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价值共生》 读书笔记(三)

《价值共生》 读书笔记(三)

作者: DianaLi | 来源:发表于2022-03-14 13:59 被阅读0次

名句欣赏

1. 三大革命性突破:基于团队的自主管理模式、员工的心灵完整性和组织成为自进化的生命系统。

2. 《一条更简单的路》玛格丽特·惠特利与迈伦·凯尔纳-罗杰斯的一段话:“自组织的世界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奇怪的地方……我们没有必要成为组织者,我们也不需要去设计,这个世界……我们可以放弃以下信念:各种各样的组织是我们的责任,这是一项困难费力的任务,因为总是要去推动某些事情的发生。同样,我们也需要放下'世界没有我们就不转了'的信念,世界知道该如何创造。我们是这个过程中的好伙伴,或者我们才可以成为一个好伙伴。”

3. 管理真正的挑战以及真正的魅力是,让企业有远见,融入环境,拥有上下同欲的团队成员、综合的运行系统以及与顾客在一起。企业只有拥有了整体能力,才能焕发出能量,并获得卓越的绩效。

4. 提出“管理整体论”,是希望通过这些判断建立一个“整体观”,这对管理者形成真实而准确地反映现实情况的框架有所裨益。

5. 管理整体论及七个原理

原理一:经营者的信仰就是创造顾客价值

顾客价值是行为准则,做事时必须以此为基准;顾客价值是一种战略的思维模式。

原理二:顾客在哪里,组织的边界就在哪里

成本是一种价值牺牲,是让价值牺牲有意义还是让价值牺牲无意义,这是企业自己可以决定的。重要的是,

在员工身上的投入和在顾客身上的投入,在成本上都是有意义的价值牺牲;廉价的劳动力不会带来成本优势;有效的顾客才会带来真实的绩效。

没有最低成本,只有合理成本。产品和服务符合顾客期望,即为合理。

成本是品质、吸引力和决心。

原理四:人与组织融为一体,管理的核心价值是激活人

组织属性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或者说改变让组织具有了全新的属性:平台属性、开放属性、协同属性、幸福属性。这四大属性的存在正是为了释放人,而释放人的价值创造是组织所必需的。

在管理工作中的核心要围绕两件事展开:一件事是“工作目标”;另一件事是“人的价值”。管理者会关注工作目标,更不能忽略人的价值,唯有做好这两件事,管理工作的本质才会呈现出来。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管理要解决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管理资源三者之间的匹配问题,即在人、资源和管理者三者之间形成协同一致的关系。

管理一定要做好“让人在组织中有意义”这件事。

管理要让每个人与工作目标相关。

原理五: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由内部转向外部,驾驭不确定性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

组织环境具有的不可预测性、多维性、开放复杂性,被统称为“不确定性”。

今天,管理者的核心工作是确保组织可以跟上环境的变化,让组织具有驾驭不确定性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其核心在于关注组织成员的成长,使成员能持续进行价值创造。

为实现这一点,管理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认同不确定性,不仅是常态,而且是经营的机会和条件;

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拥有超越自身经验的能力,特别是那些曾经被证明成功的企业及企业领导者;

与不确定性共处。

原理六:从个体价值到集合智慧,管理者要将业务与人类的基本理想相联系。

作为人类实现理想的一种载体,组织所要承担的责任就是拓展个体的能力。今天的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团队成员对自由的渴望,了解他们希望独立、打破约束的愿望,同时也一定要了解他们愿意承担责任、有能力承担责任的内在价值判断。管理者需要接受这样的管理理念:将业务与人类的基本理想相联系。想象一下,这将为你、你的员工和你的社群带来怎样的可能性。组织以员工为核心构建一个共同的价值共享系统,为个体实现价值创造提供机会与条件,被激活的个体才有可能让组织具有创造力。

原理七:效率源于协同而非分工,组织管理从“分”转向“合”。

分工使劳动效率最大化得以实现;分权则让组织获得了最大化的效率;分利则充分调动了个体,让个人效率最大化。“分工、分权、分利”只是解决了组织内部的效率问题。今天,组织需要解决的是整体效率问题,这既涉及组织内部,又涉及组织间与组织外部,而组织绩效已经有内部转向外部,所以整体效率也更大程度地转向了组织间和组织,外部。组织间和组织外部的效率则需要依靠协同、信息交换与共享。

美容后的小比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价值共生》 读书笔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wj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