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阅读6
从题目着眼阅读本章,我们需要思考的第1个问题:学生所需的技能到底是什么?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的能力,比如分析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解的能力,想象的能力。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聪明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个只会脱离背景滔滔不绝的背诵事实的人是无趣的、爱炫耀的。而当前标准化考试不能够给学生提供分析、归纳或批判的机会,反而强调反复记忆互不相连的事实,是当今教育的弊端,也不符合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这个技巧指“思考技巧”,应该是指思维的基本活动、思维模式和思维技能。这三个层次之间,思维技术和工作结合最紧密,是处理具体问题时会用到的手段和方法,思维的基本活动是思考的基本功,没有扎实的分析、综合能力,不知道比较和分类,欠缺概念能力等,你根本不可能真正掌握思维的技术。思维模式决定看世界和问题的角度、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具有战略性。思考技巧和知识点是密不可分的。
本节认知原理:事实性知识先于技能
在《人是如何学习》中有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一条小鱼很想知道岸上发生的事情,可是他只能在水里呼吸,无法离开水上岸。后来这条小鱼和小蝌蚪成了好朋友,小蝌蚪长大后变成到了岸上,几周后回去把看到的景物告诉小鱼。青蛙向小鱼描述了陆地上的所有景物,于是小鱼根据青蛙的描述创作的画面:人是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所有的形象都带有鱼的样子。这个故事说明新知识的建构或者思考的发生必须来源于已有知识。学生在上课之前就拥有的知识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真正了解学生的现状,为学生的错误认识纠偏,教师还需要依据这些概念来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更成熟的理解。如果忽视学生的初始概念、观点,他们获得的理解可能与教师预期的想法大相迳庭。
教师如何教授学生所需技巧
一、思考需要以新的方式组合信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会辨别互联网上的信息比学习知识点,试图把网上的少量信息塞进脑子里来的更恰当。人的思维和电脑的思维不一样,计算器设有一系列程序来处理数据,关键是这些程序可以运用在任何数字上。人类的大脑不是这样工作的,缜密的思维需要了解事实,不只是因为需要有一些事情去思考。从认知科学得到的结论是:我们要确保学生在锻炼独立思考技能的同时掌握背景知识。
二、背景知识必不可少。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我们无法理解强盗,海洋有机物这些词语。它不仅仅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读者,更能使你成为一个好的思考者,人们利用记忆来解决问题的次数比你预期的要多得多。
1.背景知识对于阅读理解起重要作用的四种方式:
(1)提供词汇。
(2)使得你可以填补作者留下的逻辑空白;(写作有跳跃性,这是因为作者认为读者有能力填补中断的地方,因而省略了一些理解逻辑关系的必要信息。
(3)相关的要点能够合并,在工作记忆中增加空间,这样可以更容易地联络要点;
(4)为模棱两可的句子提供解释。
2.为什么阅读理解难以理解?
因为你的“内存”不够。你试着将它们都储存在脑子里,建立其间的关联,但是要点太多了,你不可能同时记住。用第一章的话来说,就是你的工作记忆中没有足够的空间。在某些情况下,背景知识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
3.增强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是大脑中对信息进行组合和操作的区域。工作记忆的空间大小不是由事实性知识多少决定的,而是由有意义的片段决定的。将环境中的知识进行组合、优化,将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知识进行整合、模块化;同时将静态的单点知识进行多点组合,建立联系。工作记忆的空间就拓展了。
我理解这也是2022版新课标中为什么强调培养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知识(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情境中(环境),学生能应用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知识,根据任务需要,调动工作记忆的思考,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结,学以致用,进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