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几种通过区块链达到去中心化的方式。接下来,将会建立一套去中心化应该考虑的问题的模板,问题包括去中心化的对象、用什么区块链合适、实体和安全性在去中心化下的重新定义。
去中心化的程度
通过去中介而去中心化
再回想一下前文提到的智能汽车,为了帮助理解,问一个问题,数字拥有权的转移到底替代了现实生活中的什么步骤?
美国汽车的产权,是由拥有产权证书来确定的。这是产权的中心化形式。产权证书只有机动车管理部门(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简称DMV)能识别和实际使用。当出售汽车的时候,卖方交接产权证书给买方,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这样的产权转移,必须在DMV注册,DMV在其中央数据库进行更新。通过区块链来转移产权,我们从国家掌控的集中程序转变成不需要任何中介。这就是通过去中介来实现去中心化。
争议的调解:通过竞争去中心化
假设买卖双方对汽车交易有争议。也许卖家出售了一辆以次充好的汽车,买家很生气要退货。如果除了买卖双方以外还有第三方比如法官或者调停者,这个交易就可以支持托管。这种情况下,买方不需要直接把钱转给卖方,而是转到一个由买卖双方和调停者组成的3选2控制的地址。调停者在另外一方的帮助下可以批准支付或者退款,但是不能偷走这笔钱。
这是一个很好的争端解决机制的开端,但仍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首先,丧失了以前依赖的汽车交易的不可分割性。其次,不清楚汽车的拥有权是否可以随着退款而恢复原来的状态。最后,如果汽车的所有权转到3选2的地址,那么遥控钥匙要给谁开车的权利?讨论这些的目的不是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而是用这个例子来仔细思考调停者的作用。具体而言,要比较这种调停模式和传统调停模式的区别。
现实世界里的调停争议如何发生?这需要借助司法体系,一个中心化的、国家控制的,最好需要聘请律师的调停系统。相反,在数字合约下,参与者自由选择他们想要的调停者。一个调停的私人市场将会蓬勃发展。在这个市场里,不需要按现有的法律规定,各种潜在的中介可以根据公平、效率和成本相互竞争。这中间有几个挑战性的问题:第一个是激励机制,调停者也许会被交易的一方贿赂;第二个是资金在有争议期间是被锁住的;第三,当内部调停机制失效后,因为交易双方都是匿名的,所以很难最后上法庭解决,即使双方可以被识别,数字合约当前也不被法庭认可。
这不是通过去中介而产生去中心化——没有完全摆脱中介,而是让参与者选择他们信任的人。也就是说,通过竞争去中心化。在介于单一规定的中介和完全不需要中介的完全去中介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可能。就像我们看到的,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可以存在一种情况,即有很多中介相互竞争。事实上去中心化的未来预测市场也是这种情况。不像InTrade一个公司占领整个市场,参与者可以从竞争的仲裁人中任意选择他们相信的人来进行关键的市场操作。
能达到什么样的安全程度
从这个案例观察到另外一个问题。诊断解决过程的安全性不需要依靠不可分割性。相反,它依靠对调停者的信任。调停者如何变得可信?有很多种办法,最直接的就是通过信誉。与不可分割性通过技术维持安全性不同,信誉是建立在长时间的社会内部机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的。
在技术解决不了的地方,或者作为技术解决方案的补充,信誉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信誉也有一些问题。信誉是要和真实身份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真实身份不确定或不明朗,信誉就无法发挥作用。比如,一家餐馆收到网络差评后决定关了该餐馆,摆脱坏信誉,然后以原班人马重开一家新的餐馆。在匿名的世界,信誉无法发挥作用。在半匿名环境下,真实身份很容易改变,以信誉为基础的系统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信誉体系也要设法去验证对别人声誉有影响的众多评价。在传统的像Yelp的系统中,商户用真名,用户某种程度上也用真名。然而在半匿名环境,很难精确地区分是假的指控还是真的事实。
不再深入讨论其他的安全机制,比如安全硬件设备等。不管是用什么安全机制,最后都会面临一个大的挑战,即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执法机构。因为没有用真实身份,这些机制里都没有对错误行为的惩罚,争议也无法在法庭上解决。借钱变得不可能,因为没有执法机构保证借款人会还钱,因此交易经常需要先预存款,这些预存款在争议期间会被锁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