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一个简单的体系来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也没有丰富的实修案例来剖析前因后果,谨以此文作投石问路之举
——镜子(19.1.19)
我是谁?初问
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
我不是自己的各种身份认同,比如老师、牧师、律师、医生等
我不是自己的情绪,比如高兴、悲伤、痛苦、压抑、寂寞等
我也不是自己的想法、思想、价值观
我更加不是外在世界对我的评价,聪明、幽默、闷骚、卑鄙、龌龊等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从来不会对自己脑子里产生的想法说不,从来不会怀疑这是否代表了真我们的真正意志
“倾听自己脑袋里的声音,做一个观察的临在。声音在那里,我在这里听着它,注视它。这份了解,就不是一个思想了,它是对你临在的一个感觉,一个新的意识的向度就生起了。透过这样的观察(倾听内在的思考、对话),你可以感觉到在那些思想下面的一个比较深层次的自我,一个有意识的临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很多时候我都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我知道身份和荣誉不是我的全部,我不会把它们视作我的生命
我的身体也不能代表我的意志,它只是一种承载生命的载体
情绪来临的时候,我知道它能来就会走,所以我不会过于担心,即使是在情绪莫名低落的状态下,因为我知道这只是一时的,不可能是我的常态
生气的时候,牙关紧咬,胸闷气短,我也同时知道我在生气,现实没有按照我的意志来呈现,我知道地球不是围绕我转的,我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不能替别人我做主,别人不是我,我也不是别人,我允许自己和对方有不同的意见和存在
我知道,自己的是非观和价值观,都会随着经历的增加而改变,甚至完全相反,所以我从来不认为自己的思想就代表了我的意志,起心动念很可能只是行为模式在背后搞鬼,而不是我在坐镇指挥
我相信,我自具足,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够美好,而是有业障、身份认同、情绪、身体、思想这挡住了真我的具象化,而我们对于自己潜意识的挖掘也少的可怜,即使是潜意识也不是真我
从这个角度来看,佛、上帝有时候往往代表了真我,而不是某个神坛上的想象,真我即是第三视角的旁观和临在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我相信因果,也会用一些禅家思想来解释和认知世界,但远没有到宗教和信仰的地步
我也不排斥各家宗教信仰,比如儒家的修身入世,只要是积极向前、向善的知识或者修行法门,我都会去接触和习练,只为遇见未知的自己
目前来看我的觉知力练习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更不要说接受和臣服,主要的练习法门还是静坐,提升自我的感知力,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背后的逻辑和能量支撑,不再逃避和转移,向未来的自己敞开心扉,迎接崭新的自己
本文逻辑混乱,如果有缘人读之,请不吝指教
完。
我是谁?初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