会当成一篇构思巧妙的历史小说来读。
一个在罗生门下躲雨的家奴,他刚刚失业,茫然不知所措。偏巧此时,遇见拔掉死人头发的老妪,家奴邪念大发,决心走上强盗之路,扒掉老妪的衣服并逃离罗生门。为了生存,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小说情节简单,人物少,场面小。晃一眼而过,这只是描述战乱饥荒年代人性黑暗的文,直到重读,才又有新的发现。
在人们内心深处,这种关乎道德与生存的抉择一直存在,只是战乱饥荒时代会放大内心的黑暗。
譬如,一个人没有钱,日子过得拮据。某天,面前突然出现一个可以大赚一笔的机会,能极大改善目前的生活。可是得到这笔钱财,要做一点违背道德的事情,不会伤人性命但确实和一直以来所受的道德教育相悖,你会怎么选择。先不要着急说不,我们再把条件恶化一下,家里有孩子生病,老人也躺在床上,却没钱治病,有这么一个赚钱机会,你会不会接手;如果孩子濒临死亡,没人帮助你,你会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只是现在社会环境好,能正当解决困难的办法更多而已。如若到了战乱年代,每个人都自顾不暇,就是考验人性的时间了。
不过,笔者写这篇文并不是宣扬人是如何邪恶的动物。相反,更为人类能克制自己的恶而感到不易,这才是这个世界的美好所在。
在读《罗生门》之前,得简友的推荐,看了电影《阿修罗》。同样是战乱,这电影里的人物,为了生存真是什么都可以做——连人肉都能吃!只有一个人是例外,电影女主角——若狭。阿修罗给饿得快要死去的若狭偷来生马肉,若狭以为是人肉,死活都不吃,最终若狭被活活饿死。在这种生死和道义抉择面前,竟然还是有人会选择道义。
明知恶之所在,还能加以克制,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