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读书领域候选推文专题(梦里风铃)读书
《青蒿•母亲》书评:我那如青蒿一般的母亲哦,苦着、撑着、绽放着

《青蒿•母亲》书评:我那如青蒿一般的母亲哦,苦着、撑着、绽放着

作者: 翩翩翩飞 | 来源:发表于2024-03-15 10:3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个人公众号,ID:翩翩翩,文责自负。】

    说起青蒿,就想起因为发明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屠呦呦。她为了一个使命,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百次,执着于千百次实验,终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青蒿素,帮人类渡过疟疾一劫。真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屠呦呦也是一位母亲。

    而今天要讲的是胡铮良写的《青蒿·母亲》中的母亲,她就如这青蒿本蒿一般,苦着、撑着,绽放着。

    本书通过描写一位母亲大半生坎坷的经历,塑造了一个虽然备受磨难但仍然如青蒿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集勤劳、善良、朴实、宽容于一身的母亲形象,她像众多中国乡村妇女一样,一生操劳,用自己的双手和肩膀撑起了一个家庭,倾注了全部的心力和深爱。通过这位母亲的经历,窥见了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生动面貌和变迁发展史。

    作者胡铮良是高级教师,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也是《神州文学》杂志社、影业公司签约作家。胡老师秉着“清风入怀,守好廉洁阵地;孝心传爱,传承文化精髓”的精神,弘扬尊师孝亲传统文化精神,身为老师的她责无旁贷。执笔歌颂母亲,因为世上最要孝顺的就是我们的母亲。

    全书在写作手法上狠下功夫,很有特色和亮点:

    1、第一人称写法。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即便是还没有出世,却也用第一视角亲眼见证母亲的母亲以及家族的羁绊和过往,母亲的成长、辛酸、不易、孤苦等等直至自己的出生。这样的写作手法比较新颖,无处不在的“我”使得故事更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也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尽在掌握之中。

    2、情景交融,引起共鸣。

    全文文笔细腻,叙事流畅,感情真挚,有种田园牧歌的感觉。特别是情景交融,能够很好地突出人物内心活动,突出事件的发生。

    比如开篇的景物描写,就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

    南岳衡山诸峰,山山相连,连绵起伏。山腰盘旋的那曲折险峻的实木栈道,如缕缕飘带缠绕在绿水青山之间,成为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幽深的峡谷之中,升腾着神鬼莫测的氲氖山气,如轻纱帷幔,精致而婉约地成了一副山水画卷;秀美的山峦,蜿蜒的栈道,别样的情趣,万般的风情。

    南岳衡山的七十二峰之一——天马山,位于衡山以南六十公里。那里是母亲的家乡。站在天马山顶,风悠悠空谷来兮,雾蒙蒙深涧生烟。俯瞰云海波涛翻滚,远眺群山缭绕缥缈,人人心中律动着回归的欢快,喧嚣的心灵荡漾着静雅的祥瑞。

    这里既交代了地点也突出了母亲的母亲归家心切,她怀着八个月的身孕,还上山来采蘑菇,可想而知,生活所迫。现在她采满了一篮子,想要赶紧回家休息,尽管身处这风景如画的山里,但是她哪里有心思欣赏,只觉得身子很沉很累,也好担心随时会生产。由于内心蕴含着复杂的心事,所以“俯瞰云海波涛翻滚,远眺群山缭绕缥缈”。

    再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天马山:

    “融了冰雪的天马山四面八方的清溪潺潺而流,汇集到了晒谷场下面的丝矛溪中。小河水流变得更欢快了,此时朝阳掉在了小河里了!岸边的小草在晨光中有些像水墨画了,先前有些浓,后面有些淡。

    不太开阔的天空呈现清亮色。微风一吹,虽有些凉意,倏然,天幕上那颗星星隐去了,起初柔和然后逐渐耀眼的阳光调皮地洒落下来,牧童们欢快的笛声也渐渐响了起来。我踏着清晨的鼓点,披着微风,沐浴着洒金的朝阳,踩着一径八里的石子路,吸着一路醉人的新鲜氧,愉快地奔跑,赶到学校上课。”

    这些描写,优美、轻快、将三中全会带来的好消息给人们鼓舞欢欣通过景物描写一一展现出来。

    3、5字标题。

    全书有49章,每一章标题都是5个字,这5个字既是标题也是题眼,更是主要内容的精炼概括。非常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且读来朗朗上口。由此可见作者的巧思和语言的凝练功底。

    比如第一章“神奇小女婴”,突出了主人公母亲从一生下来就注定不凡。写外婆因劳累过度导致早产,先生下一个男婴,夭折了;原以为外婆肚子里已经没有孩子了,哪知意外发现还有一个,后来又努力生下来一个女婴(就是母亲),虽然活下来,但是外婆却因此丧命。这些都是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为她的命运担忧牵挂。

     再比如“智斗日本兵”“幸遇老恩公”“解放大团圆”“欢喜添‘龙凤’”“独撑全家计”“操持如陀螺”等等章节,悬念频生,引人入胜。

     除了写法上独特外,故事内容隐喻也是入木三分。紧紧围绕母亲的坎坷遭遇过着清苦的生活以青蒿来示喻。青蒿的生长,不择环境,田间地头,漫山遍野,只要有根就能生长,展现了青蒿的顽强生命力,还有青蒿的隐忍独立挺立作用等等,无不暗示如同母亲的品格。

