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成熟要聆听内心真实的“自我”
既然懒惰是人的天性,是存在于我们内心之中无法根除的“邪恶力量”,那么谁能够指引和督促我们克服懒惰、实现心灵成熟呢?
在作者看来,想要实现心智成熟,我们要做的就是聆听自己的心灵,让意识的自我接近真实。
每个人都会自以为“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我自己”,但真实情况是,“认识自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个人都有意识,意识能够指导我们的行动。除此之外,每个人也都有潜意识,存在于潜意识中的“自我”是不容易被觉察的,但对于我们心灵的成熟却是有极大帮助的。
每年流感病毒袭来,都会有一大批人“中招”感冒,有的人甚至吃药打针反反复复总不见好转,而有的人则并未受到丝毫的影响。这种显而易见的差异是因为什么呢?
现代医学用“免疫力”来解释上述差异,当细菌或病毒侵入到我们的身体,免疫力低下的
人就会容易病倒,而免疫力强的人则能够自己扛过去。
面对病毒的侵扰,免疫力的存在让我们“有如神助”,悉心呵护着我们的生理健康。
免疫力能够让我们免受病痛的折磨,那有什么能够守护我们的心灵健康吗?
答案是潜意识。潜意识里的“自我“总能够适时地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为我们的心灵成熟保驾护航。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去注意而已。
梦是潜意识存在最好的证据。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奇闻逸事,某个人梦到自己乘坐的航班出了飞行事故,出于谨慎考虑,他就没有去乘坐飞机,结果真如梦境一般,飞机失事而他则因没去乘坐而幸免于难。
这种事情的真实性往往难以考证,但是对梦境进行解析确实是心理医生治疗患者的重要环节。
梦境常是荒诞的、不符合常理的,梦醒之后,我们也会常常疑惑:怎么会梦到这些东西呢?心理医生就好像侦探一般,对患者梦到的内容抽丝剥茧,进而寻找到问题的根源。
可以说,在治疗过程中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梦的解析,往往能够找到治疗的突破口,让心理医生知晓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看起来荒诞不经的梦境能够表露出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在《少有人走的路》作者看来,做梦者察觉到自己出现了问题,潜意识就安排了一出戏,运用象征的方式去告诉他问题的来源——做梦者原本难以意识到的来源。
潜意识可以用清晰的语言讲述病人最真实的情况,只要做出正确的解释,这些信息就能滋养心灵,促进心智的成熟。
其实不仅是梦境,还有感觉写不下去的文章,也有可能在某个瞬间我们就茅塞顿开,然后文思泉涌,这些情节都在提醒我们潜意识的存在以及潜意识对于促进心智成熟发挥的作用。
作者提到了自己写书的真实经历,他在同事家写作却被卡住了写不下去了,同事的妻子递过来一本薄薄的书,建议他读一下。
作者就敷衍地说自己会去看的,到了晚上作者准备看书,冥冥中感觉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要去看一下那本同事妻子推荐的书,结果那本书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写作的思路也就此打开。
潜意识会时不时给我们的人生提个醒,给我们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
可惜的是,我们很多时候忽视了这种指引,或者没有坦诚地去面对这种指引。
当我们有意识地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让意识和潜意识的自我达成心灵感应,我们才能不断走向心灵成熟。
相反,我们仍旧固执己见,抗拒或者对潜意识的提醒不加理会,那我们就会陷在问题的死循环至中,无法获得心灵的成长。
有过登山体验的人都知道,山顶的风景绝好,但很多人爬到半山腰就觉得太累了就停下了攀登的脚步。内心的潜意识指引我们继续登高,我们却为自己的懒惰拼命找寻借口。
聆听内心真实的“自我”,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为追求心灵成熟而不断奋斗的路。只有不畏惧、不逃避,才能实现意识与潜意识的完美契合,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总结:
首先,想要获得心智成熟,就要努力克服懒惰心理。懒惰是人的本性,不管多么积极上进的人都会产生懒惰的想法。有这种想法并不可怕,关键是努力克服懒惰。
面对困难,懒惰往往意味着恐惧和逃避,心里打了退堂鼓,那我们就被困难打败了。
人生就好像爬山,在山底下、半山腰和山顶领略到的都是不同的风光。如果我们被困难吓到了,不想或者不敢再往前走,那我们就很难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畅快心情。
所以,我们想要获得心灵的成熟,就必须不断地克服惰性心理,永不懈怠地向一座座高峰发起挑战。
其次,心智成熟要靠自己,遵从内心善的引领。善恶其实本在人心之中,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
我们面临抉择,很多时候往往都是内心的善恶在做斗争,所以能否获得心智成熟并不在于别人,而是在于我们自己。
只有我们遵从内心善的引领,严格地遵守规矩,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的道理,树立科学的信仰,选择坚持不懈地奋斗、不再轻易向困难低头,那才能真正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获得心灵的成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