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或多或少对『孝顺』这两个字有些误解

作者: 借光的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6-02 13:49 被阅读0次

      文/丢了珍珠耳环的少女

      打开新闻,有一则旧报道令我心有余悸。

      报道说,有个儿子刚谈砸了一桩生意,心情不太好,回到家,看见母亲在自己床上摸索,便语气生硬的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间好好呆著,别到处乱跑。”

      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个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子脸色很难看,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了撑着没事干。”

      晚上12点,老母亲便从七楼跳下自杀了。原来他的母亲见他心情不好,准备开导他,没想到换来这个结局。

      很长一段时间,我是不敢看新闻的,

      因为我有时候也会给父母脸色看,虽然事情过后很后悔。孔子曾经教导他的学生,孝敬父母什么最难,是“色难”,也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是最难做到的。

      多少人可能觉得让父母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却忘了孝顺父母的前提是自尊,虚荣是外衣,而自尊是里子。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便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他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

      陈毅刚进家门,母亲非常高兴,准备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久别见母亲,内心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嘘寒问暖,

      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

      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

      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

      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公务缠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

      想起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陈情表》里写道,“而刘夙婴疾病, 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 未曾废离。”。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当时,有个小伙子名叫乌答来到佛的住所,顶礼问讯完毕之后坐在一旁,说到:“瞿昙(外道弟子对佛的称呼),我合理合法地赚钱供养以及孝敬父母,又以正当的途径使他们生活得很愉快,按时按需供养他们的物资不至于缺乏。我这样作能够得到大福报吗? ”。

      佛曰:“能够这样孝敬父母,得到的福报实在是很大。不光是你,一切按照这种方法来对待父母的人所获得的福报是无法计算的。”。

      小伙子不知其解,便问为什么呢?

      佛曰:“你应当知道,梵天、阿阇梨、一切天神都在这个人的家中。大梵天王就是因为这样孝敬父母才得以往生到梵天之中的。一个人要想供养礼拜天神和阿阇梨,都必须要先供养礼拜父母才可以。”。

      在社会上很多人,花很多钱礼佛奉经,乞求平平安安,而“真正的佛”却在自己的家里。这个道理每个人应该谨记却又经常被忘却。

小时候,想要什么东西,总逃不过父母的眼神,以为那时,父母就是我的全世界,长大了,我要的东西多了,他们给不了,可我们什么时候想起为我们所要的这些东西买单。

      小时候,我们相信父母,我们想要的父母总能给到,长大后,我们相信神灵,而神灵却什么也给不了。

      自从爸爸学会用微信后,家里的聊天群就没消停过。 基本上都是“父母含辛茹苦供养几个孩子上大学,而孩子却嫌父母寒酸,拒绝带女友回家。”,“父母因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小学生当场对父母拳打脚踢。”……这类的文章。

      与爸爸通电话,我说爸爸你每次发这些文章是不是在暗示我和姐姐要孝顺,怕将来自己没人养。 爸爸语气里略带失落的说,我不是害怕你们不孝顺,而是怕你们的孩子不孝顺。

      想起妈妈之前让我去医院照顾外公, 由于外公做了手术,不能下床, 每次外公要小便时,我就拿尿壶去接, 而外公为了不麻烦我,尽量不喝水, 医生再三叮嘱家属,可外公依然如故,少喝水的结果就是大便干燥,以至于不顺畅, 而舅舅只能用手去抠,

      每次去必须要一个人扶着, 我别过头,感觉自己快要窒息,想带口罩,却觉得自己是不是太矫情。回到家,我很生气,向妈妈大喊,你父亲凭什么让我照顾,这么多亲孙子,凭什么让外孙照顾。妈妈流着眼泪什么话也不说。

      最后,我才明白,我们每个人的角色都在不断转换,我们应该提前适应我们的角色。 不是“懂得了很多道理,你却过不好自己的生活,”,而是“你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我们要让自己足够强大,然后用无比坚定的语气对父母说 “你伴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可能或多或少对『孝顺』这两个字有些误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duzhtx.html