    1、母亲一生如青蒿般苦着

    母亲一出生便没有了母亲,不久父亲也被日本兵打死了;稍大点被大舅和大舅母偷送给别人做养女后又差点被送给姨外婆做干孙女,都是母亲偷跑回来的;后来为救弟弟被毒蛇咬伤,差点送命;16岁就嫁给比自己大很多的王之伦,王家家境贫寒,还有一个比自己小不几岁的女儿;丈夫身体不好有咳疾,婆婆也比较苛刻,生活的重担就压在母亲的肩上;生儿育女投胎还生了一对龙凤胎,第二胎才生了“我”,独撑全家计,操持如陀螺;为了家用和子女上学,几番番走亲访友借钱凑钱。就这样苦着。

    一如白居易的诗“萧萧风树白杨影,苍苍露草青蒿气。”

    2、如青蒿般忍着撑着

    母亲在老外婆家,虽有老外婆护佑,虽然从小就懂事勤快,但也少不了受到大舅妈二舅妈的冷眼和冷落。大舅妈生有余舅舅,当大舅妈给弟弟喂奶的时候,母亲总是偷偷地躲在门旮旯处看弟弟吃奶,发着呆,眼睛里总是飘着一丝闪亮的东西,有时候干脆低着头,让眼泪掉落。她是吃米糊长大的,哪里闻过奶香呢?

    母亲从小就会下地干活,下河捞虾,上山捡菌子,砍柴火等等。结婚了被隐瞒对方还有个9岁的女儿也比自己小不了几岁;婆婆苛责,冷落,母亲忍着;因婆婆大意导致“我”掉进火塘差点被火烧死,母亲天天背孩子出去十几里看医寻药;被生产队长羞辱还是忍着,为了全家的生计活路,她苦苦地撑着。

    3、如青蒿般绽放着

    尽管母亲受了很多苦,吃了很多亏,受了很多累,但是母亲能够放下,能都宽容谅解,不计前嫌。因此得到很多人的喜欢和信任。

    就算大舅母曾经把她送出去,但是母亲后来还是帮助大舅妈完成她的心愿,并对有余弟弟很好;就算婆婆处处苛责她,待婆婆老了病了,她也孝心对待,床前尽心伺候,从没有怨言;就连曾经的的生产队长羞辱过她,她也清风化解。母亲博大的胸襟,朴实而深厚,赢得众人的尊敬。

    记忆中尤为深刻的三次描写青蒿。

    一次是母亲带下乡来的肖玉香认识一些生猪能吃的草。

    母亲扯着一把青蒿嫩苗说:“比如,青蒿,是我们山区普遍生长的野草。嫩芽可以做菜,做粑粑,长大以后,会开花,老茎、枝叶、花都可以入药,有解暑、凉血、止血、去湿毒等功效。我们这个山区,山坡上,河磡边,田埂上,菜地里,随处可见。虽然味道有丝丝清苦,然而苦过之后,它对身体可大有益处啊!”

    另一次则是父亲咳嗽老不见好。母亲又带着我到后山扯了青蒿、车前草、土茯苓、百合根、川贝根,用文火煎了汤,给父亲喝。到过年那几天,父亲的咳疾稍微缓解了一些。

    而最后一次提到青蒿,则是母亲的一对双胞胎儿女同一天结婚,忙碌了一天送走亲朋好友后,母亲和父亲到后山去透透气。

    母亲望着这片齐腰深的青蒿,大笑:“王之伦,我觉得我就像这青蒿一样苦。虽然生长在最不肥沃的山地上,春三月间嫩芽冒尖,是做蒿子粑粑的好原料,夏天,可以给中暑的人们消除暑热,解毒去暑,到了秋天,长成柴枝,砍了,可以当柴烧。虽然很普通,但是看起来很有用的啦!”

    父亲也深有感触:“是啊,兰妮,我们都和青蒿一样,出生卑微,但是,幸亏有你,我们也拼搏让儿女成婚,青蒿自有青蒿的乐趣。都苦了你啦。”

    是啊,母亲如同青蒿一般的人生,虽然清苦、平凡,但她为亲人子女默默地付出自己所有的根、茎、叶、花,抑或汁液,救治子女于疾苦,危难中护亲人周全,让身边的所有人焕发光彩。就像苏轼的“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人人得益于青蒿。

    这是多么平凡伟大而又生机勃勃的一生啊!

     结语

     青蒿:青蒿一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具纵棱线。叶子互生,夏季开花,性苦,辛,寒。常星散生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

    《青蒿·母亲》正如作者所说,这部小说中的“母亲”形象,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她不是某一个人的母亲,而是千千万万有着类似经历的孩子的母亲,“她”开启了我们的生命之旅,将一腔热血付诸我们,熬干自己,染白双鬓、粗糙双手、布满皱纹的面容。这个人就是我们的母亲。

    世上有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亲。高尔基说: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因此,母爱是给予我们永恒的源源不断的爱的源泉。

    所以,请记住: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谨以此书献给全天下的母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蒿•母亲》书评:我那如青蒿一般的母亲哦,苦着、撑着、绽放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lg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