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儿子踢球玩得太疯,出了一身汗,下午变阴天起风又被吹了一会,前几天天凉原本偶有咳嗽,结果晚上咳嗽加重,发起高烧。看着儿子咳不停,又烧得难受,没了往日的活跃与“嚣张”,心里不是滋味。老妈急着催我们送去医院,可我知道医院也就那一套流程,排队花钱还受折磨,固辞不去。正好前段时间学了点小儿推拿知识,就尝试了下。按照要求推了一个多小时,儿子说好受了点,心下顿时轻松不少。后来煮了点葱白姜汤给他喝(有鼻塞),又推了一次,咨询后买了盒清热袪痰的口服液,折腾了两天两夜多,烧退咳去大半,今天又恢复精神,一早跟奶奶干起农活。
家庭中医课相信很多上有老下有小的朋友必然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最担忧的便是小孩老人身体有些不对,找不到好医生自己又无法帮上忙,心急而无可奈何。古人云: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
如果有一种比较平易近人的方式,能有效化解心中这一份忧虑,对于我们这些沉默的多数人来说,是一份特别的温暖。于我来说,久病成医,开始关注养生与保健,慢慢发现我们传统的医学虽然有玄之又玄的成分,但大多贴近生活,平易而自然。可惜如今中医式微,医疗资源也逐渐集中化,挂个号也要靠黄牛,普通人只能望而兴叹。
直至去年,接触到傅路江老师的“家庭中医学”,发现了一条古老且崭新的道路。说古老,是因为家庭中医原本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历千年而代代传承的文化,就像儿时母亲在我们腹泻或发烧时会从地里摘点野草煮汤给我们喝,这是融化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说崭新,是因为这个新旧交织的时代,经过百多年欧风美雨之后,我们并没有有效地传承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在断代时期重新寻找自身生活意义的新路。
“家庭中医学”是一种全科医学,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对抗疾病和死亡转向终生保健和养生,由单纯的诊疗服务转向医学、心理、社会、伦理、宗教等综合关怀,代表了未来医学发展方向。这种新型医学模式与中国传统医学——中医的结合,就是家庭中医学。在这个日新月异,高度现代化的时代,将古老的中医重新融入现代社会,使其青春重现,为身心疲惫的现代人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和一片温暖的阳光。
家庭中医以人为本,通过围绕人生各阶段可能遇到的种种身心问题,从优生优育、婴幼护理、青少年青春期管理、中年、老年及女性养生等角度切入,以“简、便、廉、验”为特点,将中医治疗、养生、保健通过内病外治、药膳食疗、推拿按摩、中成药、经络养生等方式,把疾病防患于未然,将养生保健内化于生活。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现在工作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有时候工作压力大、加班或睡眠不好后,会引起口腔溃疡,而且可能持续很多天,医院吃药打针都不效,非常恼人。这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处理。
治口疮方1,鲜藕500克,生萝卜数个,洗净捣烂绞汁漱口,每天数次,连用3-4天;2,霜茄子(霜后的茄子)切片晒干,研成细末,抹于口中。
这是有效单方的治疗方式,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药食同源的食物药物,以简单的方法应对常见的病痛。
比如,现今流行于大城市的小儿推拿,初受风寒后可以煮来喝的神仙粥,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学习并实践的家庭中医实用技能。这些技能很多,今后我们在生活中将慢慢尝试,并一一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