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副对联“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的对联之所以会被人们接受,说明人们在内心里接受“忍”和“退”这样的概念。生活中时常会有不如意的时候,所以才会有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这样的说法,面对那些不如意之事的时候,是一怒之下为了爽,还是用“忍”与“退”的智慧去处理呢?
如果没有什么考虑的人,是不会有轻重缓急之分,更多的是会在意气用事之中解决问题。殊不知,这样的处理方式,更多的是一时的冲动,造成的是悔恨当初的那些鲁莽冲动。
其实,在历史上有很多“忍一时风平浪静”这样的事例,比如说战国时韩信的胯下之辱,当时的韩信落魄在市井之中,被街上的无赖欺负,无赖要求韩信钻自己的胯下。这样的要求,不管对于谁来说都是奇耻大辱,韩信钻胯成为一个文学语码 也是他能够熬过人生最艰难时刻的见证。
还有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最终造就了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结果。现在来看,那些在“忍”和“退”之中全身而退,并且以此为契机,成就辉煌人生的人,他们的那些屈辱成为了后世人们争相传颂的故事。
反过来看,如果那些人没有在后来积蓄个人的优势,没有后来的韩信打下的辉煌战绩,没有后来的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传奇。那些“忍”和“退”岂不是很无趣,可能会被人称为笑柄流传。
事实上,很多时候的“忍”和“退”而是一种智慧,“忍”不是害怕,而是为了厚积而薄发,“退”不是怯懦,而是为了能有更好的准备。一个狮子是不会对着疯狗狂吠,一个强者是不会到处宣扬自己有多么的厉害。
某个角度来看,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被当下的一些情景迷失自己。看一下身边的人,那些因为一时一地的得失逞强好胜的人,往往是一些事精。在他们身上显示出来的都是一种让人钻胯的傲慢,他们的傲慢只会看到眼前的利益,还有那种恃强凌弱的自大狂。
当然,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在做出“忍”和“退”的时候,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个人成长之中,而是仍然我行我素是生活,那些“忍”和“退”挣取到的清净就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应该知道有对应的结果,那些结果亦是个人要承担的。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都喜欢看那些强者无敌的事情,对于那些逞强好胜的人,不仅不是斥责,还有可能会成为一些人眼中的英雄。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成为弱者,那些弱者之所以会成为弱者,更多的是因为不知道“忍”与“退”的智慧。
另一个角度来看,“忍”有“忍”的智慧,“退”有“退”的方法。这一点可以从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抗中一窥一二。当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求胜心切的时候,就用了“忍”字诀,哪怕是诸葛亮给自己送来了女人一服,也丝毫不为所动。
再看一下诸葛亮的“退”,当他兵败退去的时候,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退”兵,而是用赵云为后防,在司马懿带兵追来的时候,能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击败司马懿的追兵。再比如司马懿的装病,他为了不让曹氏生疑,装病在家,即使探病的人很精明,也被他的逼真蒙蔽。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到,“忍”是为了更好的积聚实力,“退”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其实,不管是“忍”也好,“退”也罢,其目的都是积极的。与此对应的是那些消极的“忍”和“退”,在一味的逃避和退缩中,没有了目标和方向,最后成为一个再也立不起来的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需要任何做出“忍”和“退”选择的事情,在那些与人生方向相悖的事情面前,“忍”和“退”是该有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是为了更好的抵达人生目标积聚实力。想要实现个人目标,就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投入其中,才有可能在辛勤的耕耘中获得该有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