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2章1、2节内容:
第三天阅读之旅 导读问题一、教师应该如何教授学生所需技巧?
1.标题中技巧指什么?怎么理解“事实性知识先于技能”?
这个技巧指“思考技巧”,应该是指思维的基本活动、思维模式和思维技能。这三个层次之间,思维技术和工作结合最紧密,是处理具体问题时会用到的手段和方法,思维的基本活动是思考的基本功,没有扎实的分析、综合能力,不知道比较和分类,欠缺概念能力等,你根本不可能真正掌握思维的技术。思维模式决定看世界和问题的角度、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具有战略性。思考技巧和知识点是密不可分的。
2.使用的生僻的词语,如果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很难判断正确;如果缺乏背景知识,我们去读一些文章,比如《海洋有机物腐蚀和保护的物理模型》,即使认识每一个字,也是读不懂。
3.思考需要组合信息,信息为什么不能依赖网络思索?
人类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机不一样,计算器设有一系列程序来处理数据。缜密的思考需要了解事实,不只是因为需要有一些事情去思考。教师最关心的环节推理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批判性思维恰恰和长期记忆中的(不仅是环境中的)事实性知识密不可分。
独立、客观的思考过程与背景知识紧密联系。从认知科学得出的这一结论是明确的:我们要确保学生在锻炼独立思考技巧的同时掌握背景知识。
二、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来说必不可少
1.背景知识帮助你理解别人在说什么或写什么。
2.背景知识对于阅读理解起重要作用的四种方式
(1)提供词汇;
(2)使得你可以填补作者留下的逻辑空白;(写作有跳跃性,这是因为作者认为读者有能力填补中断的地方,因而省略了一些理解逻辑关系的必要信息。
(3)相关的要点能够合并,在工作记忆中增加空间,这样可以更容易地联络要点;
(4)为模棱两可的句子提供解释。
3.为什么阅读理解难以理解?
因为你的“内存”不够。你试着将它们都储存在脑子里,建立其间的关联,但是要点太多了,你不可能同时记住。用第一章的话来说,就是你的工作记忆中没有足够的空间。在某些情况下,背景知识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
4.如何增加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的空间由有意义的片段决定的。将环境中分散的信息片段拼在一起的现象叫做合并(组块)。如果能被合并,你就能在工作记忆中储存更多的内容。秘诀是,合并只有在你的长期记忆中拥有合适的事实性记忆时才起作用。
5.四年级掉队现象
(1)现象:一些社会经济背景较差的学生在学前班到四年级之前阅读能力均表现正常,但在四年级后突然无法跟上同龄人,之后几年落后愈加严重。解释是:四年级前的阅读指导着重在发音——知道如何利用印刷符号读出正确的单词, 这也是阅读考试所强调的。四年级时,大多数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发音,这时的阅读考试转而着重理解。理解建立在背景知识之上,这时候来自特权较多的社会阶层的孩子就有优势了。他们与特权较少家庭的孩子相比,拥有更大的词汇量和更广的知识面。因为知道得越多,他们学习新鲜事物就越容易(这在下一章节会讲到),学生间的差距在这个阶段会逐渐拉大。
多读书读好书,照亮前行的路(以上是新网师学友的笔记,全面细致,非常欣赏。)
感悟:
1.事实性知识很重要。认知科学研究发现,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的能力,比如分析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需要全面的事实性知识支撑的。教学时,按照“先死后活”规律让学生积累运用知识,丰富长期记忆。“死”即积累事实性知识,“活”,即在背景知识帮助下,合并环境中信息,工作记忆组合加工信息的空间增大,储存更多内容。没有事实做底色的独立思考,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还需积累事实性知识再谈思考。“独立、客观的思考过程与背景知识紧密联系”,我们要确保学生在锻炼独立思考技巧的同时掌握背景知识。
2.背景知识帮助你理解别人在说什么或写什么。
如理解如下这句话:
“我不会在老板来吃晚饭的时候试用我的新烧烤炉!”马克喊道。
句子中有两个要点:(1)马克要试用他的新烧烤炉,(2)他在老板来吃饭的时候不会这么做。为什么?马克害怕他用新的烧烤炉时会搞砸,他不希望这些难吃的食物成为他老板的盘中餐。这句话最后的语气符号是“!”,可见这种感情多强烈。这个句子从哪个角度切入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呢?
设计问题:
怎么叫“试用”?他“试用”新烧烤炉的烤食物的结果有哪些?为什么他不会在老板吃完饭的时候这么做呢?
理解:“试用”为尝试或使用过,首次使用;人们首次使用新工具时会出错,马克想给他老板留个好印象;感叹号,表明他非常不赞同在老板吃晚饭时试用新烧烤炉。
阅读理解依赖于组合文章中的要点,而不是分开理解每个要点。写作有跳跃性,这是因为作者认为读者有能力补中断的地方,因而省略了一些理解逻辑关系的必要信息。理解这个句子要找准切入点,联系背景知识,补充信息,帮助理解别人说什么或写什么。
思维导图1 思维导图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