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经常在各个自媒体平台,看到一些诗词爱好者为了诗词格律和用韵问题,互相批评打口水仗。
而且有很多的诗友,由于接触的韵书各不相同,在评论其他诗友的作品时,一上来也不论别人的作品思想性、艺术性、意境等方面创作水平如何,开口就挑人家的平仄合律否?用韵是否违背了韵书韵律等毛病。
也有很多创作者,一味模仿古人写诗,抱着《平水韵》不放。
所以笔者觉得有必要,就自己多年创作的一些心得,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广大诗词爱好者参考,或许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论呢。
写诗首先要达意
写诗,首先必须要能准确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意思、意义、意境),所谓"诗言志"也。
在意义与格律发生冲突的时候,要“重意轻律”,而不是相反,“因律害意”,只片面追求合律而轻视达意的重要性。
比如毛泽东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虽然严格按词律要求这首词是不合律的,但读起来似乎也没有什么违和感,而且从意义上要求又是无法更改用韵的,所以作者本人也就在这“意律相悖”的情况下,选择了“重意轻律”了。
作者在自注中也说了:“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说明作者本人知道这首词不符合“蝶恋花”词牌的格律了,但是为了词意的完整性,只能如此“破格”,这也符合古人“律不害意”的要求。
表达的意思要符合逻辑
诗词的意思要合乎逻辑,不能主管臆造违反常理。
比如近日《头条》上就有人为一句“四顾荆州下益州”的句子发生争执。
其实这句诗,就是不合逻辑,违反常理的典型案例。
因为我国地形是西高东低,益州在荆州的西面,益州海拔1000-4000米,而荆州海拔只有700米左右。
所以从荆州到益州只能是“上”,而这里用“下”,就有些违反常理,不合逻辑。
必须押韵 但如何用韵值得探讨
中华诗歌史上,各个历史时期有过各种各样版本的韵书、比如《声类》、《韵集》《切韵》、《唐韵》、《广韵》、《中原音韵》、《韵略易通》、《汇音宝鉴》、《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平水韵》《佩文韵府》等等韵书不下数十种之多。
由于社会的进步,语言的发展变化,以上大部分的韵书不是失传就是被弃用。
然而社会进步,语言发展到今天,依然还有人始终抱着《平水韵》不放。
因为现实创作中,《平水韵》已出现诸多不便,于是建国后就有人编辑出版了《现代诗韵》、《中华新韵》等多种新的韵书。
但在用韵的问题上,我个人觉得根据《新华字典》押韵就可以了。
各种新旧韵书打架现象该休矣
《平水韵》是宋人的官方韵书,距今年代久远,发音已有很大的变化了,所以在写诗时可以抛弃了,若果是阅读以前古诗则可以用于参考;
而《现代韵书》和《中华新韵》等建国后新编辑的韵书,本来就是根据《新华字典》重新编出来的,其基本原则就是以韵母相同、相近即可押韵。
由于现实当中,经常会出现使用各种不同韵书的诗友之间,在新旧用韵甚至新韵之间的差异,长期发生口水之争的事,无止无休。
因为《平水韵》206个韵部;《佩文韵府》合并成106个韵部;《现代韵书》只有13个韵部;《中华新韵》却有14个韵部。
所以当你用《平水韵》是合律的,但对照《中华新韵》就不一定合律了。
同样就是新中国新编的《现代韵书》和《中华新韵》都有相互打架的现象发生。所以统一到《新华字典》,坚持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即可押韵的原则,就可以解决很多不必要的纷争。
诗词要发展就不能拘泥于不适合实用的韵书
中华诗歌是在不断发展中进步的。
古风、格律诗都是可以发展更替的。
至于格律也就是一种诗词律法,或曰规范,这规范也是古人制定的。
法律都有修改的,连宪法都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修订。
古人制定的诗词格律,应当也是要根据今天的语言实际情况有所改变的。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
《新华字典》就是最好最实用的通用韵书
建国以后,国家一直大力推广普通话。而且现在普通话已基本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普及了。
所以,现在无论是写古风或是格律诗词,都只要根据《新华字典》所标示韵母用韵就可以了。
根本就没有必要弄出各种不同版本的韵书,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综上所述
古代文人墨客在吟诗作对、唱曲填词时,为了使诗词歌赋的句子读起来更加富有抑扬顿挫之感,于是就发明了平仄音律。
由于各个历史时期语音发展变化的不同,各个时期就有了各个时期的韵书出现。
其实在《平水韵》之前就有过很多不同时期的韵书,但都由于已经不适应历史上语音的发展变化需要了,也就很自然地被大部分弃用或失传。
语音文字发展到今天,我们应当适应当代普通话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普及的现实,摒弃一切不适应现代语音环境的韵书。
《平水韵》等一切旧韵书,在阅读古诗的时候可以作为参考之用。
而今人新创作格律诗时,应当统一到《新华字典》所营造的普通话所规范的“韵母同韵”的规律中规范用韵。
正所谓:
写诗首先须达意,其次还要合逻辑。
一本字典走天下,平水新韵皆休矣。
古风格律本可替,发展变化已时移。
四海通行普通话,韵母相同即韵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