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有先天的秉性的,他能接受什么思想,产生怎样的思维模式,是具有潜在倾向性的。
影响命运的根本是什么?是福报,是智慧,是深层次的认知,是与生俱来的性格。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就会驱使着一个人走上既定的人生轨迹。
所以有时候,我们即使再努力,也敌不过命运的一场安排,因为我们缺的不是努力,而是那些隐藏在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动力。
我知道我左右不了命运,我也不想左右它,只是坦然处之,镇定的面对之,这是有德行的人才能做到的。
我们要学会认清命运,并且尊重命运的安排,然后从中学习成长。
修炼自己的智慧、心性、与德行。
只有把握好了这个关键,那才是真正的“命自我作,福自己求”,因为你找到了核心,否则你就是再努力,也敌不过命运的安排。
拥有自己的生活,拥有自己的快乐……
看到看见头脑移动的思想,一直在移动,一直在运动,时间是一个空间的变化……
接纳,单纯代表着你愿意看到人事物的真实样貌。
不论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情,你能确实看清所发生的状况,不受自己的评价、欲望、恐惧或偏见的障蔽,如此一来,你才更能采取正确的行动。静观练习培育接纳的方法,就是好好承接每分每秒的真实样貌,全然于此真实样貌同在。我们不强迫或勉强自己应该如何,只是提醒自己对于所感受到、所想到与所看到的一切,都抱持涵容与开放的态度,因为这就是当下的存在。如果我们能够维持对当下的持续专注,就会明白并确定,一切都是会改变的。
放下,是一种顺其自然并接纳事物本来样貌的态度。
当发现这颗心正在评价时,我们觉察此现象,却不跟随任何评价的内容,允许评价升起、存在与消逝,以此学习放下评价。类似的做法,当过去或未来浮上心头时,藉由直接观察这些思绪并安歇于觉察本身,因而得以放下它们。若某些事情特别盘据心头实在难以放下,可以将注意力引导去领受这些“紧抓不放”的感觉像什么。抓紧是放下的相反,是种情感的黏着依附。不管是哪种依附情感或对生活产生什么影响,都可以好好认识它们。当我们确实放下时,再领受那感觉像什么以及产生何种影响。愿意仔细观察那抓紧不放的思绪,终会让我们对放下有许多学习与领悟。所以,不论是否能“成功地”放下,只要持续观察,正念就会不断地引领并教导我们。
如果你是紧张的,就专注于紧张,如果你是痛苦的,就尽所能的专注于痛苦;如果你正在批判自己,就观察你的心正在进行评价的活动;就只是观察。请记住,我们允许分分秒秒所经历的一切存在于当下,因为它已经是如此了。只要单纯地在觉察中拥抱、涵容它,不需要对它做任何事!
当心动荡不安时,耐性协助我们接纳它,也提醒自己不需要受动荡所困。练习耐性使我们明白,更多的活动或思考其实无法让我们活得更富足,反向操作才有可能。耐心,就是单纯地对每个瞬间全然地开放,承接蕴含其中的圆满,明白事物只能如蝴蝶般,依其自身的速度开展与呈现。
当你发现自己的心已经在评价时,不需要阻止它,只需要尽可能地觉察正在发生的一切,包括你所采取的各种惯性反应。此外,对已发生的评价可别再加以评价,这只会把情况弄的更复杂。这就是正念的七个态度:接纳、初心、放下、无为、信任、耐心和不评价。
你就能追踪思想和感觉的每个活动,不谴责也不辩护。通过追踪生起的每个念头、每种感受,宁静就会产生,那不是强迫和控制的结果,而是因为没有了问题和矛盾。就像一泓池水,每一个无风的夜晚,它就静了下来。当头脑寂然不动,那不可测度之物就会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