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3)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3)

作者: 孔繁竹 | 来源:发表于2022-08-06 12:28 被阅读0次

Chapter 2  教师应如何教授学生所需的技巧?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敎师希望学生掌握的能力,比如分析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需要全面的事实性知识支撑的。

01、事实性知识要先于技能。隐含的意思是事实性知识要教,而且最理想的教是在注重技能的环境里,能够在学前班甚至更早开始就更好了。

思考是以新的方式组合信息。信息可以来自于长期记忆——你 记忆中的事实,或者来自于环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会辨别互联网上的信息,可能比学习知识点,试图把网络上的少量信息塞进脑子里来得更恰当。我们要确保学生在锻炼独立思考技巧的同时掌握背景知识。

02、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来说必不可少

将环境中分散的信息片段拼在一起的现象叫做合并(组块)。其优点是:(1)如果能被合并,你就能在工作记忆中储存更多的内容。秘诀是,合并只有在你的长期记忆中拥有合适的事实性记忆时才起作用。(2)背景知识使合并成为可能,它扩大了工作记忆的空间,进而使得片段间的联系变得容易,最终使理解变得容易。(3)背景知识还使本来模棱两可的细节变得清晰。(4)我们不是在一个真空环境中接触新知识的,我们会根据在这一方面已有的知识来解释我们读到的新东西。

所以,背景知识对于阅读理解起重要作用的四种方式:(1)提供词 汇;(2)使得你可以填补作者留下的逻辑空白;(3)相关的要点能够合并,在工作记忆中增加空间,这样可以更容易地联络要点;(4)为模棱两可的句子提供 解释。事实上背景知识还通过其他方式帮助阅读,这些只是最突出的。

四年级前的阅读指导着重在发音——知道如何利用印刷符号读出正确的单词, 这也是阅读考试所强调的。四年级时,大多数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发音,这时的阅读考试转而着重理解。理解建立在背景知识之上,知道得越多,他们学习新鲜事物就越容易。这也是学生间的差距在这个阶段会逐渐拉大的原因。

03、背景知识对于认知能力的必要性。背景知识不仅仅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读者,更能使你成为一个好的思考者。首先,一个人看起来在进行逻辑思考,但其实大多数时间他只是在进行记忆检索。记忆是我们认知过程中的首要资源。遇到问题时,你会首先在记忆中搜索解决方法;其次,思考中背景知识也会起到作用。合并会使我们能够将独立的元素看做一个单元(比如C,N,N合并成CNN),进而增加工作记忆的空间。阅读时合并带来的大脑额外空间可以用来建立上下文的关联,这一额外的空间在思考时同样有用。最后,在大多数情况下,行家们在思考和他们领域相关的问题时会利用到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对记忆有帮助。回忆的关键是记忆的线索。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记忆使得获取更多的事实性知识更容易,它说明持有的信息量取决于已有的信息量。长期记忆中存有的越多,学起来就越容易,这个差距只会变得更大。内存少的人惟一的途径是接触更多的新事物。拿学校的学习来说,乙要赶上甲很困难,因为甲会跑得越来越快。

学习不会运用的知识没有什么价值,但是没有事实性知识,有效的思考也无法进行。

04、对课堂的启示。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习背景知识。怎样确保他们学到了呢?(1)灌输哪些知识:阅读的最低要求是可以读懂日报、为外行写的科普读物和政治书籍;其次是有关核心课程的;(2)知识体系在先,批判性思考在后。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很多东西,而是为了有效地思考而学习,而批判性思考是不能够脱离背景知识而单独实践以至完善的。(3)具有浅显知识比没有知识强(4)加强阅读,大量数据证实,读“闲书”的人 一生都因此受益,应该挑选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有意思的书。(5)偶然获得知识。学习事实性知识可以是随时随地的,有时候不需要记忆,甚至不需要花心思,只要接触就能学习(6)尽早开始。家庭环境不同:父母使用的语言,是不是孩子好的聆听者,是否带孩子去博物馆、水族馆,书籍资源是否可得,家长平时是否读书,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决定了孩子在上学前拥有的知识。换句话说,在孩子遇见第一位教师前,他就可能已经同邻座的孩子在学习能力上有一定的差距了。如何平衡个体间的差异将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弥补学生在家庭环境里缺失的事实性知识是惟一的方法。(7)知识要有意义。知识的目的在于用相关联的事实来解释一个中心概念,而不是建立事实清单。

作为老师,对学生身处哪个学段、那个年级,应有什么样的背景知识储备,学生需要储备什么知识作为下一年的知识背景,如何进行知识转化等等问题,我们都需做到心中有数,做好准备才行。

相关文章

  • 能力和多元智能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阅读3 今日走进《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第1章,在阅读的过程当中,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难题,...

  •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3

    读后感: chapter3 为什么学生能够记住电视里的所有细节,却记不住我们告诉他的任何知识? 原理:记忆是思考的...

  •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3)

    Chapter 2 教师应如何教授学生所需的技巧?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敎师希望学生掌握的能力,比如分析的能力和独...

  •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阅读1 完成《未来教师》的阅读打卡,今日开启《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阅读之旅,爬了很...

  • 【品思共读共好读书会】20/50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书名: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作者:(美)丹尼尔·T.威林厄姆 读书人:朱俊 好书介绍: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是...

  • 啃读新课标1

    导读 还没有读完《未来教师》,《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啃读群就已经开始,《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还没读完,新网师研...

  •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读《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读《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本书的作者是丹尼尔·T.威林厄姆。他是哈...

  •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1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1 看了书名,估计全世界所有的家长和教师都想知道: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个问题如此有趣而又如...

  •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阅读思考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阅读13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作者是美国心理学专家丹尼尔·威林厄姆。由李萌翻译,朱永...

  •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孩子天生有着好奇心,喜欢探索一切新鲜事物,而学校正是传授新知识的地方,正好符合孩子的天性,所以孩子应该非常喜欢学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mm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